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600字
1、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坦然模样。 他是被诬告杀害了自己妻子而入狱的。(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600字)。
2、一个人因有了希望才会想拥有自由。当希望占据一个人的心时,他就会想“我需要自由”。毕竟自由有种魅力,它可以去触摸希望。瑞德似乎最明白这点,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东西,会令人发疯。他学会忘记希望,告诉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铜墙铁壁,足以让一切希望成为笑话。老布,一个假释犯,一个失去希望的自由人。当他寻不到活下去的意义时,他选择了死亡。死亡解脱自己又无碍于他人。生死对自己已毫无意义,对于他人又值什么呢?老布,一个假释犯,一个老头子罢了。相同的命运似乎也要降临到瑞德身上,然而安迪的一封信,几张钞票,填充了瑞德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辞世的房间,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为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蓝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3、只有安迪没喝,我说过他平常是不喝酒的。他蹲坐在阴凉的地方,双手搁在膝盖间摇晃,微微笑着,看着我们。(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600字)。
4、自由。安迪和狱友们在监狱里日子是非常格式化程序化的,除了每天按着规定所做的简单的事之外,其余没有任何自由的活动和思想。人在里面待久就像一个机械的机器人一样,没有思想,没有活力。以至于艾利斯在出狱之后找到超市的工作,当别人叫他的时候,他都会条件反射般的按着监狱的规定回答“是,长官!”而当安迪最后爬出地道之时,正下着倾盆大雨,安迪仰天长啸,终于自由了。艾利斯虽然后面出狱了,但仍然未摆脱在监狱里的谨小慎微、听话照做机械化生活的烙印,他已经完全不适应外面的生活,虽然他出狱了,身体上自由了,但是他并没有自由,在思想上仍然没有自由。所以最后他决定找安迪,当他看到安迪然后脸上现出灿烂笑容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才真正感受到自由。
5、“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很丰润,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6、颁奖辞:古诗文的学习与运用,中国热的地标与中国文化的名片。即使关于古诗文学习与考试是社会热点,因为考理解还是背诵能力真的是话题。但是,对古诗文魅力的拥抱可以发现的美好,不是这份作文走进我们的清风与明月?春雨飘过,你会想起舍南舍北皆春水这句话,你的心灵就会多一份丰饶。
7、我们为什么会存在,因为我们被需要着,我们还有对他人的价值。可如果当某一天,我们都不需要彼此了,孤单寂寞的活着,在自己的世界中生火取暖,可能那时我们会面对苦痛,因为我们活的毫无价值。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篇2看完这部电影,就明白希望和信仰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8、我们每个人都不单单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与他人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社会关系造就了不同的人。而监狱这个地方,体制化的束缚使得一大众犯人,尤其是无期徒刑的犯人与外界长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与外界的沟通,久而久之,监狱就变成了归宿,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里,更重要的是他对自由的那种渴望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消磨殆尽了,正如瑞德说的“如果你也在监狱里举办了入狱40周年庆,也许你也会有和老布一样的想法”。
9、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叛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刚刚入狱的时候,所有的囚犯都出来看,就像三年前那个秋天,我穿上一身没有上军衔的迷彩,走着不标准的齐步,到了我的新兵连,所有班长们出来列队迎接我们。那时候,我怎么都没想到等待我的是漫长而又绝望的三个月。从进营区大门的一瞬间我就明白了,过去的所谓多姿多彩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就像瑞德所说:“当你进笼,门闸锁上,你才明白这一切都是玩真的”。从此,每天就是枯燥的立正、稍息军姿三公里军体拳,“4”的口号声。因为和我想象的军营生活有很大差异,我当时特别抗拒,曾无数次想把曾经向往的这身军装剪碎、扔掉。
10、颁奖辞:2019年秋天,安顺历史文化街区有了一个公益书吧。书籍来源于两个渠道:(1)启创中国实力家们捐赠资购书;(2)安顺本土艺术家个人公益赠书。书吧坐落的位置非常重要。当贵阳朗诵学会专业诵读者与安顺专业诵读者在这个书吧相遇,城市的真正富贵与诵读者的心灵富贵彼此拥抱。在历史文化街区,多次有质量的朗读和品读分享在这里展开。赞。
