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74句集锦

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74句集锦

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1、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2、(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3、  (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5、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6、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7、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8、这些简练的国学名句言近而意远,滴水藏海地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9、  (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0、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12、(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1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孔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14、(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允许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15、(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6、(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17、(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18、(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9、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20、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21、(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22、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5、(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6、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7、(译文)走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28、(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29、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30、(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31、(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32、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3、(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34、(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6、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3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0、(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41、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2、(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4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44、  (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45、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47、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4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50、(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蔑,更不能妒忌。

51、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52、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53、(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

54、(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孔子名言(带翻译和注释)(原文)

5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6、(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7、(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58、翻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59、  (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60、(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61、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62、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3、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64、(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65、(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6、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67、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68、(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6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1、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

72、翻译: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73、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