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的简介
1、 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仅仅意味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
2、康德、黑格尔虽然不是职业刑法学家,甚至连法学家也谈不上,但他们关于刑法的只言片语却使之在刑法思想史上英名永留。因为正是这些关于刑法本质与原则的见解,构成了刑法观的基本内容。而刑法的一些具体原则与结论,是受这种刑法观制约的。
3、他说,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的核心观念讲到人權、法权、主权等内容,比较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愿景就是推崇“自油、平等、博爱”的价值观。
4、这是“一成不变的奉承手法”,中间穿插着“断断续续的话语”,配有“温柔、迷离的眼神”。这一招很好使,几乎所有从阿贝奥布瓦沙龙出来的人都觉得自己已经跻身上流社会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之前唯一真正的上流社会,而且已经拥有上流社会真假难辨的荣誉。唯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是要多留意沙龙男主人的感受,承认或假装承认他高高在上的地位。由此看来,把雷卡米耶夫人的聚会比作一场宗教仪式并非没有道理:(孟德斯鸠的简介)。
5、政治是一把磨纯了的锉刀;它锉着锉着,慢慢地达到它的目的。我们刚刚谈到的人民对于谈判的迟缓、烦琐和冷静,都不能忍耐;他们在谈判上常常比所有其他的国家成功得少;他们容易在条约上失掉他们从战争所获得的东西。
6、施特劳斯在1965至1966年间的讲课,或许能进一步丰富人们对《论法的精神》的理解(普通读者大多仍停留在“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这一命题)。在这本讲疏中,以擅长文本细读而著名的施特劳斯教授启迪学生:《论法的精神》何以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之作?它如何隐秘地颠倒了西方传统政治学的考察方式?对德性与自由的新理解,又如何为现代人的政治生活设下困境……
7、《论法的精神》全书共6卷31章,其中上册是3卷19章,下册是3卷12章。
8、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需要启蒙的不成熟状态视为一种蒙昧状态,因而启蒙也就是解蔽、解脱与解放。在18世纪,西方曾经掀起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9、 对于巨富们而言,对于一切不能给他们带来权力和荣誉的东西,都被当成是一种侮辱。(孟德斯鸠的简介)。
10、这跟其思想主张一样,遭到“克己复礼”、固守君王礼制、驭珉牧民的孔儒及其主子帝王们的嫉恨而无情压制。
11、一个被奴役的民族的习惯就是他们奴隶生活的一部分。一个自由民族的习惯就是他们的自由的一部分。
12、在那里,人们并不十分尊重才华或浮夸的特质;所尊重的是真实的资格。这种资格,只有两项,就是:财富和个人的功绩。
13、作者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阐述政治自由和三权分立学说,并以英国为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论述了自然条件同政治法律的关系,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论述了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关系,主张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反对横征暴敛,促进国际交往和世界和平。并论述罗马继承法和法国民法的起源和变革。强调严格区分各种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制定法律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14、推荐语:本书是陈兴良教授倾力撰写的西方刑法人物志,它以西方刑法学十位巨匠的思想为研究对象,勾勒出近代西方刑法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本书以轻松活泼的笔触处理枯燥晦涩的材料,可读性与启迪性均堪称一流。
15、他继续讲到,因为这一观念,墨家得罪了奉行“三纲五常”、“君臣父子”观念的儒家;比如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轲就大骂墨家是“无君无父,禽兽也”。
16、墨家在科学研究与探索方面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历史学家杨向奎称“中国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
17、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18、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以小说和剧作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等。
19、自由的国家是骄傲的,其他的国家则容易流于虚荣。
20、继贝卡里亚之后,边沁和费尔巴哈各自对刑法的理性化做出了贡献。尤其是费尔巴哈使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向实定刑法原则转化,为规范刑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那些构成政制的基本部分的官职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固定。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个自由之国的大人物们却比别的地方更和人民相接近;因此,他们的“等级”虽比较有区分,而他们的“人”却比较混杂在一起。
