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隐喻
1、(温影析影)4月活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将于4月8日17:30—20:30正式进行,欢迎大家前来观影,一起了解电影制作的奥秘。
2、 李安导演运用色彩美学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视觉盛宴,蔚蓝的大海,深邃的海洋,穿梭的鱼群,沉寂幽静的小岛,极富想象力,真真假假的一切,诉说了一人一虎于海上漂流的漫长流浪。
3、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场景和与隐喻色彩的电影,更是一部制作精美的作品。本期温影析影,Stephen老师从电影制作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这部历久弥新的电影。
4、这个酸,自然就是人的胃酸。酸潮扑上小岛,这个意象表明母亲是被吃掉的,被胃酸所消化,所以遗骸的代表物是牙齿。
5、 ————Pi
6、在这个故事里,各种元素和第一个故事完美对应,母亲=猩猩,厨师=鬣狗,水手=斑马,老虎=派的本能。这个故事在电影中是为了满足调查员报告合情理而编的,我们细想,他合乎情理吗,其实,真实应该是主人公派因为饥饿吃了母亲,通过很多电影隐喻可以看出。
7、4月8日的温影析影,将由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系主任StephenCharlesKunc为大家解析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8、派的父亲(阿迪勒·侯赛因AdilHussain饰)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苏拉·沙玛SurajSharma饰)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9、 在一次次残酷的现实中,少年派原本的多元信仰被不断拷问,逐渐崩塌。他在理性与感性抉择中逐渐清醒过来,最终从教条般的信仰中剥离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统一的价值认知。
10、这个版本的故事很残酷:厨师吃了水手,杀了他妈妈,派因气愤又杀了那个厨师,最终只有派一个人生存了下来。至于老虎,在第二个版本的故事里是不存在的。而他的初恋女友,则被他隐去不说了,但是,在第一个版本中可以通过隐喻得出初恋女友也死去的真相。
11、李安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也是个会拍电影的人,他用隐喻,细节把人性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部电影里,有两种方式来引导观众巧妙地觉察到隐喻存在。一是预演。每一次大的行动之前,都会有一次小的行动作为预演;二是让本体和喻体反复出现,强化两者之间的关联,然后通过构建喻体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本体的命运。
12、我们渴望美好,李安给了我们美好,但是同样给了我们现实的隐喻。
13、如果影片讲述的仅仅只是少年和老虎的海上漂流,那么也难以取得如今的艺术成就。
14、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结局是派最终获救了,成年之后派还结婚生子了,他有一个贤惠的老婆,儿女双全,过着幸福的生活。
15、同样,主人公幼年拥有多宗教信仰,派认为,这样就可以了解并接近神。而后来遭遇海难后,一种“诺亚方舟”式的漂流也无形中代表着全人类。
16、就像问李安导演,他从不公开谈论故事的真假,他知道保持一部电影的魅力就是让观众无限地争论下去,电影过后,就是生活,他希望观众都保留自己的一个故事在心中,每个人的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生存背景的区别,从而会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就会有电影之外的第三个、第四个故事..........
17、 幼年在父亲的安排下,目睹老虎捕杀山羊的画面,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肉食动物是凶残的、毫无人性的——这种意识在海难中救了他的命:在与虎同船时放弃交流的幻想,与理查德·帕克展开坚决的斗争。
18、 老虎的拍摄周期持续了12周,这让制作人员充分的了解老虎的习性并收集资料,以供动画师创作。除了真实拍摄的23场老虎镜头以外,剩余的都是数码老虎,因为影片中同时出现真实老虎和CG老虎,所以这对于动画公司的制作是不小的考验。
19、晚餐谈话,无疑就是派讲述两个故事的动机预演;而基督教牧师对派说的那句:“youmustbethirsty。”和父亲说“从它眼中反映出来的,是你自己的投影”,则是李安在不断在我们脑海里建立起派和老虎之间的本喻关系。
20、冥想的意义:冥想以后的大脑变化有哪些?冥想让人幸福感更强?
