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孟子的名言警句座右铭52句集锦

孟子的名言警句座右铭52句集锦

孟子的名言警句座右铭

1、解释: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

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3、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的名言警句座右铭)。

5、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6、孟子曰:“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7、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8、(赏析)中国最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了每个人的要求。几千年传承下来。这“和”却慢慢变了味,学习中有同学吵闹影响了学习,为了求“和”,不阻止;工作中有同事影响了工作进度,为了求“和”,不吱声;……“和”成了“讲面子”“拉关系”。错矣!这样的“和”只能是利益的暂时一致,永远做不到人心的团结。

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0、(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解释:行仁德的人好比赛箭的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如果没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1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3、《孟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4、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孟子名句

15、然而有人却打着“我做不到”的挡箭牌,放弃完善自己。孟子一针见血地辨明了“不去做”与“做不到”的本质不同,激励人们去做一个懂得爱人的良善之人。

16、孟子进而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代的圣贤所以超过一般人,就是善于推行他们的好品行罢了。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8、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0、(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1、(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3、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蹊: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③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不断的意思。④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5、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26、  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27、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8、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9、解释: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食,马厩里有膘肥的马匹,(可是)百姓却面有饥色,城外甚至还有饿死的尸骨,这应该叫做率领野兽来吃人。野兽互相吞食,人们都厌恶。

30、孟子说:“行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不知这是什么道路,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3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2、解释: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

33、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34、解释:君子有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35、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6、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

37、(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8、(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3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0、解释: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41、解释:只听说诛杀了叫纣的人,没有听闻弑君谋反之事。

42、孔子书院“千县万校”工程,全国战略合作分院如下:

43、解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4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5、(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46、(赏析)这句话阐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去尊重别人,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本心的,非功利主义的。如果一个人将这种尊重着眼于具体的某人某事中,时常惦念:我给某人帮了忙,某人为什么没有给我帮忙?这样的结果,多数是“爱人者人难爱之,敬人者人难敬之”。

47、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9、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50、解释:人与人的交往有一定的道路,人与人的相互接受也要遵循社会行为规范

51、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