15个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1、 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2、最后,我引用一位评论家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我被他们父女的国粹精神深深的感动了!被他们共同创作的艺术精品深深的震撼了!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有这样一对独一无超凡脱俗、画艺精湛、人品上佳的父女画家,我要高声喊出这对父女画家的名字!为他们高尚脱俗的灵魂喝彩!为他们举世无双的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喝彩!(15个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3、莎蕻的故乡是山区小镇,青石崖下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在溪边,他常向往着中国最长的大江——长江。1948年,这位从山区走出来的诗人,扛着南下大军的战旗去饱览日思夜想的长江风光,流向天际的帆影,鸣鸣欢叫的汽笛激起他的滚滚诗情,一曲《长江向何方》在三镇回响。如今,莎蕻的诗集《南国恋情》里这样抒发着老诗人的激情:“浩浩的大江啊,那是人们向未来铺设的长长轨道。”
4、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5、于是,宋书记派车安排人带我来到王树人家中。我发现,王树人作为中国工艺大师,可是他的住处没有豪华的装修,显得十分简朴;王树人是中国书法名家,可是他的书房摆设十分普通,缺乏书法名家的气势。我想,王树人的住房虽然普通,却颇有文化氛围,显得这位工艺大师、书法名家其生活简朴,其为人处事低调。本来,王树人个子显得较高,他身上的书法家涵养与工艺大师的气质含而不露。脸上的笑意,显得真诚谦和,两眼的神情,显得真诚朴实。
6、当天晚上,我来到歌唱家居住的汉口一家饭店,采访了著名歌唱家、中国煤炭文工团团长邓玉华,邓玉华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7、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8、刘荆洪:科普作家、作家、美术评论家、海口经济学院教授、南海油画院院长
9、我曾经这样评介曾卓的诗: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意境深邃,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曾卓对我说过:“刘荆洪,读者是不能欺骗的。他们首先区分真诗和非诗,然后才区分好诗和不好的诗。”正如一位哲人说过:“风格即人”,曾卓的作品风格与个人性格,也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体。于是,曾卓温情,待人以诚,从不咄咄逼人,他的作品,饱含着一种意志坚强、无私无畏、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往往进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总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
1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11、如果要问,汤文选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当代国画大师,奥秘何在?我认为,汤文选以国画艺术为人生奋斗目标,历经坎坷,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宝剑锋从磨砺出,苦寒坎坷铸大师这就是汤文选不断走向成功辉煌的奥秘。
12、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购买了林纾翻译的欧美小说来读,这样,7岁的小冰心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10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
13、我说:“我第一次写书,再说我在湖北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上与吴老刚见面几次,担心没有把握。”蒋亮平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吴丈蜀先生,治学严谨,刚直不阿,他看不中的书稿,哪怕作者是与他十分熟悉的专家,他都不会题字。他看中了的书稿,作者是无名小辈,他也会扶持。你对自己的作品要有信心,不要委托他人见吴老,必须亲自去见吴老。”我还听说吴老性情古怪的一个例子,一位领导想要吴老书法,派秘书去求字,吴老一口拒绝。吴老说:“领导不亲自来求字,我不给,民工搬运亲自来求字,我也会答应。”想到这里,我说:“我明白了,我亲自去见吴老。”
14、 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15、典故: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16、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上海一户封建大家族中降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她就是秦怡。家中长辈,深受封建思想影响,想束缚女儿的行动。但是,秦怡的几个姐姐,都怀着爱国之心,始终想要冲破家庭的束缚。因此,待到秦怡上学时,有担当的大姐,不顾家里的反对,硬是将年仅12岁的秦怡送进洋学堂读书,这里可以接触时代的新鲜事物。在学校里,秦怡开阔了眼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宣讲团。她发现,这里读书,不仅可以学到课本里的东西,还能接触到芭蕾、话剧、外文等“洋玩意”。她还发现,这里读书,可以放声高歌,尽情舞蹈,完全不用在意他人眼光。秦怡,这个平常关在深深庭院不出大门的大家闺秀,羡慕之情,油然而生。秦怡在少年宣讲团学习,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因为,当时在学校教书的老师,多是曾经参加过革命的前辈。因此,在与他们日积月累的相处中,爱国、爱民的种子,也在秦怡的心中,生根发芽。
17、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18、☞回复(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免费领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知识点,全部吃透,考试稳了!
