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礼的名言警句
1、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译文)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4、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5、柔和的态度对于一颗被人轻蔑的心的确是很大的安慰。
6、这是蒙古的一句古老谚语,这句话对处处门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处处们对人对事都想极尽完美之功,如有一丝缺憾,变回全盘否定,这种强迫症式的判断失误的方式,会让处处们付出更多的无用功,进而让处处们身心劳累,变成一种诡异的恶性循环!因此,处处们要努力说服自己,把奶油中的牛毛小心取出是比把奶油倒掉更加明智的抉择!一点小小的缺陷如果加以改正,比全盘否定更加理性!
7、(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8、 格言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常用以赞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
9、一时的牺牲,一处的放弃,并不是全盘皆输,而是赢来最终成功的可能。
10、(译文)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2、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1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每日一练,坚持打卡),语文分数快速涨起来!
16、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9、夫人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2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21、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22、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23、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24、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2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2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8、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29、名声是无味的向日葵,戴着一顶华丽而俗不可耐的金冠;友谊则是鲜润的玫瑰花,褶褶瓣瓣散发着沁人的芳香。——霍姆斯
3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1、⑦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32、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勿轻易答应别人;既经允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33、 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4、原文: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35、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6、《史记·礼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
37、 格言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这句话说明,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9、 格言大意: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40、 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41、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43、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4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5、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6、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47、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
48、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9、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0、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