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
1、 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有志竟成: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3、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4、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异:另外的;迁:变动。
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6、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7、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8、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9、出处:清·吕留良《家书》:“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恐将来有意外;奈何!”
10、 手不释书:是指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1、这个成语的由来是韩信打败了赵王时,张耳与陈余本来是生死之交,结果两人因为某些事情翻脸了。所以韩信说出这么一个成语来形容。
12、“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13、水滴石穿:有一次见证积累的力量,正如愚公移山的精神,如果年轻人能够保持坚韧和恒心,再加上青年的智慧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呢?
14、大风大浪: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15、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16、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17、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18、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19、恍如隔世: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2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21、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