11、 这些弊端压到囚徒身上,就导致了囚徒们人性的扭曲。一堵高墙将自由挡在外面,长久地困于高墙内,囚徒们已经习惯了没有自由没有希望以及存在于监狱里的一切。然而毕竟人性没有毁灭,人性里渴望自由、幸福的本能还在做顽强的挣扎,于是他们感到迷茫、失落、痛苦。70多岁的老头子已经把自己深深融进了肖申克监狱,却被冷酷的狱官放了出来,已经如此高龄的人象新生儿来到外面的世界,处境是极其艰难的。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再将灵魂从肖申克监狱抽出,融入这个新世界了。所以他在痛苦挣扎后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
12、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那只幸运的乌鸦。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当我们在绝望的谷底,上帝在哪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一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周围的环境而活还是为了自己而活。
13、主角安迪因被诬赖而入狱,但无辜的他,怎肯让自己的一生窝在这狭小的世界?他争取了许多机会,但屡次失败的他,选择了“逃狱”。他决定用小石锤,把墙壁挖出一个大洞。想象有多少个夜晚,他思索着墙里的管线,忧虑着计划会不会被拆穿?恐惧着万一最后一切落空;但,他忍了下来,就为了渴望自由。如果人生是一场赌局的话,既然它无处可退,那就抱持希望放手一搏吧!主角在监狱中强烈的求生意志及坚定,只因为有了“希望”──追求梦想的重要元素,因为我们相信还有一线生机,就会更认真地去达成我们的目标,乐观、坚定的态度会促使我们奋力一搏,在困境中看到光明、生机。而我们一生下来便是自由的,没有任何的束缚与禁锢;不像主角安迪的情况,但他却能把握机会,怀抱希望,赢得人生赌局的胜利,是不是值得我们深刻省思?
14、安迪先一步出去,他给雷德铺好了路,雷德幸运获得假释,假释之路异常艰辛,如果不是安迪,他可能放弃,但因为他的存在,雷德勇敢跨出了重要意义的那一步。
15、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是监狱的名字,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给自己设置许多的围墙,阻止了自己的快乐!我们的人生课题就是学着去释放自己,整合自己,找回本来的自己!找到自己原本就拥有的内在力量,学会幸福的能力!读肖申克的救赎有感5二十年的漫漫长途,五百码的匍匐生活,一次灵魂的救赎,造就了一部不朽之作。
16、安迪被指控开枪杀死妻子和妻子的情夫,辩护无用,入狱。他是无辜的,但那晚发生的事比戏剧演得还巧。一连串的巧合把安迪送入狱中,没有人信他的言辞,连“我”开始也不信,“监狱里每个犯人都声称自己无辜。他们只是碰上了铁石心肠的法官、无能的律师、警察的诬告,而成为受害者,再不然就是运气实在太坏了”看到真的觉得很无力、愤怒,如果不是局外人,我也会觉得安迪杀人了,毕竟证据摆在那里,无法辩驳。这个故事就像是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再加了件衣服。就比如,别人误解了你,你去辩解,可别人不一定相信而你又不清楚别人是否信了,最后还是无能为力。一小段剧情,就把人性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
17、他的命运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悲惨,他却选择迎难而上,打破了命运的枷锁,可以说,他的确比命运更强。
18、《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在被误判为无期徒刑之后,在近乎绝望的监狱之中,利用将近20年的时间里,用一把小石锤挖了一条隧道,走向了自由和光明。整部片的主题是希望和光明,我们从中看到了主人公坚韧不屈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影片中人物个个特征鲜明,在鲨堡这座剥夺人希望和自由的监狱里,一众人组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演绎各自不同的人生。从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能感悟良多,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成为经典的原因。
19、安迪外表柔弱,以至于入狱第一夜劳瑞为他输掉了两包烟。当监狱上空飘着费加罗的婚礼的时候,所有犯人都惊呆了。最难忘是当狱友们在楼顶上喝着安迪用勇气和智慧换来的破时,安迪倚着矮墙那一次难得的微笑,就如同刺破黑暗的一缕强光。这个世界终究是少数精英的世界。
20、影片中的瑞德很普通,很平凡,但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茫茫人海中的一个。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十篇9肖申克是美国一家监狱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很早就想推荐给学生看,一直舍不得那一两节课,但总觉得有些牺牲是值得的,尤其是看到日复一日,不知为何的伏背劳作的孩子们。庆幸碰到很年青也很思想的李研老师,她让出了自己的英语课。
21、其实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也很象肖申克的那堵墙。刚工作时,我们会对环境看不惯,对婚姻中另一半看不惯,会抗争,但是发现没有成功后,我们慢慢就被制度化了,习惯了这个环境,习惯了另一半的错,最后我们甚至依赖上这个环境,依赖上了另一半。哪怕衣服是不合身的,可是穿久了,也就习惯了,脱下来时就会觉得难受,觉得空荡荡的。
22、希望确实是个美好的东西,我们每天都怀揣着希望活着,而现实总是给希望当头一棒,把你拉回办公椅里上班、下班、加班。正因为希望难以实现,更显得它的美好和珍贵。安迪用二十年的时间换来了自己的自由和海滩,你们的希望是什么,准备用多长时间来实现它呢?
