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英雄还是罪人
1、科什:在内政方面他还总能找到“帝国的敌人”,为这种权力斗争加码。他的权力手段之一就是宣称:“我宣布天主教徒是帝国的敌人”,或者:“我宣布社会主义者和社会民主d人是帝国的敌人”,又或者:“我宣布东方的波兰少数派是帝国的敌人”等等。这的确造成了一种紧张局面,可能引发斗争。
2、白起,是唯一一个上榜的人,说他罪恶并不是真的罪恶,只是他打起仗来,从未有过败绩,而且威震天下,当时的六国都闻白起而胆寒。
3、诺恩:是这样的。19世纪90年代初,俾斯麦曾经自述这段历史,讲过他那段时期的情况。他几乎是被从首相办公室里抬出来的:也有办公桌可坐,写了离任申请,但当时他的继任者已经在旁边的房间里坐着了。他自己写到:“人的激情就像是池塘里的鳟鱼一样。对于我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政治的激情正如这鳟鱼一样吞掉了我对其他一切事物的热情。”除了政治之外,他的确一无所有。他当了40多年的政治家,退休时已经75岁,实际上他是不情愿的。在我看来,那时他已经没心思再去侍弄花园,或者沉迷一个爱好,他已经没有爱好了。 (希特勒是英雄还是罪人)。
4、科什:您在书中谈到,当时德国建国的气氛已经四处弥漫了。即使不是俾斯麦,也会有谁用某种方式去建立一个德意志帝国。就这点来说,人们不应该过分高估俾斯麦的作用。尤其他还犯了,可以说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在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仅选择在凡尔赛宫建国,而且还从法国手里拿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当时这两个地区已经相当法国化了。他如此理直气壮地将德国和法国的“宿敌关系”摆在台面上,无非是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只要一直这么下去,两国的关系就永远好不了。”这确实是他犯的一个根本性错误。
5、很显然,就算苏联掌握了希特勒尸体,面对今天掌握了话语权的西方世界,也是有口难辩的。同时随着苏联后来的动荡解体,事实的真相就更扑朔迷离了。
6、希特勒虽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一个恶魔性行为,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希特勒长相十分英俊,真真切切的美男子一枚,即使放在今天,他的颜值也在线,不输当今的那些小鲜肉。
7、科什:还有一点,就是1848年革命期间,德意志各邦国的君主们已经有了必须让人民共同参政的意识,而且他们也这么做了一段时间。然后革命失败,一切又回到了1848年以前,直到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后来因为陆军改革预算问题,他又解散了议会。这十几年来,俾斯麦的实际行动证明,他的执政终归不需要议会的参与。
8、白起是伟大的军事统帅、歼灭战大师,指挥过很多重要的战役。最有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此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白起一生致力于为秦国征战,与著名的廉颇、李牧、王翦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而白起更是位于首位,被称为千古战神。据统计,战国期间各个诸侯国一共战死了两百多万人,其中有一半都死于白起之手。
9、这个说法其实有点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都完了,一个个人能够翻起多大风浪?苏联至于对一具尸体这么上赶着折腾么?
10、诺恩:是的,那不一样,不过在1990年,我们和法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冲突。对于德国的重新统同属西方阵营的法国和英国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
11、值得注意的是,《我的奋斗》不仅仅宣扬德意志民族主义,还宣扬反对犹太人的思想。在他看来,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又正在摄取德国的财富。他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12、1944年,德国在西线全面溃败的情况下,突然发动“突出部攻势”,差点让已经登陆的美英盟军进行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但是德国也消耗尽了所有的后备力量。并且这次冒险以失败告终。
13、世界历史上的五大罪恶之人,人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感觉白起上榜却是有点意外,他的恶肯定不及其他人,你们怎么看?
14、科什:对,我刚好也想到这点。比如他喜欢拜伦、喜欢莎士比亚。
15、诺恩:是的,他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他试图利用国王的弟弟——威廉,也就是后来的普鲁士国王、1871年加冕称帝的威廉一世,来达到他的目的。 然而这个有着“霰弹亲王”恶名的威廉在革命前就逃到了英国。俾斯麦试图煽动亲王,这归根结底是对当朝君主的叛变。这同时也表明,俾斯麦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拥护君主制的人,而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贵族利益,准确地说是保守主义贵族利益的代言人。从他感到国王触犯了这种利益、和革命者串通一气的那一刻起,他对国王的忠诚就值得怀疑了。
16、在日尔曼人民的眼中,希特勒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一个伟大的、杰出的领导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蒙受着不能蒙受的耻辱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德国这一世界大国沦为一个无名小国,可是希特勒上台后,立即撕毁了“凡尔赛条约”。
17、希特勒的罪恶行为给欧洲造成了空前的浩劫,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影响。他是世界从未见过的最狠的领导人之一。他的纳粹控制下失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今天,他仍然是在世界历史上最讨厌的人之一。
18、其次,他们被人骂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是希特勒被骂最多的原因有他距离现在最近,现在的世界秩序就建立在打败纳粹基础之上;他杀人效率最高,打破了文明和科技发展能让人类更幸福的错觉。