19、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0、我心里十分激动,我十分敬重黄婉秋老师,当年,我在武汉,我知道,武汉的观众与全国观众一样,喜欢看电影《刘三姐》。再说,我一直在相关报刊社当编辑、记者,我从相关报刊上读过“刘三姐”与“阿牛”的故事,也就是黄婉秋与何有才的传奇故事,觉得十分感人。
21、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22、 刘荆洪
23、虽然心情分外舒畅,但“系日长绳”也不免令人感到一丝惘然之慨。1997年以后,汤文选开始了新的思考,即如何在绘画形式感上突破传统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旧格局,而赋予中国水墨画以崇高、宏伟的精神气度和境界。
24、著名画家贾广健先生言:“汤先生是我们年轻一代画家了解得比较多的老画家,他是继齐白石、潘天寿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花鸟画家。我从80年代初就非常关注汤先生的画,汤先生在我心灵中的地位非常高,对汤老的艺术我非常崇拜。”
25、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6、莎蕻这位老诗人喜欢红色,热爱红色,他有一本诗集,名为《红旗、红马、红缨枪》。诗人在《红灯》里写道:“千座卡,万道关,拦不住青年赴延安……红灯往北指,飞向宝塔山。”他在《金船》里唱:“毛主席把舵掌,红色旗帜扬红帆。”他在火焰里高歌:“漫天红旗,山山火焰。”他在《熔炉》中吟:“红色的熔炉啊,延安。”尽管莎蕻偏爱用红字,但是他的每一首诗形象新颖,绝不雷同,毫无陈旧感,呈现出一个万紫千红的诗歌百花园。
27、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28、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29、祖父谢銮思见冰心很有出息,从心里感到欣慰,但从不当面夸她。一天晚上,祖父对她讲起了贫寒的家世。
30、典故: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31、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3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33、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34、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5、当我得知曾卓老诗人在确诊病情之后,仍以近八十岁的高龄西登雄伟武当,观赏峻峭高山及奇峰怪石;南游美丽海南,品味辽阔大海及汹涌波涛,禁不住思绪万千。凶残的病魔,休想让乐观的老诗人低下高贵的头,于是,前往探视的人们,依然能够听得到老诗人的爽朗笑声甚至“老水手”的歌声。因为曾卓是一位热爱时代生活的诗人,所以,他在弥留之际饱含诗情赞美生活:“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因为曾卓是一位对世界充满爱的歌者,所以,他在人生谢幕的时候给人们深情留言:“我爱你们,谢谢你们。”
36、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37、1940年,风华正茂的曾卓,加入全国文协,满腔热情地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曾卓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这个时候,曾卓在诗歌上表现出超人的才华,1944至1945年,他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曾卓大学毕业后,回武汉主编《大刚报》副刊。为了培养更多的文艺人才,曾卓于1950年到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任教。新中国建立,新闻单位需要人才,曾卓于1952年担任《长江日报》社副社长,并且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1955年,曾卓因为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他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曾卓下放农村。1961年,曾卓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曾卓平反后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他曾经先后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因为我每次见到曾卓,他的脸上总是笑容满面,如同阳光一般灿烂。我思考后恍然大悟,虽然老诗人一生道路坎坷,但是,他的人生态度始终积极向上,追求真理始终不屈不挠,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38、我认为,李壮平与李勤父女俩,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们具有中华民族龙的精神与炎黄子孙的灵魂,站在神女峰上,眺望滚滚长江,视野开阔去迷雾,波涛汹涌斩世俗,身先士卒破成规,敢为画坛探索先。李壮平与李勤父女画家,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开辟了画界前所未有的先河!