22、为着保权自由,这个国家向它的国民借债。国民看到,如果国家被征服,债权便将丢失,因此国民变多了一个新动机去努力保卫它的自由。
23、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24、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25、该书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特别是为孟氏所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经过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已经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构建民主制度和政权体制的组织原则。孟氏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以,孟氏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他进而深入探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孟氏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
26、他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27、陈兴良/著 382页 00元 2018年2月版
28、平等和德性之间有何关联?道德上的德性跟自我约束有关,为了尊重其他人的平等,这种自我约束是必要的。商贸和平等是相互伴随的,因此,民主和商贸之间就存在一种关联。孟德斯鸠有关民主政体的理解跟当下不同——当下的民主政体是宽容随和的(现代民主容易跟利益、欲望、偏好、意识形态相关联),孟德斯鸠的民主政体则是严苛的、清教徒式的。
29、和平与自由使这个国家安乐舒适,不受有害的偏见的束缚;它便成为一个从事商业的国家。它有一些原始商品,经工人的手成为有很高价值的东西,所以它建立了一些适宜的基地,来尽量享受这个天赋的才能。
30、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两种模式:一是理性的、建构的、乌托邦的、未来的;二是经验的、进化的、现实的、传统的。前者为人的认识提供一般标准,后者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正。
31、《罗马废墟前的夏多布里昂》画于1898年,是吉罗岱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头发随风飘动,目光迷失在远方,手像拿破仑那样插在礼服兜里——夏多布里昂摆出一副浪漫主义英雄姿态,更确切地说,是勒内的派头(夏多布里昂作品人物,狂热、充满激情,和作者本人很像,名字也取自作者全名中的第二个名字)。一言以蔽之,夏多布里昂很拿自己当回事,疯狂地迷恋着自己。维尔日妮·安瑟洛向我们解释说:“应该说,夏多布里昂算得上是最早开始疯狂自我崇拜的人,这种现代派崇拜方式已成为当今作家不懈追求的信仰。只是夏多布里昂有着上流人士的优雅和过人的智慧,知道如何不让高傲沦为滑稽”。
32、以上这些刑法思想就是被称为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理念。刑事古典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其思想在刑法领域中具有启蒙性与革命性,是近代刑法理论的思想渊源。
33、雨果的情况又如何呢?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他为核心形成一个小团体,成员都是年轻的浪漫主义狂热分子。这些人对雨果无限崇拜,自称“雨果派”,在雨果面前丝毫不吝啬恭维之词。如果伟人雨果的沙龙里摆放着一把从古董店买来的御座,相信没有人会感到惊讶。
34、贝卡里亚是第一位推动者,以其极大的动力发动了一场渐进的和强大的刑事制度革命,这场革命彻底地把旧制度颠倒过来,以致使人难以想象出当时制度的模样。
35、有些人并不欣赏这幅杂乱的场景,他们嘴角挂着轻蔑,在一旁冷眼观看。诺迪埃手里总是拿着扑克牌,借此逃避对吟诗作赋的场景发表评论。他装作心不在焉,反倒不用煞有其事……缪塞也讨厌类似的朗诵会,觉得那些人都在不知羞耻地演戏,没有一点自谦的精神。
36、 懂得自爱,从不自夸,对听者心存敬畏,既不贬低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自尊,这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37、他的“仓库”看起来不太结实,门关不严,还不停地摇晃。看着周围琳琅满目的中国古玩,我还以为到了世博会藏品最丰富的展厅。
38、公民谁也不惧怕谁。所以整个国家是骄傲的;因为君主们的骄傲也不过是建立在独立不羁的基础上而已。
39、在这一国家里,法律的制定并不厚甲而薄乙,所以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君主;这个国家的人,与其说是同胞,毋宁说是同盟者。
40、因此,发现理性、运用理性,这就是启蒙运动所作的一切。
41、读书会伊始,蒋海松老师点明了《论法的精神》对于人类历史的重大影响力,并建议同学们了解孟德斯鸠的整个思想系统,从中选取专题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此外,蒋老师还建议同学们了解孟德斯鸠对于中国的看法及其影响。
42、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43、他在1829年所创作的历史剧《亨利三世及其宫廷》里,就开始体现出他这样的创作理念。这部初登文坛的戏剧作品实际上也是他自己本人性格的最好的诠释。
44、这个国家的性格特别表现在天才的作品中。在这些作品里,我们看到深思的和独自思维的人。
45、如果这个国家遣送一些人到远方侨居的话,则它的扩展贸易的意图是多于扩展统治势力的意图的。
46、(1689-1755)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律师,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罗马盛衰原因论》等。
