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前景
1、在芯片领域,高性能GPU与5G成为VR计算处理与无线通信方面的发展趋势。由于VR对在高画质下场景的实时建模及渲染能力具备高要求,因此,高性能GPU成为虚拟现实中计算处理能力的核心体现。目前,国际厂商英伟达、AMD、imagination、高通及ARM等均在虚拟现实领域有所布局,频发配套SDK,以提高GPU在VR方面性能表现。对无线传输而言,高分辨率、全视角显示带来虚拟现实高沉浸感的同时,对数据传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虚拟现实设备主要通过有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随着5G的到来,VR内容所需的超高分辨率、全视角、3D、低延迟等性能瓶颈有望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2、 VRd建展厅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智慧教学模式融入d建教育过程、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立体化运用,打造沉浸式、可互动的学习体验。打破传统体验式d建教育的时空限制,真实再现学习场景。
3、在我国,虚拟现实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委的高度重视和专项支持,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外,BAT、华为、中兴、海尔、海信、科大讯飞、联想等均制定了相关规划,同时还涌现了诺亦腾、华捷艾米、圣威特、乐相科技、小鸟等一大批专注做VR的创业型公司。
4、在没多久以后将来,VR虚拟现实机器设备的配备越变越好,所展现出的虚拟现实的实际效果也就会更好,VR线下推广体验中心或许会更为广泛,VR行业的市场前景是十分让人希望的。
5、第六章 2018-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6、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出席主论坛并致辞。乔跃山指出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重要性,一是虚拟现实促进融合创新,二是虚拟现实助推产业变革,三是虚拟现实繁荣内容应用。目前,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缺乏对VR技术特性与系统工程层面的研发投入、优质的虚拟现实内容应用不足存、产业生态尚未成型等。针对上述产业现状,须在强化跨领域技术储备、丰富产品有效供给、推进虚拟现实重点行业应用、建设产业支撑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开展相应工作,保障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健康发展。
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何桂立从概念内涵、关键技术、产业趋势、应用业态和问题建议五个方面探讨了国内外虚拟(增强)显示关键技术与产业链发展态势。何桂立指出,虚拟现实“五横两纵”的技术架构初步形成,技术发展趋势逐渐清晰,我国在网络传输、近眼显示、感知交互和渲染处理四个领域中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依次递增。针对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何桂立建议我国应强化技术储备,聚焦融合创新;深化工具/平台发展,推广应用服务;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8、戴尔公司副总裁林浩指出戴尔在促进VR产业发展中起到的角色,一是提供整合的计算能力,二是加速VR企业孵化,三是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
9、 黄荣怀教授在实验教学的大视角下,介绍了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报告中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已经建成3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0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88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就学一流课程以及2000+iLAB-X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由此可见,虚拟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成型,若后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形成开放共享模式,这对于高校而言,获取有效教学资源将更为便利。
10、 沈旭昆教授从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中追溯虚拟技术概念的源头。在他的报告中提到,美国VPL公司的创立人JaronLanier可以称为虚拟技术先锋,他在1989年就提出了VirtualReality一词,指出虚拟技术是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身体或另一个世界逻辑中创造幻想的数字产品。
11、(3)虚拟现实产业要素加速融通,技术、人才多维并举
12、映维网创办人刘卫华也针对近期VR领域近期热点进行探讨,重点围绕2017年VR领域十大新闻展开。