21、幸运的是,上天是眷顾他的,他和老虎在这条救生小船上漂流了整整227天,让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老虎在这种濒临灭亡的情况下还没有吃派。也许这就是一种奇妙的人与虎之间的关系吧!,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相依为命,倒成了共同度过患难的亲密朋友。
22、这本书告诉我们,最原始的信念是,无论生活什么,生活好。而最无限的信念,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而活,为世界而活。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无论你知不知道有一个明天,无论情况多么糟糕,你不放弃,只要你坚持成功,如果你不能坚持注定失败。它也告诉我们如何在外面生存,它让我们思考,一个人如何在外面生存,除了基本的技能之外,还要相信,相信你能做到,你能做到,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23、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拉菲·斯波RafeSpall饰)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伊尔凡·可汗IrrfanKhan饰)的传奇故事。
24、心观影第21期|《扬名立万》:立身行道,扬名后世
25、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了。也许父亲说得对,它根本没有把我当成朋友,但我非常确定,我在它眼中看到的,绝对不只是我自己目光投射的倒影。它就那么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内心深处,它永远与我同在。
26、二是让本体和喻体反复出现。强化两者之间的关联,然后通过构建喻体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本体的命运。
27、 全世界最好的制浪器只能造出8米的海浪,但有时李安想要造出6米的海浪,所以制作人员只能在美术加工时加强海浪的效果,令演员看起来乘着巨浪,有如置身于暴风中的海面。
28、 第三个层面就是故事的真相,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但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一些残酷的可能性。真相早已沉没在不可知的迷雾中。可能派也不记得真相,将真相从潜意识里抹去,在这场逃亡中的心灵冲击加上从小接受的宗教神话故事的熏陶从而产生奇幻的梦境也是有很大概率的,况且印度教徒历来就认为,人生存的世界本来就不过是大神“毗湿奴”的一场梦境。
29、派与理查德·帕克面对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包括大自然的壮阔以及无情袭击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场特别凶猛的暴风雨,为派带来精神上的体验,让他质疑神对他的安排。然而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
30、岛是母亲,而岛下涌起的酸潮,则是母亲的下场。
31、代表着善良的派终于找到了驯服、训练老虎的方法,说明善良的人性正在影响邪恶黑暗的人性,善良的派上了船,并且划定了地盘,在吃光尸体后,正反不同的人性终于回到了身体里,并且正义善良的一面占据了上风。
32、第一个就是影片大部分精美壮观的部分,即海上漂流,少年派独自与孟加拉虎对峙、帮助、共处的故事,很多心存美好的观众更愿意相信这个;影片用日本保险公司的人不相信这个故事,用无人岛不存在的客观事实来逼供出“真实”的下一个故事,即讲述人又用语言讲述了一遍母亲、厨师、水手和“我”的故事。
33、影片花费9个月的时间制作老虎模型,直到视效总监给李安并排展示真老虎和CG老虎的视频,李安将CG老虎当作真老虎,说明CG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34、少年派是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的名字很有个性,是阿拉伯数字π,也就是14……他的名字的寓意应该是暗指人生无常,每个人的人生都长度都不一样,这也预示了主人公命运的无常。
35、第一个故事当然就是影片用大量篇幅所讲的那个带有动物的故事:遭遇海难,救生艇上,派目睹鬣狗先是杀死了了摔伤了腿的斑马,猩猩掌击鬣狗却被鬣狗所杀,老虎理查德·帕克杀死了鬣狗。接下来的日子里,派与老虎由起初的陌生、恐惧到之后的斗争,最后发展到相互共存,直至最后派成功地获救。这是一个童话般的温情故事,故事里充满奇幻的色彩,人与老虎的奇妙关系紧扣人心。
36、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还有一种职业的习惯:每看完一部电影,便会去搜一搜影评。这就如同备课时,先自己研读课文,然后再查阅教学参考书,以确认自己解读的准确性。这种习惯做法,所带给我的好处与享受,很多时候超出了电影本身。
37、关于三个女人的不幸人生 ——解说电影《茉莉花开》,心理学上的“代际传递”
38、在派问阿南蒂林中莲花是什么意思时,她没有回答。直到我们进入整个电影最关键的一段情节:食人岛,才恍然大悟。
39、021-56331320/021-56331055
40、厨子干掉了佛教徒,被母亲打,并且最后干掉了母亲,以至于诱发派的内心黑暗邪恶出现,老虎出现,咬死了鬣狗,象征着派干掉了厨子。
41、第一个故事是善良的编造,第二个故事才是真实的。厨子是鬣狗,斑马是佛教徒,猩猩是母亲,老虎是派的黑暗欲望部分,而少年派是派的善良光明部分。
42、厨子干掉了佛教徒,被母亲打,并且最后干掉了母亲,以至于诱发派的内心黑暗邪恶出现,老虎出现,咬死了鬣狗,象征着派干掉了厨子。
43、换句话说,第一个故事里的人与虎,是第二个故事人性与兽性之间天人交战的投影。派不愿正视吃人的现实,只得一分为变成人与虎的奇幻漂流。第二个故事是这样的:派、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伤,很快死去。厨师将其吃掉。然后派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派出于愤怒杀了厨师,并吃掉了他。
44、宗教变成了派的心灵庇护所,他给自己构筑了一个坚固的壳。对派来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太过清晰,对善恶的道德评判太过清晰,他唯一能选择的——同时也恰好是她母亲所信仰的——只有印度教。只有毗湿奴的神话特性,才能为派食母构造出一个合理的借口。
45、奇幻的童话般的暖色调故事与阴暗的人性形成的巨大反差,给予人的冲击是巨大的,引发思考也是必然的。
