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20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译文:孔子说:“人人都教,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正是孔子这种“有教无类”的伟大的教育思想,在春秋时代把贵族教育普及到了平民。
3、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译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4、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5、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中经典的句子(经典篇)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6、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住,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 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经典20句)。
10、(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11、译: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12、译:一个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却以衣食粗劣为可耻,就不值得同他讨论什么问题了。
1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4、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6、译文: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慎言,具备了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孔子认为“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不易达到,但可以从基本的刚、毅、木、讷这四种美好的品质做起。刚强就不会为欲望所动摇,坚毅就不会为困难和威势所屈服,质朴就会保持敦厚严谨的作风,言语谨慎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祸害。
17、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8、译:君子为人庄重而不与人争执,能团结人而不拉帮结派。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0、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21、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23、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4、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25、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26、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能知道后一辈比不上我们现在这一辈呢?人活到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这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27、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信,这里指小信。君子坚守正道,但不拘泥于小的信义。
28、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31、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3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3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7、(注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38、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39、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40、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译文: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4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43、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做下去。
44、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译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