19、诺恩:嗯……是的,但是实际上他必须要同议会妥协,因为他还想推行保守主义的群众政策,而且他也经常试图用保守主义来影响议会。比如他在1866年普奥战争后,与自由d人结成了联盟,之后他还引入了成年男子普选权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白起其实可以说是非常伟大的军事统帅,他曾经指挥过非常多著名的战役。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就是他所指挥的。长平之战他率领部众一举歼灭赵军45万多人,这场战争是中国第一例包围歼敌战,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并且战争还是相当成功。白起一生效忠于秦王,誓死保卫国土不被侵犯,带领秦军征战四方,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千古战神就是他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战国期间各诸侯国战死人数不下两百多万,其中有一半都死于白起之手。当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21、诺恩:他确实参与了其中,但是他是不是真的维护了这种发展?我认为,他只是适应了军事主义国家的存在,因为俾斯麦实际上根本不是特别重视这一点。至于第三点,我完全同意您的说法。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我看来,俾斯麦的确要负一定的负责,特别是对于1933年以及之后那段有问题的历史来说是这样。这恰恰是我们直到今天完全有理由搞明白,并且还要继续一点点做下去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俾斯麦在这个问题上负有“连带责任”,但从程度上来说并不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说他一个人就把国家弄出了问题,让国家滑入了纳粹主义的深渊。不是这样的。至于为什么说他确实要对此负责,还要从1871年宪法的制定说起:议会当时确实存在,不过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全民族论坛,毕竟实行了普选权制度。当时民众参与选举的比例也是出乎意料的高,高到我们今天都很难想象的程度。当德意志帝国终结的时候,竟然有超过9成选民要选举帝国议会。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民族内部意见非常一致。可是这个议会并没有什么实际话语权,以至于选举人和议员们包括政d在内,都培养出了某种无责任的情绪。于是到了1918年,问题出现了,第二帝国瞬间崩塌,国家改为议会制了。这是政d终于拥有了话语权,也拥有了权利,但是他们根本不能负责任地对待它们,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对于各种新型关系的适应当然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了的。
22、科什:没错,要在议会中表明这种态度。从人的角度去看俾斯麦的话,他显然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比如戈洛·曼就将他论证为一个“负有雄心壮志、具有统治野心、会耍嘲弄人的把戏,并且拥有说谎的艺术”的人。作为站在俾斯麦对立面的人,戈洛·曼对俾斯麦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批判,以便将他同德国历史结合在一起。
23、阿道夫·希特勒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上元首后,又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在此期间犯下种种罪行,并迫害和屠杀六百万的犹太人。
24、而希特勒建立的是法西斯的统治,是一种极端的独裁。这种制度是在德国历史上开了倒车。因此,希特勒及时在德国也是不被人们所欢迎的。希特勒的纳粹军队所到之处,基本都是一片废墟,他们并没有带去什么先进的思想和制度,只是带去了最先进的杀人武器。
25、而且德国人的损失还不止于此,在战后德国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领土被割让给了波兰、苏联、法国和丹麦等国,而且原来在这些领土上生活的德意志人基本上全部被迁回了德国战后所剩余的领土,而随着战后欧洲政治局势的发展,现在这些土地上没有德国人生活也就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德国已经不存在再收回这些领土的可能了,因此这个损失对于德国来说是永久性的,未来无法弥补。
26、诺恩:是的,事实上他在这方面一直非常成功。比如他曾在外交部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新闻部门,竭力对大众施加影响。作为一个保守d人,他非常有意识地推行群众政策,而不是精英政策。
27、希特勒的全名是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这是一个少有的姓氏。而且,希特勒的祖上也不是姓希特勒,而是姓希德勒。从他的爷爷这一代,才改成希特勒。
28、裕仁天皇:第二次世界大战挑起的罪人,在上个世纪,日本在此人的发动下,对亚洲地区发起了进攻,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梦想,日军以非常残忍的方式在前进着,国人对其恨之入骨。整个二战期间有上百万人在倒下日军的手下,可以说这一些的罪魁祸首就是裕仁天皇。后来日本投降之后,裕仁天皇按照习俗是要剖腹自尽的,结果他以非常无耻的理由躲过一劫。
29、因此,别西缅斯基的说法是,和传统的故事不一样,希特勒不是开枪自杀,而同样是服毒而死。
30、科什:然后他回到了他的萨克森森林,夫人的去世也带给了他打击,让他的这个时期更加难过。
31、要说这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像《暮光之城》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以他为原型创造的——非德古拉伯爵莫属了。其实翻一下史书,历史上还真的有德古拉伯爵这个人。他生活在欧洲中世纪,是罗纳尼亚的一位王公。他脾气暴戾、残暴不仁,在他统治罗纳尼亚的六年期间,百姓们苦不堪言。
32、诺恩: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换句话说,1871年的德国统一和1990年的德国重新统这两次统一都让德国取得了欧洲中心的政治经济霸权。不管您认为好还是不好,它是德国无论如何都必须要面对的。
33、二战后重新崛起的德国通过理性反思,他们为希特勒涂炭欧洲的战争罪行感到蒙羞。德国总理在波兰的“华沙之跪”(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突然自发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犹太人死难者默哀),显示了德国认罪悔罪的真诚态度。
34、科什:虽然默克尔的执政策略与俾斯麦不尽相同,但是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即使在广泛民主化的过程中,地缘政治都是有些相似的。这是强权政治方面的一个难题。
35、以史为鉴。当一个集体在进行决策时,尤其是在这个集体面筋较大困难时,是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正确的?《乌合之众》之中曾经提出一个说法“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36、英法两国占据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区的人都是被压迫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