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
1、我所面对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很多人的全部,责任给我动力,仅以我的青春真诚地陪伴同学们的成长。
2、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挫折,指导家长纠正家庭教育中的偏差行为,引导家长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家长提供比较专业的咨询和支持等等。
3、用平等的眼光看到每个人,看到每个人除了成绩之外还有更多对他一生来说可能更为重要的东西。(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
4、我们汲汲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学业成绩好的孩子自然地划入优秀的行列,忽视了他们作为成长中的人,除了成绩,很可能有其他方面的缺陷,有更多需要我们关注的地方。
5、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将学生的问题行为看作是针对教师个人的态度行为,进而对学生个人品行进行轻易定性和做出结论。如此,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因为教师的情绪化态度将问题发酵,甚至教师本人还成为了问题学生的制造者。
6、执教理念:老师是特殊的劳动者,耕耘的是心田,播种的是理想知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
7、灵魂答客们,下文留言说出你的想法,我们揪两位幸运儿送上《追寻对的教育方式》这本新书哦~~
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师德为先”,首先对老师在理念上要求:有理想,有职业道德,有准确的价值观,爱自己的事业;其次在行为上能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有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只有这样,才会尊重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才能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
9、《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具体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新意、找到乐趣、找到灵感,才能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不足、找到短板、找到漏洞,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让他们成材。
10、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11、执教理念:老师是特殊的劳动者,耕耘的是心田,播种的是理想知识。
12、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要摈弃应试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与素质是比语文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要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准。
13、要想让学生获得普遍好的学业,一定要记住,好成绩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出来的。
14、作为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智慧老师将“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整体性教学”作为自己工作室主要研究的方向,力求无论在数学本身还是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及元学习能力培养方面都进一步做出成就,找到实现“智趣数学”,找到实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途径。
15、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注重换位思考。我班有位学生小军,曾两次留级,有小偷小摸行为,动不动就打架。家长对他丧失了信心。但我分析后认为:小军自尊心很强,打架多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发生;尽管成绩差,但每次作业都坚持完成;他热爱劳动,能吃苦,这些是他身上的闪光点。我抓住这些教育他如何从父母严厉的教诲中理解长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如何从老师的严格要求中领会老师的殷切期望;如何从与同学的交往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还及时把他的进步告诉家长,介绍给同学,使他感到成长的快乐,渐渐地他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6、 第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17、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成年人也不例外,我们一生正是在大大小小的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18、“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现代教育思想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是人自发地、主动的、持续的教育过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智能、个性和职业等方面的内容。学习是无止境的,教育是终身性的。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学习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终身学习”观点激励人们从生到死坚持终身学习自己教育自己。
19、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讲究宽容。态度上客观,保护学生的自尊;时间上宽容,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处理上宽容,促成学生的自省。
20、 首先,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让自己的不当言辞成为师生矛盾的发酵粉和激化因子。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说话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给人们美好的回忆或启迪,而不是留下心灵的伤痕。用指责、命令和反问的语气和学生对话,往往不但不会和学生有深入的对话和沟通,反而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反抗、辩解和诘难,陷教师于尴尬之地。
21、执教理念:踩着别人脚印走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22、执教理念: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
23、不可否认,的确存在难以沟通,甚至不讲道理的家长,但绝大多数家长一定是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和学校工作的。
24、以教师的爱心、耐心、诚心,去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教师的智慧去点通每一位学生心中的灵犀。
25、A little considerationa little thought for others,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多给别人一些体谅,多为别人考虑一点,那将让一切截然不同。
26、有的教师觉得家长是最难对付的一个群体,不但不主动配合教师,还处处挑刺,拿着“放大镜”找他们的错误。
27、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28、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29、执教理念:老师要像保护和叶上的露珠一样保护每一个孩子。
30、教师要先具备宽容、豁达、乐观、积极、大气的人格魅力。
31、理念运用于写作,笔者在《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的序言中写道:“在写作生活中,我一直在做着让读者把读一本书变成一次学习活动的努力,这次也不例外。具体而言:一是整个表达要形成一种参与召唤——‘我期望和你讨论相关问题。’二是自己的角色要努力从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思考的促进者,把读者的阅读转化成对话活动,期望启发您进行一段思考,期望引发您的一场探索。”
32、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 ,可以让教师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也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保证,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33、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讲究宽容。态度上客观,保护学生的自尊;时间上宽容,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处理上宽容,促成学生的自省。
34、执教理念: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35、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给学生、家长、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伤害了学生的健康心灵,而且使教师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伤害。而且还使得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破坏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教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知法、守法,树立良好的师德,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一定会融洽、和谐的。
36、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每一个学生深入了解,包括:知识基础、生活习惯、个性脾气、兴趣爱好、结交人群、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人优势等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要有育人理念与本领。
37、在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中,教师应该是主动的一方。
38、老师批评、惩罚学生,大多是为了学生好,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可是在批评惩罚学生时,往往会出现个别差异所带来的顶撞,逆反或是不接受的情况。这样便有可能出现教师粗暴的对学生实施更强制、更强烈的惩罚,导致惩罚过度。但如果我们一直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自己时时都站在孩子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错误,那么批评话语就不会那样尖酸刻薄,惩罚方式就不会那么过激。
39、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生活,就好比放鱼儿回到清澈的湖水里,放小鸟回到茂密的森林中。小孩子来到充满和谐、宽松气氛的教室里,才能舒展开创造的翅膀,自由飞翔。
40、更可怕的是,那些被测量为不合格的学生,在学校这个环境中,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真的是个失败者。
41、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42、至少,他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可以成为一个能够感受幸福的人,这不就是成功的教育吗?
