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
1、小明在班里经常被欺负,好多人都为他打抱不平。(打草惊蛇)。
2、[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劝诫别人不要鲁莽从事。
3、(例句) 你这样轻举妄动只会打草惊蛇,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困难。
4、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九回:“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5、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6、(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7、2)最后他们决定最好不要打草惊蛇并且不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8、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工城若破;郢不守矣。”
9、这这这,这真的是在告我的下属吗?这真的不是在说我吗?王鲁越看越害怕,都忘了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是我呢,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地吓了一跳呢。
10、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11、[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劝诫别人不要鲁莽从事
12、14)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13、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14、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坏人跑了。
15、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回:“老武赶紧告诉大家,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性急,走漏了风声,打草惊蛇,就会坏了大事。”
16、(3)顾此失彼是一个成语,读音是gùcǐshībǐ,意思是顾了这个,丢了那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17、比喻惩罚了甲时乙有所警觉,现在呢,我们多半用它来说动静太大,让真正的坏人有所戒备。
18、(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19、往期发布的(每日一字)之《千字文》书写视频,均可以在(荀木白练字云课堂)中免费观看,快加入云课堂来和木白老师一起练字吧!
20、20)我爬山时一定带根棍子,既可以当柺杖,又可以打草惊蛇。
21、公安干警有时会采取打草惊蛇的办法引“蛇”出洞,以便更有力的探明案情。
22、(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23、(例句)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24、(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25、[典故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26、对方似乎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27、释义: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28、释义: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照顾不过来。
29、(解释)欲:想要。擒:捉拿。纵:放走。为了捉拿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对方,故意先放松一步。也作“欲擒先纵”。
30、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31、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突袭朱仙镇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队,造成"打草惊蛇"的作用,一路牵制力量最强的左良玉部队。击溃虎大威部后,左良玉果然因被围困得难以脱身,人马损失过半,拼命往西南突围。李自成故意放开一条路,让败军溃逃。
32、(出自):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33、11)这件事急不得,表面要装镇定,以免打草惊蛇。
34、王鲁看到状子以后,吓得直哆嗦,认为状子里面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的坏事相类似。虽然状子告的是主簿几个人,但却跟告他自己一样,他越想越害怕,不由自主地在案卷上写下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八个字,便瘫坐在了椅子上。
35、(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36、 2) 预防是关键:在山间行走,穿高帮鞋,最好绑小腿,打草惊蛇,看见五步蛇要绕开走。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
37、唐朝有一个人名叫王鲁,他在当涂做县令。这个王鲁爱财如命,经常掠夺老百姓的钱物。王鲁手下的那些大小官吏也变着法子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的怨气。
38、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9、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40、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41、(示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42、8)消息指她们都比平日"格外小心",以免打草惊蛇,故媒体也未能得知她们的身份。
43、4)大家先不动声色,免得打草惊蛇,让他跑了。
44、看完,他就随手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