46、《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47、参加活动时请务必携带身份证,从广延路123号上海大学西门刷证件入校。
48、 导演李安把第一个故事描绘的极为奇幻,对第二个故事却没有用一个镜头呈现,对第三个故事甚至只有隐喻。人们往往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那个——哪怕它不够合理,但至少很美好。理查德·帕克,这只老虎激发了派内心的兽性。为了生存,人必须与自己的信念作斗争。
49、派的父亲当场以血淋淋的教训让他知道:动物与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记这一点就会送命。这次的教训冲击了派对世界无止尽的好奇心,令他永远无法轻忽,最终甚至影响了他被迫经历的旅程。
50、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恐惧,而恐惧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最基本的恐惧。其中一种是害怕无法生存,另一种是害怕得不到爱。主人公派在剧中陷入的明显是害怕无法生存的那种。
51、派最终得救,老虎头也不回地走进森林,意味着兽性从派的身体中消失,人性中的善恶美丑重新归位。内心有猛虎,李安也想告诉观众,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老虎,而我们不愿正视或看不到他人的内心,通常都有一个令人战栗的疯狂和野蛮滞留其中。
52、 影片种各种浩大场面,星河灿烂、波光潋滟、广阔无垠的碧海和电闪雷鸣的天空都让观众惊叹不已。少年派在开始漂流之旅和动物作斗争时,整个场景设计营造了汪洋大海中疏离、冷僻、孤独的气氛,运用浩大的海平线构图给人一种空洞、茫然的感觉,同时导演也多用边缘构图搭配大远景,向观众展示渺小的人在浩瀚的环境中生存的艰难。李安在构建大海的场景时,通过大量梦幻的、失真的画面一一点亮海面的水母、跃出水面的巨鲸、咫尺天涯的船只、平静如镜的海洋,让观众隐隐感知故事的虚构性。在艳美中展现凄凉,在这虚实虚幻中,激发观众的情绪、引发观众的思考。
5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各色动物的生活状态作为电影的开场,辅以轻松灵动具有印度特色的音乐,漫不经心地勾勒了一个万物生长、自然唯美的奇妙世界,而这种平静和祥和,也与后来的波涛汹涌甚至是结尾处揭开的残酷现实形成对比。一场海难之后,派与一只老虎、一只瘸了腿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同坐一艘救生船,在大海上开始漫无目的的漂流,而船外,与风暴雷电等场景并驾齐驱的是美不胜收的画面。观众在片中可以看到海洋下掩藏着的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的水下生物游来逛去;此外观众还可以看到深夜里海天相接的景象,静谧的大海与夜空的星星交相辉映,派的小船如同是停靠在一个美丽巨大的镜面。这些画面都恰恰能够扣合片名中的“奇幻”二字在视觉层面的意义(新浪网评)
54、 影片展现了两个版本的故事,第一个是美好的奇幻的童话,第二个则体现了人性的残酷一面。
55、心观影第20期|《闪灵》:一种自我暗示的恐惧
56、 从此,派的信仰从单一的教条中慢慢解脱出来,其内在意识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57、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派整天与老虎、斑马、河马和其他异国动物为伍,对信仰、人和动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试图与孟加拉国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举动,却引来父亲勃然大怒。
58、电影主要讲的是少年派在17岁那年,父母决心移民到加拿大过上更好的生活,为此他不得不和初恋分手,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乘坐大船前往加拿大途中,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袭击了大船,船上的其他人都相继死去了,唯独少年派幸运的活了下来,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了七个月,经历了极为刺激冒险的事情,尽管派的内心一直恐惧不安,却努力和命运作斗争,并坚信上天会拯救他,最后也成功让自己获救了。
59、《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不仅获得过曼布克奖,还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长达1年多的时间。小说的故事吸引了该片制片人吉尔·内特的注意。内特与福斯制作部总监伊莉萨白·盖布勒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发展这个计划。
60、电影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227天最终获救的故事。
61、这部电影可以多重解读,其中的一种解读是讲的是一个经历苦难的少年用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以此来逃避痛苦的故事。因此,派和老虎在一起的日子可能只是他的幻想罢了,是派因为内心太恐惧,一直在和恐惧作斗争,但内心又有兽性的存在,所以才幻想出了那只大老虎。
62、Stephen老师将结合这部影片,为我们具体分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优秀的电影制作。在少年派奇幻漂流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63、少年派出生在印度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面,父亲也是一个普普通通为了家庭而努力奋斗的商人,而对比起来,母亲倒是集美貌与善良于一身。而派正是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慢慢成长起来。然而,就在派17岁的那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派的父母决定全家移民,虽然派非常抗拒,但是无奈之下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也就是他们移民的这天夜晚,船只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所吞没,而就是这场混乱之中,开启了派和动物的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