23、同样的,当安迪和瑞德坐在墙根下说话时,我注意到瑞德说过的几句话:他也被体制化了,像老布一样,在肖申克里,他几乎是万能的,什么都能搞到,但在外面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假如没有安迪,可能他也会像老布一样崩溃吧!
24、我有几个疑问:为什么安迪要开展图书馆?为什么要让监狱里的人学习?冒着生命危险去放歌听呢?是不是想让监狱里的人们知道自由是美好的,想让他们都充满希望,虽然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人,曾经做过坏事,但有希望的人生才有意义吧。《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从前,我们都是看动画电影,再慢慢的就到了励志电影,再慢慢的,就又到了我们这个星期五看的真人电影——《肖克申的救赎》。这是一部反映监狱生活的影片。
25、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去,试想一下,安迪建造这样一个图书馆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到了好多。监狱里很多的人知识水平都不高,甚至停留在很久以前,像老布一样出狱之后根本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甚至不能生存,最后的结局只有一种——老布自杀了。还有,剧中一直在强调一个词“希望”,也可能安迪是想让监狱里的所有人心里都怀着希望吧,怀着生存的希望,无时无刻!
26、这部电影让我动容的,还有题目里的“救赎”。安迪之所以在狱中十九年没有与他人同流合污,是因为他始终不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就像剧中台词所说:“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心中自由的光辉照亮了自己,也照耀了他人。他的朋友瑞德本已放弃对出狱的追求,但在安迪的影响下重振旗鼓,洗心革面。我想当狱友们想起狱中生活时,会感激监狱中安迪所给予的美好,其实肖申克的救赎就是安迪,他对自我完成了拯救,也对他人完成了救赎。
27、颁奖辞:这个家庭最先出场的是孩子。训练有素的节奏,自然的身体语言。理由:家庭的阅读很早起步了。这是明智的父母必须为孩子准备的行囊。
28、也许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它不是你闲暇时一手拿杯可乐,一手捧一桶爆米花来消费的娱乐电影;而是可以在你面对失意,处于低谷时安慰心灵,抚平伤痛,给予自信,再次向前出发的励志影片,它让我的心灵在希望的引领下坚强成长。
29、在我看来,斯蒂芬·金所极力想表达的主题应当是自由,体制化下的自由。“心若是牢笼,则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部,而在于内心。”肖申克监狱里的大多数,包括狱警在内,都是不自由的。而安迪,“一只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的鸟儿”,心向自由,从未放弃过希望,用十九年挖隧道,最终成功越狱。
30、人生便是这样,不幸也许就会降落到你的头上,来击溃你一切的信念,想得到你所想要的,必然要遭受磨难。只有动用你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够将你自己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700字10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后,我首先关注到了一个新颖的词:体制化。何为体制化?在瑞德出狱后,有这样一段旁白:“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31、安迪也救赎了自己。从一个高知高智的银行家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谋杀犯。在监狱的第一夜他没有哭;面对变态“姐妹”的暴力侵犯和监狱长的打压剥削,他也没有屈服;这20年,他从未放弃。相反的,他交上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建了全新的图书馆、帮助别人提高知识水平、准备了20年的越狱……他挽救了自己岌岌可危的人生。
32、来自蔡官的阅读家庭。职业是教师,阅读是本职工作。但是,阅读的快乐提升本职工作,校园之大,在明明德。实现视野开阔的路径,阅读可以作舟。教师的参与对乡村孩子,意义重大。这样的阅读值得推广。
33、品读的读本在文字上与课文有区别,这是视野开阔平台之一;表达一本书的读后感受,是你对自己思维路径的清理。
34、安迪、瑞德,汤姆、老布、同性恋的姊妹花、还有那个冷血虚伪的监狱长;磨得只剩一点的锤子,美女画报,安迪刻的石头象棋;革命性的监狱图书馆、监狱上空的歌剧、修葺房顶时,安迪为朋友们换来的啤酒……太多的画面,大气的场景,以及最后唯美的理想生活都让看了又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篇5时隔两年,再观《肖申克的救赎》,内心又有了新的触动。
35、 掌权者披着一幅仁慈的伪装,却肆意的践踏着囚犯的一切。
36、监狱里的并非都是坏人,逃狱的并非也都是坏人,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也并非都是真实。这是看完《申肖克的救赎》后给我的第一反应。
37、也许你感动于安迪二十年为了自由而对监狱官们的屈膝服务,也许你感动于安迪历经二十年用小汤匙永不间断地挖掘,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安迪与阿瑞在海边的重逢,他们拥抱的是整个自由的生命。自由是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乐声;自由是安迪冒死向看守长进言为狱友赢得了一箱啤酒与一个洒满阳光惬意的午后;自由是安迪爬过五百米的污水管道奔向前方的身影……也许我们被这个世界磨平了棱角,但请不要将自己禁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吧。
