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不努力读书的后果
1、如果你能和这些人升入同样的学府,他们带给你潜移默化的影响,足以支撑你建立更开阔的格局、眼界,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2、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3、逢年过节,前者被养得肥头大耳,刷刷地往家里提年货,后者被现实磨砺的千疮百孔,过年时还要加班。
4、当往事如烟,隔着浩渺烟波,你回首来路时,会拍着胸脯说:我曾经为了一个梦想全力以赴过。
5、学历也是一样,它就像一张通行证,让我们有机会选择到达不同的入口,并被准许进入。
6、即使我们最终考不上名校,但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那种勤奋、自律、专注、全力以赴,也一定会是你人生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7、现如今,有些人觉得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很多孩子甚至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父母苦口婆心的嘴。
8、虽说是个段子,但我却笑不出来,因为它代表了现在很多人的观点:学历再高有什么用?北大出来不是一样卖猪肉?研究生读完不是一样给专科生打工?
9、这就是现实,这里面饱含着一个过来人“我本可以”的酸楚。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本可以,却未能全力以赴。
10、而反过来,去看看那些考上名校的学生,谁不是挑灯夜战没日没夜读书过来的?谁不是放弃游戏放弃小说一本又一本练习题做过来的?谁不是今天考试失利明天考试失利终于大考成功过来的?
11、“的确,青春的路不只一条,是不急于见分晓,但是,走在前面的吃苦,走在后面的吃土。世间无论哪条路,大多还是这个谱。”
12、这个学校注重的是个性、才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走的是素质教育的路线。
13、人生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学,老来是要后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时贪图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养,少了技能的支撑,明天就要忍受空虚与“贫穷”。
14、如果自身没有驾驭能力,时间一定会把一朝得势的人打回原型。
15、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最公平的时代,也是最不公平的时代。它给予不同行业的人相同的尊重,也允许不同学历的人通过努力和勤劳获得满意的回报。可同样必须要承认的是,学历高的人得到回报的机会更大。有一位普通大专学校毕业的学生小方,参加了150多场招聘会,每一场招聘会都投递了几十份简历,却大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16、这样的人,不用说,一定没读过多少书吧?所以他们才会输在怨天尤人上。
17、“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18、其实之前在网上,一直有“学历无用论”的调调存在,就像那个段子一样:
19、毕业证似乎把所有的人都打回了同一起跑线,又按照爹的本事重新划分了起点。
20、所以说,从表面上看,学历似乎只是薄薄的一张纸,但在现有人才选拔机制下,它是效率最高、也能最大限度避免漏选、错选的一种方法。并且,它意味着中国前1%的顶级优质教育资源,和接触到这些优质资源的资格。
21、老翁选择了砖头并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棱没角,要它何用?”
22、在有空调、有热水喝的教室里学习能算吃苦?在有空调、能洗热水澡的寝室里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妈当“太子伴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能算吃苦?
23、三年前,他丢掉第四份工作时,得出一个结论:北方这些小城镇太闭塞,太落后了,他决定到更大的世界里去闯一闯。
24、慢慢的,他也开始认定自己不行,动辄就说表哥学习好,比他强。
25、你问他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吃点苦,他便振振有词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这样过,不努力也是这样过,为什么不让自己当下过得舒服一点呢?
26、杨幼萍老师说得好:“面对高三读书的单调或辛苦,你选择了不作为,你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还会有多少冷眼孤独拒绝惨败,我如何相信你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27、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小孙的父亲本就是生意人,小孙本应耳濡目染,受到最好的调教。
28、后来,又有人给这个段子加上了“反转”:最后,老板的“海归”秘书帮他取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