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的辩论观点
1、 第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对“善恶标准”进行厘清)
2、儒家是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以人性论为其核心,上承天命观,下启伦理学与各种应用哲学。《中庸》开宗明义肯定这一系统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今天就在于说,整个历史过程都是往善的去移动,所以我们相信,对方辩友也相信,该往善的方向去移动,可是谁会相信,社会该往善的方向去移动呢?是那些本恶的人吗?如果说对方辩友真的坚信本恶的话,那我就要称赞对方辩友一句:你是泯灭天性,没有天良的人了!(笑声、掌声)因为那就是您顺性而为,顺乎自然,应乎天理,顺乎人心了吗?
4、 严嘉:谢谢主席,各位好!对方一辩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我请问,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反驳对方论据,反驳角度精彩~)(掌声) 第对方二辩说,人一教一学就能够会善,那我们看到好多人他们做恶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去做的。(反驳对方论据)(笑声、掌声) 我们再看到,对方辩友认为恶都是外因,但我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所以,还是它有内因在起作用的。(从内因外因角度仔细分辨悪产生的根源) 至于说到,善端是从哪儿来的?(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我告诉对方辩友,如果人人皆自私的话,那么人人都不能自私。因此制约、权衡中产生节制,这就是最早的善源。至于后天的教化,它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方辩友不要对历史事实视而不见。
5、第二: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不孝的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难道我们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来谈什么人性本善吗?
6、反方蒋昌建:对方终于模糊了,我倒想请问,你们开来开去善花如何开出恶果,第五次了啊!(笑声、掌声)
7、正方吴淑燕:请对方同学正面回答如何利用教育来把人性恶改过去?
8、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进行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如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如果人性真是本善的话,那孔老夫子何必诲人不倦呢?不赞同的人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本善的,但是现实、历史、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弃恶扬善。
9、以上七个辩题,都是我在大学辩论队亲身参与的,作为辩论队中的四辩,对于整个比赛的观点都起到一个总结性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可以力挽狂澜,参加辩论赛的感觉当真是非常的舒爽和酣畅,对于自己的口才和思辨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0、 正方将“恶行”归咎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将“善行”产生的原因则解释为:由“人性根源点”的“善端”引发,借此提出了“善是人性之本”的论证。
11、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对方辩友今天说的什么?(梳理对方观点并抓住问题)对方辩友,今天说啊,人性有两层,一种是自然属性,是天性,再一种是社会属性,那种是后天的。自然属性就是说人的天性就跟动物一样,有欲望的本能。对了,对方辩友说得好,自然属性,人就只有自然属性,本能的欲望而已吗?那人跟动物有什么差别呢?跟狮子老虎又有什么差别呢?对方辩友,请您待会儿要解释给大家听。(笑声)
12、第认识到人性本恶,其实并不是人类的羞耻。真正应该反省的,是面对着真理,却不敢去正视它。其实,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人的尊严这种虚假的虚荣被不断剥去的过程。我们看到在神学灵光笼罩之下,人类曾经是相当的夜郎自大。但是,哥白尼的日心说,抹去了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人与动物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而弗洛伊德则披露了在理性的冰山尖之下,人的巨大的本能的冲动与欲望。今天,我们也只有真正地认识到人性本恶这一基础,(时间到)才能做到抑恶扬善。谢谢!(掌声)
13、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方为什么在他们的陈辞当中,自始至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呢?我方立场是:人性本恶。
14、(1)进攻“恶”的概念:人有“欲望”与“本能”,就能带来恶吗?(饿了要吃饭、喜欢一个人就要追求)
15、在经过了层层衔接紧密的论证之后,最后提出了本题目的性质:“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是一个事实判断的问题,而不是价值提倡的问题。
16、人性本恶的自然持方又说:人天生就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这些刻在骨子里的欲望是人性,孔融让梨这样的事情就是被环境所感染而呈现的善,所有的利他主义都是为了这个社会的正常秩序运转而被人为教育出来的。人性本善,只是教养的体现罢了。
17、大家好!让我们先回到对方所建构的一个恶的世界来看看这个世界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18、第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19、如果“恶行是由外在环境造成的”,那么“外界环境中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的善又是怎样导出恶的呢?”
20、正方许金龙:您讲得吞吞吐吐,我实在听不懂。对方辩友,请您回答我们荀子说的是性恶说,还是性无善无恶。
21、其实事实就是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因为他就没意识。所以是性善的话可以抓住人之初时,没有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他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
22、据考证,周口店猿人已经懂得用火来把同类的头骨烤着吃,这种生猛烧烤,是何等凶残啊!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善良的人们为什么会忍心伤害其他的生灵,怎么会忍心侵犯别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