38、其二:通过自身的优势,混进了图书馆,还是为狱警们做些逃税的事,同时由于他的坚持实现了扩建图书馆,有一段是安迪播放音乐的镜头,狱友们听到音乐脸上的惊喜安迪脸上的安详,仿佛是在自家小院欣赏一般。
39、小桔灯,是冰心奶奶的品牌。小桔灯说书里的故事,这是2019年安顺家庭阅读的动车组,一路开过,所有县区无一遗漏。
40、周梦颖的读后感写书店,然后,写了孤岛书店的那个虚拟人物与真实的我们。
41、今天晚上看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久久不能平静。
42、电影开篇,是安迪的烈酒与疯狂,是律师的咄咄逼人,本无辜的安迪在律师的巧舌如簧下百口莫辩,被判下无期徒刑。他的大好前程、他的未来、他的自由都因一场无妄之灾而被这个肮胀、灰暗、阴沉的监狱夺走。
43、瑞德没有安迪那样职业技能和精于计算的大脑,但他富有智慧,也有人生导师兼好友――安迪。当谈及以后的打算时,经过近40年的煎熬,瑞德显得很沮丧(并且如果你比较20年、30年、40年这三次听证,你会发现摩根弗里曼表演的细腻之处)。他对希望怀有恐惧- - 因为他也曾拥有希望。但他明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时候,这也是使我们裹足不前和抱有消极思想的原因。然后andy用一个精辟有力的句子,结束了两人的谈话:“ Get busy living - - or get busy dying.”这句话甚至可以视为全剧的中心思想。瑞德也最终在自我的指引结束了多年的牢狱生活。
44、颁奖辞:2019年,这个读书沙龙闪亮登场。
45、“用信念点亮希望的火把”。安迪并没有杀人,但是却被冤枉,判为无期徒刑,等于将自己一生交给了没有生机和希望自由的监狱。但是他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听天由命,他坚信自己是无辜的,利用狱友的帮助开始了漫长的越狱之旅。在即将与狱友瑞德告别之前,他说“我要的只是一艘小船,一间小木屋,在太平洋边过自由的生活,19年的牢狱生活,我的这点要求并不过分。”从一开始进入监狱直到最后,他对自由的渴望的这种信念丝毫未减,这也是支撑他走到最后的精神动力。在那个风雨交加的雨夜,在肮脏的下水道中经过500码的爬行之后,当他脱掉那件囚衣,仰天大笑的时候,那幕场景是如此地震撼人心,19年的努力,日日夜夜的坚持,终于成就梦想,走向自由!人生有些东西当你拥有的时候你并没有发觉它多么可贵,但是当你失去之后再重新获得之时你才会倍感珍惜。
46、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困境,这是无法抗拒的事实,每个人都需要“救赎”自己的人生,没有人能替代。
47、整个故事里最令人感动的是安迪对待自由和希望的坚持与向往,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对希望的信念。这一种精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他让我明白,在现实的生活中,即使黑暗笼罩了一切,也要带着希望,把它当作引路的灯火,勇敢而坚强地走下去。读肖申克的救赎有感6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他们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肖申克的救赎》
48、高艺家 肖江虹阅读分享与《二十四节气,鲁迅文学奖得主肖江虹说》
49、今天又看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赎》,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触,刚开始看的时候只关注到男主角安迪怎么越狱,听到“自由”和“希望”这些词,看多几次又会看到瑞德说的“体制化”,会反思老布自杀的原因,等等。
50、第二个画面是布鲁克斯在刑满释放以后因不适应外界环境,而穿戴整齐上吊自杀,这个就是在开头提出的问题电影给的答案,有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了生存的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又没有什么理想的时候,或许就如他一样吧。在电影中还要一个对比,Red在被批准可以出狱的时候,也和布鲁克斯一样,不适应周围的环境,但他想起了Andy说过需要他,为了那个承诺,也为了追求美好,最终与Andy相遇,电影在这里也就结束了。
51、整部电影就是围绕三次就是而演。第一次安迪帮狱警逃税,为狱友赢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第二次,他在预警榜首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展现音乐的美;而第三次,则是在狱中办起了图书馆,其经费是安迪以每个礼拜两封信向州长申请的,这是个划时代的胜利。
52、“希望是人最美好的东西,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随。”
53、那时电影才放了半个小时,故事才讲了五分之安迪才第一次主动与人说话。那时的安迪在被冤枉的无力申诉时,在看到狱卒视人命如蝼蚁的情景时,在知道有对“姐妹花”在打他屁股的主意时,已经能冷静下来,并问瑞德要一把鹤嘴槌,开始了他的逃狱计划。未来的计划虽在心中,他肯定不知道这个计划实行是多少年,也不会知道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好的或是坏的,错的或是对的。