47、这个统治国家,居住在一个大岛上,拥有大量的贸易,所以有一切便利去取得海上势力。要保存它的自由,它就不需要有要塞、堡垒与陆军,但它却需要有一支海军来保证自己免受侵略;这支海军比一切国家的海军都要优越。
48、 显要人物的特权的光荣恰恰就是平民的耻辱。
49、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50、实际上,没必要羡慕他“为吸引异性,每天早上练三小时哑铃才练出来的二头肌。”
51、其实不然,我们不能不每每提及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贝卡里亚、菲利,等等。因为文化传统是不能割裂的,我们今天在刑法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与原则,都是这些伟大的先驱者建立的,因而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应该有几分对历史的流恋与怀念。
52、因此,如果说刑事古典学派是一种启蒙;那么,刑事实证学派就是一种启蒙之启蒙。不断地启蒙,使刑法理论不断地进化。唯有如此,才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如此丰富的刑法学流派。
53、洛兰也是同性恋。他受够了和孟德斯鸠伯爵之间长期的暧昧关系,肆无忌惮地给伯爵起了“古怪斯鸠”、“绣球斯鸠”之类的外号,以讽刺他的诗集《蓝球花》。孟德斯鸠曾在文学界充当普鲁斯特的保护人,难道洛兰是为了攻击孟德斯鸠而牵连上普鲁斯特的吗?1897年,他对普鲁斯特的《欢乐与时日》嗤之以鼻,还谴责答应为这本书作序阿纳托尔·法朗士,说法朗士在讨好“外表光鲜,却毫无文学建树更谈不上成功的小人物”。
54、创始人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彼时诸子所望尘莫及的。
55、在商贸型共和国里,公民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活必需品,而不是通过福利。劳动能促使一个人成为一个独立的和真正的公民。正如孟德斯鸠所理解的,严苛和节俭是民主政体的本质,这一点在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中也引人注目。
5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Sz6H7esAD9nElR3_IFiTg提取码:LLSW 书名:论法的精神
57、本卷出现政治自由(politicalliberty)的概念,显然是不同于自然自由(naturalliberty)和道德自由(moralliberty)的理解的。孟德斯鸠谈到共和政体并不必然是一个自由国家,其含义为何?实际上古典意义上的共和国并不是基于国家和社会的二分,按今人的理解恰是私人领域被公共领域所奴役。孟德斯鸠为之做准备的正是国家与社会的区分——自由国家(liberalstate)的到来。
58、我并不否认,这个民族的法律、风俗和习惯大部分是由于气候而产生的;但我说的是:这个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同它的法律也有密切的关系。
59、 一个已被奢华腐蚀了的灵魂,是充满千百种欲望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不惜与法律为敌。
60、✲ 本文节选自「刑法的启蒙·第三版」代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版,原标题「渴望启蒙」,作者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兴发岩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61、因此,中世纪封建专制刑法也在理性的法庭上受到审判,古典学派的刑法学家们就成为这样一些法官。
62、既然在德性和自我保存之间(普遍v.特殊)存在着冲突,孟德斯鸠得同时拒绝古典哲学的德性和基督教的德性。德性作为共和国的基础,那是古代共和国,现代世界已不再可能。在孟德斯鸠笔下,现代共和国同样值得追求,而无需充分的、严苛的德性来担保它。现代共和国的原则不再是德性了,但又存在一种规范,比自然权利(霍布斯、洛克)更为丰富,作为对德性的替代。这一新的原则就是孟德斯鸠讨论的自由。
63、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
64、几个月后的2月3日,洛兰在日记中记录道:阿方斯·都德答应为普鲁斯特的新书作序,“因为他无法拒绝儿子吕西安的任何要求”。这段话影射出普鲁斯特和吕西安之间的特殊关系。普鲁斯特再也难以忍气吞声,决定找洛兰决斗。在维勒邦附近偏僻的默东森林里他们互相开了一枪,没有人受伤,两人也都保全了颜面。
65、 孟德斯鸠(1689年—1755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66、当18世纪想用一个词来表述这种力量特征时,就称之为“理性”。“理性”成了18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该世纪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一切,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18世纪浸染着一种关于理性的统一性和不变性的信仰。理性在一切思维主体、一切民族、一切时代和一切文化中都是同样的。宗教信条、道德格言和道德信念,理论见解和判断,是可变的,但从这种可变性中却能够抽取出一种坚实的、持久的因素,这种因素本身是永恒的,它的这种同一性和永恒性表现出理性的真正本质。
67、更何况,我们某些刑法研究者对于历史上的刑法学家的刑法思想尚只知其不知其二。
68、孟德斯鸠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影响广泛,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69、刑事古典学派也好,刑事实证学派也好,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两百年以前的理论。似乎一句“俱往矣”,就可以将之归入历史博物馆。
