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老子的名句56句集锦

老子的名句56句集锦

老子的名句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老子的名句)。

3、(感悟)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的表面现象,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老子的名句)。

7、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无为成为绝对的准则,就不对了。人文科学新定律:现代社会既要无为(市场经济),又要有为(实行法治)。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10、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11、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1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6、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7、“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中国人对“私”、“欲”斩尽杀绝,西方人对“私”、“欲”正确引导,建立起市场经济。

1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2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3、老子名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老子名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9、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3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4、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4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2、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老子的名言警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4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老子的名言警句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7、老子名言: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8、《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9、感悟: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5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老子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