54、 肖申克,并非人名,而是一个监狱,一个原本用来让人改过自新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囚犯无论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厕所都得报告,最终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下成为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长久的习惯在这里演化成可怕的悲剧,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磨蚀着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没有希望、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仿佛生命的价值在这里已经消亡殆尽。正如瑞德所说:“刚进入监狱时,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显然,在这部电影里,监狱已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55、监狱图书馆管理员老布,是一个使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从少年时代就进入了监狱,在监狱中度过了50年,他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生活,为了呆在监狱,甚至想通过伤害狱友的方式。
56、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部印象深刻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电影中克里斯•加纳用尽全部积蓄买下了高科技治疗仪,到处向医院推销,可是价格高昂,接受的人不多。妻子最终选择离开家。从此他带着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克里斯争取了一个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但没有报酬,成功机会只有百分之他仍努力奋斗。在街头,在地铁站的公共厕所……纵使环境恶劣,他见缝插针,全神贯注,他自带乐观与希望之光。地铁站也能是侏罗纪公园,最后他成为了那百分之五。他激动地抱起儿子,抱起这个陪他“上刀山下火海”的王子,他们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这,不是等来了幸福来敲门,而是他把自己变为了主人,死皮赖脸地敲响了幸福家的门,让幸福自己乖乖地跑来位他开了门。
57、生活总是往往不会如我们愿,但只要心存希望渴求自由,我们才会有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
58、所以,高墙不会真正夺走人生的希望,安迪是一个自带双翅的天使,他打破了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狱,给我们这些后来者也带来了人生的光明。
59、不过不知道在管中压力非常高的情况下,可否造成这种喷射效果。
60、“体制化”这个词不单指体制,制度,放在如今可以说是大众所依赖的一种习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体制化。
61、在监狱的时间内,他利用自己银行家理财服务的学识和智慧,帮助改造图书馆、得到监狱管理员的赏识,为典狱长提供免费的理财服务并被迫帮典狱长逃税、洗钱等。在这个过程中,看出了他的聪明,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利用这一优势来进行更大的谋划。安迪也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沉稳的性格和乐观的态度让狱友们能在广场上听到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在放音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十分的放松和享受,享受那份来自内心的自由,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行为很快就被制止了。
62、点评:诵读,在尘土飞扬中听见美好。石头的院落里,有朋自贵阳来。然后,古琴加持风雅,这是历史文化街区特有的魅力,一杯茶、一首诗,满城书香。
63、安迪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终于完成了越狱的奇迹,并让典狱长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出狱后,他为什么不遵循一般好莱坞电影的逻辑去努力证明自己无罪,而是远走他乡?
64、他被杀妻凶手诬陷入狱,从一个富有的银行家,到无奈的阶下囚,他变得狼狈不堪,一无所有。在这样的命运下,如果他就此垮下,在狱中草草一生,我想没人会指责他。然而他的做法却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满足典狱长自己的小利,在贪图财富的典狱长的眼皮下,弄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与工具,最终越狱重获自由。
65、精神上的自由,那肮脏的、锈迹斑斑的枷锁怎么能碰得到呢?
66、当电影镜头定格在海洋与沙滩的交接处,眼里一片蔚蓝,心也随着波涛自由荡漾。不怕此时此刻的一无所有,只要心中常怀希望,失去的会在将来重逢,更美好的都在不远处默默守候。
67、最后一幕,是两个生死之交的拥抱,多么美好。读肖申克的救赎有感8“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这是瑞德在老布获得假释却故意犯罪后说的话,一段被高墙禁锢几十年的囚徒的客观发言。有感慨、有厌倦、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淡然,对牢狱生活趋于平定的不可思议的木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