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1、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这样的精英要求尊重礼遇,高看自己。“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此言,带几分狠劲!
4、(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5、(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6、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王蒙说》前言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阐述孟子的精英主义。王蒙认为孟子的观点,不是权力至上、君王至上,而是在天与民至上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可操作的抓手:那是精英至上。
8、应该做官就做官,应该辞职就辞职,应该继续干就继续干,应该马上走就马上走。
9、《孟子》是四书之一。《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10、(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1、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12、孔孟都相信人性中本来就具有美好的东西,让人更美好一些,让你自己更好些,让你为仁德所簇拥,为义理所起动,为正道所引领,为大道所陶冶,这里头有多么美好的心愿啊!
13、(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4、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15、君主视臣子为手足,臣子就会视君王为腹心,君主视臣子为狗马,臣子就会视君主为常人,君主视臣子为泥土草芥,臣子就会视君主为仇敌,所以说,君主仁,则无人不仁;君主义,则无人不义。
16、(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17、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8、“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19、(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20、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2、有时会得到未曾料到的赞美声誉,有时会碰到求全苛责的毁谤攻击。
23、在古时,《孟子》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著作。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5、(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6、(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28、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29、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30、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3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32、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33、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告子下》
35、(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3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7、孟子此言也有自由主义气息,暗含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意,暗含着非独断论、非绝对化的包容心态。
38、(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39、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4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4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42、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话说得鼓舞人心,哪怕是凤毛麟角,毕竟给人至多五百年后的明朗的期待。但是如果有兴趣于数学,懂得充分领会数学的公正性与清明性、冷酷性,就会想到:事物不但有正面的极点,还会有负面的极点,二者虽然罕见,但必然会出现,而且其出现的概率应该大体相同。如此说来,是不是同样地五百年必有夏桀商纣那样的特大号的独夫民贼问世呢?你为此而震撼、抑或为此而莞尔呢?
43、(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44、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5、记者手记:从孟子的“仁政”到当代的“为人民服务”,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内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应该说“为人民服务”内在地蕴含了传统的“仁政”精神。
46、(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47、(译文)贤明的人以自己清楚明白,使他们清楚明白;如今的人却以自己的模模糊糊,想使他人清楚明白。
48、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49、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0、《孟子》一书共3万多字,是儒家四书之中篇幅最大的一本,它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51、(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孟子
5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3、释义: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54、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55、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5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57、(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58、(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59、(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60、(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6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62、(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63、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64、●孟子说:“离娄眼神好,公输班技巧高,但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也不能准确的画出方、圆。”
65、还有一个极简单通俗的道理,你做了许多不必做、不该做、境界狭小的破事,你甚至做了伤天害理、缺德不仁之事,你哪里还有可能走上正道?至少你哪里还有工夫还有精力有大抱负、有大作为?
66、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67、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68、(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
69、(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
70、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71、(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72、(1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7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74、(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75、(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76、(2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7、(感悟)人永远是制胜的第一要素。不要羡慕他人的好运气,你必须明白,强大的武装的自己,永远胜过好运气。
78、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