39、我打开画册,顿时感到万分惊讶,没有想到,画册中美丽的少女模特,居然是眼前的青年女画家李勤,而画模特的居然是李勤的父亲、老画家李壮平。我感慨万千:人体油画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在人体油画中,人体的生命力、美感、自然永恒的美,也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赞赏。父亲的人体油画,敢于拿女儿作为模特进行艺术创作,真是前所未闻,需要艺术探索的胆识与勇艺术创新的勇气。
40、汤文选的《三春晖》《天伦图》,体现舐犊情深的主题;他的《情却有情》《双雄》,则描绘出伉俪间的依恋之情;他的《无猜》《四喜图》《双童虎》,将好似儿童的天真童趣表达得淋漓尽致;汤文选的《他日兴风会有时》《三日於菟气吞牛》,刻画的意气风发势不可挡力透纸背;他的《英雄梦醒》《盘龙卧虎》,展示的壮志雄风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的《不向中原逐鹿肥》《消夏图》显露的是豪迈威武气壮山河,而他的《群英会》《风云际会》《神威天纵》则展现了群虎神威霸气叱咤风云。
41、正如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言:“汤先生的画里有一股浩然正气,令人感动。他对审美的理解太深,太透彻了;他的作品,无论大小,都非常洗练,非常概括,在审美中,他非常敏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情节,一些小情趣,他拿到手上来,归纳后,一下子便大起来,表现得非常大,所以他的作品哪怕是小画,也能给人震撼,看了过后叫人喝彩。”
42、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4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首发美术邮资信封,共28枚,其中《婆媳上冬学》居然编为第1号,而许多其他大师的作品反倒编在后面,说明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影响巨大。至今,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依然在艺术上不可挑剔。可以断言,这是一幅具有时代鲜明印记特征,挖掘时代精神且具有跨时代艺术魅力的神品。
44、邓玉华告诉我说,她自幼喜爱唱歌,她于1953年考入中央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时,年仅10岁,曾担任合唱中领唱、独唱。16岁那年,邓玉华考进了中国煤炭文工团,成为一名舞台上年龄最小的独唱演员。
45、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4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47、记得1985年夏初的一天,洪山体育馆人头攒动,隆重的中国歌坛音乐会,在武汉举行。在这场演出中,来了一批著名歌唱家,其中,有引人注目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六十年代,邓玉华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节目演唱《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毛主席是咱社里人》。以后,邓玉华在搬上银幕的大型歌舞《东方红》中演唱《情深意长》,委婉动听,博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欢迎。
48、秦怡依然决定:金捷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世间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患儿,我不能放着他们不管!就这样,送走了儿子之后,这个辛苦了一生的女人,又开始了救济苍生的征程。
49、 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50、典故: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51、我听了心里一沉,没有想到,老诗人在病痛折磨的时候,还有这样深沉的诗情。“沉默的石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语言。”这是饱含诗人对奇石的情感的诗,这是诗人理解奇石美的奥秘的诗。是的,热爱石头,就是热爱大自然,就是热爱生命。我将他的这句诗作为我的这本书的后记的题目,我用他的这句诗阐发我的感受。
52、著名画家黄胄先生评价说:“王树人书法深得魏碑之骨力,刚健中有婀娜之势……”。王树人在用笔上,独创“侧入正出法”,巧妙地使柔与刚、圆与方结合起来。侧入,则笔势沉着厚重,其态若磊落磐石。正出,则笔势流畅飞动,其态若枯藤游丝。而其笔法布局,随机生巧,方圆不拘;方则稳重圆活,圆则苍劲遒健,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王树人先生的书法狂放豪迈,苍劲潇洒。他上溯魏晋而追唐宋,下承明清诸家,数十年功夫,练就了挟雷裹风的深厚功力,开创了气势磅礴、清新自然、典雅俊逸的一代书风。
53、但是,如茵的话提醒了我,于是,我请曾卓将“沉默的石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写成题词送给我。曾卓叫他的夫人给他一支笔,再给他一张纸,他写了几个字,觉得写大了,又重新写,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他的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他疼得叫了一声。他用手按在腹部对我说:“实在是痛。”我已经感受到这位著名的老诗人生命的火焰快熄灭了,我也感受到老诗人的精神是那么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