43、教育不是填充容器,而是点燃火焰。践行用责任担当,用爱心育人。
44、参加工作的第一年——2001年,张老师就担任班主任并肩负3个班的数学课。之后曾经连续多年带领高三学生冲出好成绩,不仅把成绩薄弱班级的成绩提升优异,更培养出了多名市状元及清北学子。
45、教育要培养核心素养,而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是重要的素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培养思维需要让学生经历思想的过程,并在思想过程中培养思维、改善思想。
46、张智慧,广州市第五中学数学老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广州市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现为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47、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当今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我们作为一个教师,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把教师当成是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知识渊博型的教师。如今是现代教育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能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文盲的定义是:现代文盲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作为一名有现代教育意识的中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48、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使之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从传统的教学来看.教学与研究是分离的、脱节的。
49、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理念”就开始成为中小学教师口中、文中常念常现之词,有的学校还会在橱窗中展示教育理念。什么是理念?如何理解理念?如何建构和实践理念?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50、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和教学组织技能。
51、言传身教,以生为本,精准管理,科学施策,寓教育于勤恳的工作和细致的服务之中。
52、 人生离不开拼搏,就像我们不能拒绝成长一样。
5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
54、执教理念:是蜡烛总会燃烧,是火炬总会点燃。
55、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所以,在班级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人文关怀的教育立场,重视通过情感激励来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进而达到无为管理的目的。绝对不能让制度和规章变得壁垒森严、密不透风,而应当让管理充满人性,让规章制度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精神状态的啦啦队,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加油站。
56、我发誓,凭良心教书育人。不游戏课堂,不蹉跎时光,不冷落每一个灵魂,不放弃每一个同学。教书,也育人,让他们懂得父母不易,让他们懂得这就是最宝贵的年华。我们现在的状态,是用过去的努力换来的;而我们未来的状态,是由现在的努力决定的。所以,我们都要加油。
57、执教理念: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58、刘洪言,成都大学师范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59、 在许多学生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的班主任教师往往在不知觉之中总会把自己推向矛盾斗争的前沿。他们以自己的教师名号为护身符,习惯于赤膊上阵,与学生争个面红耳赤,希望学生能够屈从或服从于自己,却往往不但得不到预期效果,还使自己颜面扫地,成为恶化师生关系的导火索。
60、在你心中,作为教师最应该树立的理念是什么呢?有哪些观念需要理清呢?
61、 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是把80%的精力用在了20%的学生身上,所以显得精疲力竭,往往还不见成效或成效甚微,其实这是教师工作的一个误区。
62、基本教学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演示技能和讲解技能。
6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也是教师角色转化的核心特征。内活包括两个方面:第-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1)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64、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65、教师有民主意识,能够和学生平等对话,乐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信任学生的成长愿望,信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66、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67、另外,我们的微博也将不断推出赠书福利,详情请到微博关注“大夏书系”哦~玩微博的老师也可以躁起来啦!
68、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将教学等同于教育,忽视了教育除了教学以外的其他功能和目标,总会在不经意间,以教学代替教育。
6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规定,同时是对教师职业理想作出的一种原则上的规定。教师职业责任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应该承担的义务或责任。教师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 关心爱护全体同学,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根据《教师法》的规定,如果教师见到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时应该制止而没有制止,那么教师不仅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师职业则要求教师有为人师表的敬业风范。教师职业纪律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遵守教学时间的规定,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 (2) 遵守教学计划的规定,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3) 遵守教学态度的规定,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活动; (4) 遵守禁止体罚的规定,不打骂学生,不乱罚款,乱收费,等等。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工具,教师如果违反了职业纪律,那么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 ,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 (2) 项、第 (3) 项所列情形之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0、先说理念之“念”。“念”通常有四种用法:一是考虑、思考;二是念头、想法;三是思念、想起;四是言说和阅读。理念之“念”应该更接近念头、想法,表现为一种思想或者主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理念不是时起时灭的小念头。孙正聿在《哲学修养十五讲》中解读哲学理念:“哲学理念,它直接地表现为每个哲学体系当中的那个统一性原理,而这个统一性原理,一方面,它是思想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是用这种结晶去解释其他全部的哲学问题,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它就是一种哲学观,就是对这些的根本理解。”迁而移之,教育理念表现为对某个教育问题的统一性认识,它通常以这种统一性认识为办事规则与解释依据,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
71、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孩子,而不是用高度来命令孩子。
72、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有广博的知识、多元的能力之外,还应具备反应敏捷、精力充沛的内在素质。就像新闻记者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新闻镜头、富有新闻敏感一样,优秀教师也应有自己的职业敏感,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形成的。学生思想上的细微火花,脸上流露出的异样神情,口中一句不经意的言语,生活中的些许异常行为……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并不会引起常人的注意,但是,它却能触动优秀教师那根敏感的职业神经,成为他工作的突破口。他能够见微知著,明察秋毫,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73、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明确每个主人的职责,培养其责任感与自觉性,戒除其依赖性。
74、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教室的主人、饭堂的主人,明确每个主人的职责,培养其责任感与自觉性,戒除其依赖性。
75、运用于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观课议课的变革主张。评课是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别人,主要目的在于比较,在于提供思想,如“你这样教有这样一些优点和缺点……”“你可以这样教……”等。议课是提出问题引起和促进他人思考,主要目的是促进思想,如“你为什么这样教?”“你还想过怎样教?”“如果你下次教,会有什么样的改变?”等。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说:“那些学会与自己对话的人们很快就会惊喜地发现,教师的内心是他们所遇到的最通情达理的对话伙伴。”促进思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76、正因为有这样的时间差异,自然界才赐予我们较长的赏花时节,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77、执教理念:踩着别人脚印走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78、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势在必行。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结合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