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解析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早看早受益,家庭早舒心!寒假与孩子共同成长16--18期
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10、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4、(赏析)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曾子是儒家学派中强调内省、修养的有力倡导者,他自己也以此严格要求自己。他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谨慎。
15、(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7、白话文释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20、辅导孩子寒假作业真的难!这个或许能帮忙肺炎肆虐,你还傻到呆在家真的一动不动?
2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22、翻译: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3、 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对吗?臣子服从君主就是忠贞,是吗?”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24、细心的你会发现《论语》中的语句经常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日积月累中,可见,《论语》名句积累背诵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总结了一份孩子在小学阶段需要背诵的《论语》名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收藏起来。
25、(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2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9、(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0、2022作文素材:青春、匠心、初心、大国工匠
3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知缘斋主人
3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3、君子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厌恶,就举荐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会随意否定一个人正确的言论。
3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连信誉都没有,还可以干什么呢?
38、“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有若这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39、言外之意:辩别君子,应着重观察他的德行,表相是可以变的(易,译意与周易的易,变化。);侍奉爹娘,能尽心尽力;为君主能奉献自身(“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是一种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
40、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2、(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43、赏析:君子如果不庄重,这样便没有了威望,学习就会变得轻浮,不牢固。这句话与《道德经》中所说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含义相通。
44、孔子说:“你真是个无知之人啊!知道吗?从前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有四个诤谏之臣,那么疆界就不会被割削;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有三个诤谏之臣,那么国家政权就不会遭到颠覆;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有两个诤谏之臣,那么宗庙就不会被毁灭。父亲有了敢于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做不合礼制的事;士人有勇于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做不合道义的事。子女一味顺从父母,怎能说是孝呢?臣子唯命是从、不敢犯言直谏,哪里配得上忠贞二字?弄清楚了什么时候该听从、什么时候不该顺从才可以谈论孝顺与忠贞。”
45、(赏析)这句话就是一种学习态度。我们知道孔子对待学习是非常严格的,他严格的要求自己多学习,多做事,少说话。像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一直被世人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