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
1、(15听课笔记)将小古文融进寓言故事学习中——《揠苗助长》课堂实录(王红)
2、孩子才4岁,你就要她学这、学那,这无疑是揠苗助长,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揠苗助长)。
3、这个人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是啊,禾苗在一点一点长高,这是禾苗的生长规律。在读的时候“一天,两天,三天”应该读得越来越快,“一点儿”重读,表现出种田人的急切心情。
4、①“焦”是一个会意字,金文从火、从隹(鸟),有用火烤鸟会烧焦之意。四点底的字多与“火”有关,类似这样的字还有“煮”“蒸”“热”“煎”。
5、出处: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
6、种田人设想的结果很美好,而现实却是禾苗全枯死了。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事实告诉我们,违反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7、生:妈妈给我买了一盆仙人掌,我想照顾好它,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最后仙人掌反而因为盆底水太多,根系被泡烂了。
8、“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搞不好其效果适得其反。这则成语还告知人们一个具体的道理:“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主观冒进,不能好高骛远,靠幻想过日子。
9、读---你看他拔了5/6个小时但是一次都没有休息,拔得筋疲力尽了
10、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1、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12、拔苗助长,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13、释义: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14、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15、(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16、你觉得他儿子是怎么样教育他老爸的呢,平时都是老爸教育你们,今天你们来教育教育老爸
1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8、揠苗助长 (yà miáo zhù zhǎng)
19、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20、成语典故: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1、引导:他是怎么样拔,一棵一棵用力地拔,帮助禾苗成长,这样就是揠苗助长。
22、今天学习寓言故事的第二则故事,短短的故事,蕴藏着大大的道理,今天在课堂上主要集中解决几个问题。
23、该成语嘲笑了那些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味求快,反而把事情弄糟的人。它对人们的启示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办好一件事,就必须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违背。
24、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通:悯)
25、小小的寓言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请你用连环画的方式把《揠苗助长》这个故事画下来吧!
26、译文:现在建议防堵的,没有人不说:‘御各内河不如用在海口,御各海口不如御诸外洋。’不知道这正相反啊。”
27、 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适得其反。
28、孩子才4岁,你就要她学这、学那,这无疑是揠苗助长,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
29、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30、生: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巴望)禾苗长得快,就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枯死)。
31、把句子说完整,是对低段孩子的要求,那么我请孩子们看图上来说一说,图上面画着谁,在干什么呢?孩子们先说一个农夫在拔禾苗。这时候我引导孩子你观察下,他是怎么样地拔,孩子们就会说他一棵一棵用力地拔,帮助禾苗成长,再请孩子们说完整,一个农夫在一棵一棵用力地拔,帮助禾苗成长。像这样就是揠苗助长。接着我让孩子和我一起书写生字,揠就是拔需要手,所以揠是提手旁。助是需要力气的,所以助是力字旁,在导入部分就是要让孩子们把题目理解的同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故事的大致内容。
32、学习要循序渐近,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33、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宋· 吕本中《紫微杂说》
34、王林波老师《揠苗助长》课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dL3n9Ubkw1pgX8K7l_5ig?pwd=vp98
35、(近义词)适得其反、揠苗助长、欲速不达、急功近利。
36、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37、原文:揠(拔)苗助长,汉语成语,拼音是yàmiáozhùzhǎng,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38、种田人因为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巴”在这里有急切、迫切的意思,请同学们对比读一读以下句子,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