13、 武仲科教授指出,随着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对建模技术的新的需求,非线性、非刚性、各项异性材料的物体表示和仿真将成为VR建模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武仲科教授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物体表示问题、形状分析问题和动态物体仿真问题,最后提出黎曼几何框架下虚拟现实建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14、繁荣服务市场。虚拟现实业务形态丰富,产业潜力大、社会效益强。目前,主要应用于视频游戏、事件直播、视频娱乐、医疗保健、房地产、零售、教育、工程和军事等行业,并正在加速向生活与生产领域渗透。对于大众市场,体验式消费时代为以虚拟现实为特点的主题乐园与零售购物提供了发展空间,例如迪士尼、环球影城已将其用于主题乐园,阿里推出了基于VR技术的“Buy+”购物服务。对于行业应用,虚拟现实全面提升工业协同设计、智能制造能力。宝马计划将在未来汽车设计中采用VR设备。另外,哈萨克斯坦钢铁厂工人在试用VR设备工作后,产出效率显著提升。
15、 虚拟现实提供了对工业机械设备的监控和协作的新方法。利用VR技术可以让用户在中央控制室中就能整个工厂设备进行可视化监控,所有数据都能以多角度显示。另外,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模拟将设备动作轨迹进行动态演示,让管理者对生产设备设置有科学的参考。
16、而5G技术的来临也是为VR行业插到了羽翼,为VR虚拟现实机器设备产生显著的升级提升,大幅改进机器设备界面不清楚,会出现晕眩感等的一系列困扰难题。乃至是5G和VR的进一步结合,还能够完成VR感受云空间化,已不限于运用范畴室内空间,这对VR行业而言也有着极大的实际意义。
17、第二节全球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18、5G技术提供的高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使能云化VR/AR业务发展,降低对虚拟现实终端侧的要求。中国移动推出移动云VR业务,重点面向5G用户及千兆家款用户,通过“5G+产品+终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全场景沉浸式VR体验。中国电信将VR/AR列入5G十大行业应用中国的“服务美好生活”类别,包括云VR视频、云VR游戏、云AR和云游戏四大业务。中国联通发布了5G+VR开发平台,引入VR影视、VR游戏、VR教育等VR特色应用。通过图像渲染上云、内容制作上云,结合边缘计算和AI技术的应用,能解决虚拟现实终端产品图像渲染能力不足、终端移动性差、互动体验不强等痛点问题,大幅降低了终端的电池续航、体积、存储能力的要求,有效降低终端成本和对计算硬件的依赖性,同时推动终端轻型化和移动化。
19、从硬件技术层面来讲,VR/AR技术是目前最佳的现实与虚拟世界接口,VR/AR技术将成为元宇宙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而相关的设备则可以为元宇宙玩家提供沉浸式或超现实的交互体验。
20、2017年11月9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办,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虚实相生、合作共赢”为主题,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应用创新,探讨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搭建产业交流平台,对于引导业界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加强行业协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1、第八章 2018-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22、 VRd建展厅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智慧教学模式融入d建教育过程、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立体化运用,打造沉浸式、可互动的学习体验。打破传统体验式d建教育的时空限制,真实再现学习场景。
23、资料来源: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
24、 工厂规划是一个庞大的项目,涉及多个设计团队,包括工厂建设、控制系统和子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工厂环境进行三维建模,把所有建筑布局呈现在眼前。通过创建一个虚拟世界,让所有设计都具体呈现,简化设计组之间的协作。
25、仅有越来越简易,可以便捷带上,VR虚拟现实机器设备才能够迈向普及化。而下一代的头显早已在向这一方位迈入了,如同华为新款VR近视眼镜HUAWEIVRGlass,既精巧又轻巧,外型很酷,更轻巧,乃至能够随身带。
26、5G云VR除了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也节约VR终端成本。根据iResearch数据显示,到2023年5G云VR终端节约的成本规模将达到79亿元。
27、2016年为虚拟现实(VR)产业元年,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行业处于发展的快车道上。从2019年全球各国开始推广5G技术以来,5G技术推动将有效助力云VR的发展,行业进入5G云VR时代。
28、按照目前业界对元宇宙的定义和期许,普遍认为元宇宙将会是互联网的未来,可以像移动互联网改变PC互联网一样,颠覆现有互联网的使用方式。
29、法国拉瓦勒虚拟现实联盟主席劳伦·克雷蒂安先生也发表了“中欧虚拟现实合作发展之路”主题演讲;
30、沉浸性是虚拟现实技术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让用户成为并感受到自己是计算机系统所创造环境中的一部分,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取决于用户的感知系统,当使用者感知到虚拟世界的刺激时,包括触觉、味觉、嗅觉、运动感知等,便会产生思维共鸣,造成心理沉浸,感觉如同进入真实世界。
31、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它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从而使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有哪些最新进展,又在哪些领域有着最新的应用?