70、人总是喜欢把自己国内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同样地建立在别的地方,所以这一国家把自己的政体介绍给它的殖民地的人民。因为这个政体到处带给人们繁荣,所以完美看到在它遣送国民去居住的森林地带,出现了一些强大的人民。
71、确实,贝卡里亚是第一个使刑法成为一门科学的人,因为只有他才首次以科学与理性的意识去审视刑法,他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均衡、无罪推定等刑事法律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刑事法律的圭臬。
72、司汤达和梅里美一样,虽然觉得自己属于上流社会并因此洋洋得意,却更喜欢轻松自在的意大利式聚会,而不是处处都需要谨小慎微的法国沙龙。1834年,缪塞、乔治·桑和司汤达一起赴意大利旅游。司汤达在客栈休息的时候喝了不少当地葡萄酒,拿着餐巾跳起舞来。周围人当时都看傻了眼。缪塞迅速记录下当时的场景,以防日后遗忘。乔治·桑在《我的一生》中写道:“他当时开心地要死,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他穿着漂亮的带毛靴子,围着桌子跳舞,样子很滑稽,一点也不优雅。”
73、—夏多布里昂先生,您想要杯茶吗?(十年间,他总回答“是”)
74、这里穿插了孟德斯鸠关于女性的一些讨论,比如妇女比男子更容易走向奢侈,如果女性有自己的财富,那么在共和政体之下有必要得到规制,女性的嫁妆在共和政体中也必须适中(moderate);比如在哲学和政治领域,通常没有女性的位置。灵魂的独立和哲学之间存在关联,这直接导致女性缺乏一种对较之房子和孩子之外更伟大的那些事务的雄心和报复(施特劳斯在课堂上说,女同学看了不要生气)。
75、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被西汉的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打压,墨家思想遂遭遇灭顶之灾。直到清末民初,尤其是民初思想大解放时期,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掘出”墨家,才认识到其进步意义。
76、其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77、托马斯·潘戈:《从德性到自由——孟德斯鸠讲疏》,黄涛译
78、在古代共和国中存在的德性,在现代国家中却消失了。这一点对孟德斯鸠而言是关键的。在孟德斯鸠笔下,对古代共和政体取而代之的是英格兰这个现代共和国。这同时也表明了德性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必要的。此后,卢梭在古代公民和现代人之间作出区分时用“市民阶级”(Bourgeois)一词来表达“现代人不是公民”。
79、《论法的精神》其内容主要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理论。政治理论方面,孟德斯鸠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并指出了每种政体的原则,对共和政体极力褒扬的同时也无情抨击了专制政体。孟德斯鸠最大的政治理论贡献在于它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即要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国家。三种权力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80、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如同行走在山阴道上,使人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81、这里的“发现”两字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按照康德的说法,需要启蒙其原因并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82、理性,确实成为启蒙精神的核心,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词汇。在启蒙运动中,人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似乎发现了理性。
83、在这种情况下,刑事实证学派脱颖而出。龙勃罗梭以天生犯罪人论一鸣惊人,菲利以犯罪饱和论著称,李斯特以刑罚个别化与保安处分为中心建构了教育刑体系。
84、 神往往不具有完美无缺的品质,因为这样反而会使他变得不完美;为他设限的从来只是他自己,因为他本身就是他的必要性。
85、 公认的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最深远地影响了历史的作品是哪几部?人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是法学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鸿篇巨制。它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为丰富。《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制”、“三权分立”等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成为了美、英、法等国的立国之本。
86、卢梭的思想主张,是从根本上反对君主的存在,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及北美独立战争,深受其影响。
87、龚古尔:的确如此,我同意您的看法。通常情况下愚蠢的人话都很多,而他却很沉默。这是他的本事,沉默可以让人产生各种猜测……
88、第3卷专论法律与气候、土壤、民族的一般精神、风俗和习惯的关系。
89、 在我看来,所谓的平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