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座右铭
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2、提起三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必然有“三顾茅庐”。
3、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诸葛亮《自表后主》)。
4、⑥枯落:干枯衰落,此指年老力衰,学无所成。
5、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诸葛亮虽然未能克复中原,但是其军事上也有着极为出色的成就。就战略而言,隆中对成为蜀汉集团的战略决策,且在汉中之战后几乎成功。隆中对作出之时,刘备尚是刘表客将,同时期的其他战略分析(如榻上策)均未把刘备看作一方诸侯。在隆中对之后,刘备开始攻城略地,建立基业,最终建立蜀汉。就战绩而言,蜀汉尽管未能夺得陇西地区,然而在弱国对抗强国的情况下,夺得武都阴平二郡,在正面战场屡屡击败曹魏军队,并射杀魏车骑将军张郃。蜀汉军队军纪严明,陈寿记载“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蜀汉的北伐大量消耗了魏国的国力,晋书有“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的说法。司马懿正是在与蜀汉的战争中逐步掌握实权,最终导致了高平陵之变。同时代东吴张俨评论为:“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认为如果诸葛亮不是因病去世,将最终达成其北伐目标。就军事理论而言,诸葛亮改善了八阵,推演兵法,对军事理论有一定的贡献。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观察蜀汉营寨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司马昭灭蜀后,就立即令其近侍陈勰学习其“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晋书与南北朝诸史有多处关于八阵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八阵对后世将领的影响。
7、人生就是一条长河,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去奋斗;当你老了的时候,你会豁然开朗:原来这一生可以如此精彩。
8、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9、心不静,则意乱,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如坐针毡,一点小波澜就消极悲观,又怎么会有长远的发展呢?
10、 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11、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12、诸葛亮的教子书被纳入人教版7年级语文课,成为中小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书目之一。
13、1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4、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人生呢?
15、曹丕代汉,刘备称帝于成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整官制,修法度,志复中原。屡次北伐,与魏相攻战。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年谥为忠武侯。
16、一来二去,授课时间是延长了,但是司马徽也发现了公鸡不报时的诡异现象。
17、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18、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19、参与直播,即有机会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提名《养家之人》电影票,全国有效!
20、据说他家旁边有一个花园,里面到了夏日彩蝶翩翩繁花似锦,好不美丽。
21、人生就像爬山,最重要的是先给自己定一个高度,如果你只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半山腰,那你就决不可能登上山顶。
22、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将这句话视为自己的座右铭,而他也用了自己的一生践行这句话。诸葛亮没有选择强大的曹操,而是选择辅佐当时几无立足之地的刘备,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刘备死后,他竭尽所能辅佐不成材的刘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总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一生回报刘备对他的信任,因积劳成疾,病死于北伐的路上。哀哉,诸葛武侯!
23、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24、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