32、(版权申明)本文著作权为观研天下®️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3、2016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产业政策支持VR/AR行业发展。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核心技术、产品供给、行业应用、平台建设、标准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重点任务。而“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将VR/AR产业列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
34、 回顾三天扎实的课堂实训,专家们从虚拟现实产业到投融资,从软件设计到硬件开发以及从虚拟现实教育到未来实践等方面为学员们普及了新理论与方法,这也为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与虚拟现实行业的100名高级研修班学员提供了思考与实践新路径,为虚拟现实产学研赋新能。
35、画面出戏是因为厂家的妥协。现今的显示器的技术并非不能使人满意,但是相应的,图像处理部分就会需要大量的增强,这就会需要更好的处理器。但是如果以现有的技术,达到较完美的水准就会增加大量的质量和成本,前者影响用户体验,后者影响受众团体:喜欢体验新科技的年轻人不一定买的起。所以就使厂商进入了一个尴尬的两难局面,为了谨慎起见,只好做出让步使用较为保守的配置。
36、资料来源: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
37、资料来源: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
38、 将VR体验式d员教育与常规d员教育相结合,打造更加完善的d员教育及考核体系,实现d建学习的方式变革。
39、第七节 2022-2029年全球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40、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VR/AR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将驱动人类向元宇宙迈进,虚拟增强现实行业生态即将进入爆发期。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虚拟增强现实(VR/AR)终端出货量约为630万台,到2024年将达到75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6%;2020年虚拟增强现实(VR/AR)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到2024年将达到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
41、第十章 2018-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42、京东方科技集团创新业务本部总经理张国玮表示,在传统显示技术方面,LCD依靠高PPI、稳定供货能力和成熟的产业链结构,在近眼显示领域与OLED差距越来越小,京东方也在给更多的客户提供基于LCD技术的近眼显示解决方案,如低于5毫秒的快速响应液晶技术以及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和低功耗的近眼显示产品。在新兴显示技术方面,京东方也在积极研发柔性AMOLED并成功实现量产,并在云南布局硅基OLED技术。
43、2016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产业政策支持VR/AR行业发展。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核心技术、产品供给、行业应用、平台建设、标准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重点任务。而“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将VR/AR产业列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
44、本文核心数据:中国VR/AR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中国VR/AR行业市场规模、中国VR/AR行业各领域支出占比
45、第二节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虚拟现实行业的影响分析
46、按照目前业界对元宇宙的定义和期许,普遍认为元宇宙将会是互联网的未来,可以像移动互联网改变PC互联网一样,颠覆现有互联网的使用方式。
47、武仲科教授在报告中提及虚拟现实建模的数学基础分析
48、第十二章 2022-2029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49、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包孝东发表《CloudVR与网络传输——云管端虚拟现实产业链中的“管”》为主题的演讲,并提出CloudVR是VR发展的最佳形态和必然趋势。目前VR体验问题仍阻碍VR普及,VR业务的发展以体验为主线,是画质、交互感等不断提升,沉浸感越来越好的演进过程。随后,包孝东详细介绍了与网络传输相关的VR体验关键问题:VR晕动症和画面真实感,并指出弱交互和强交互CloudVR网络传输相关技术演进和网络需求。
50、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企业进行机械操作培训的新方法。虚拟现实让学员在上岗前就能熟悉整个工厂的环境,并能虚拟工厂中进行机械操作训练。在安全生产和突发安全事故应对上,VR的优势更为突出。利用VR技术能够将事故重现,进而科学的引导用户进行应急处置。
51、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VR)行业的发展,其在游戏、社交、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5G技术的商用为VR应用插上了翅膀。在4G时代,VR技术与应用发展存在着用户体验感差、计算能力有待提升、头显沉重等问题,阻碍VR的商业化应用和市场发展。而5G时代VR产品的延迟将减少近10倍,网络效率提高100倍,VR运行速度这一问题可以被很好地解决。
52、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