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励志名言及解释
1、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2、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3、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d,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曾国藩
4、穆彰阿去世后,曾国藩还带着儿子去拜访穆彰阿的后人。
5、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6、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
7、对自己而言,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勤学苦练,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然后可以磨炼心智增长见识。
8、二是心到与心勤。在这点上,真正做到心上,进入到思想层面的,曾国藩是笫一人。曾国藩的解释是要用心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9、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1、生平求描写曾国藩的诗歌曾国藩(ByKaiser3344)
12、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3、二曰主敬则身强。一个人的涵养,就在于一个"敬"字,待人不分众寡,待事不分大小,一一恭敬,从不懈慢。
14、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15、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6、不苟就是不苟且、不随意,态度端正、一丝不苟;不懈就是不松懈,不拖沓,不懒惰。尽就条理,就是一切都有条有理。
1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8、这些年来与官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它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这是在唐明浩先生的书里找到的
19、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0、第三个就是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2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22、家国握在你的手心,你时刻在惦量那如坠千斤的份量,引领国人步入世界潮流,是你心中擎起的另一面旌旗。
23、帅旗在蓝天下穆然肃立,长风飘荡,经过血与火洗礼的殷红旗面,欲与彩虹比美。与日月争辉,嘶杀声呐喊声虽然早已隐退,帅旗下仍抖擞着国威与军威。
24、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
25、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只恨苍天昏瞶瞶,欲凭赤手拯元元,三军揽辔悲赢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成人已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26、这20条语录虽是文言,但晓畅易懂,所以不作翻译解读,大家可在原话中细细品味、反复琢磨,自能体悟家道,收益无穷。
27、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园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
28、它要来这里疏理翎羽,筑窝安巢,他要把一生的收获铸造于文字,把生命余辉倒悬于星空。
29、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30、在征讨太平天国的靖港大败之后,曾国藩给皇帝的奏书里说:“虽经战败,仍当竭尽血诚,一力经理。”
31、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32、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3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4、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养心最难之处,又是慎独。“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亦有一双慧眼观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
35、让曾国藩特别愤愤不平的是,在靖港兵败,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曾国藩以为他是特意来看望和安慰自己的,内心正十分感激,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竟然转身便走,就当没有看到曾国藩!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讥讽。
36、厚道之人,首先在说话上,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虽也并非傻愣愣地直来直去,但必定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且诚意满满。
37、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曾国藩
38、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39、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40、人之质由于天生就有本性难改唯有读书可以改变
41、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42、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勤奋完全可以补足这一点。曾国藩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因为愚笨被老师羞辱,但是后来凭借自己手不释卷的勤奋,终究还是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44、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5、这句话意思是居家之道,只有崇尚节俭才可以长久,处于乱世,更应该以戒除奢侈为第一要义。日常的衣物不宜缝制太多,更不宜大镶大滚,过于华贵奢侈。
4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47、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曾国藩
4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9、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官场之上多数人是拜高踩低,曾国藩不从俗流,一直恭敬待人,很快就为自己赢得了“重情义,擅为人”的好名声。
5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1、一个16岁的男孩说,“我12岁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我妈从来没夸过我,每天骂我猪脑子,废物。”
52、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
53、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54、中国谚语有云:不打三月鸟,不吃四月鱼。因为三月雏鸟刚刚孵化,四月鱼马上要产籽,此时打鸟吃鱼,等于让它们灭绝。它们灭绝,人类的结局也不会太好。仁,就是让彼此的生命可以延续下去,可以生长下去。
55、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56、 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知足天地宽 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57、老板爱——分享智慧,赢得财富。对话自己,洗涤心灵。
58、此时,不用他上赶着寻找贵人和贤士,贵人和有才之士也自然会向他聚拢。
59、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60、公众对教育现状的批评比较多,特别是对高分低能的一些现象很不满意。其实精神境界低更可怕。当下教育有三大缺失:一是大众教育缺失,更多的是精英教育、象牙塔教育,教育资源集中且失衡,尤其以中小学最为严重;二是精神教育缺失,素质教育提得很多,但是更侧重能力和技术;三是家庭教育缺失,把孩子推到学校,其实家长才是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老师。
61、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曾国藩
6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63、1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64、 曾国藩说:把钱留给子孙,不如拿去行善。这对子孙更有利,因为“如善者常多福,如利者常受祸”。
65、以读书立志的修身养性名言: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66、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67、☆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68、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69、这五个字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对待。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
7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71、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72、具体可以参考唐浩明的长篇小说《曾国藩》。这里很全:曾国藩的名言“天道忌巧”。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诚,应天下之至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天道忌巧”,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的。鲁迅先生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走了捷径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行而不远的,人生一定要下笨拙的功夫。凡是成就事业都是这样,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长期劳心、劳力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相信什么策划,有一个主意就能上了天,就能一夜暴富,世界上没有那样的捷径可走。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什么叫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叫路,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孟子讲“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古人讲的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当老实人,一步一步向前走,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万不要思巧,巧害人。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投机取巧、当面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有“仁”,一般都是小人。圣贤千言万语就是叫人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中明白大的道理,小中见大。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脚踩在大地上,不能踩在云端中,那样是会掉下来的,那不是我们踩的地方。“地势坤,厚德载物”,立足大地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73、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74、所以,做人不必太精明,太会算计的人,往往会失去很多东西。人也不能总想着占尽天下便宜,不要说天下的便宜是根本占不尽的,更重要的是,便宜占多了,早晚会吃大亏。
75、做人厚道,说话就要实在。比起把时间浪费在弯弯绕绕上,不如开诚布公、把握好重点和分寸,如此反而事半功倍,让人心悦诚服。
76、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77、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
78、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79、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8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