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精辟的语句
1、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信仰能给一个人的,是内心的平安与依靠,而不是与神明“谈条件、换好处”——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发财;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家庭和睦;我信了你,我就可以从此心想事成。当信仰沦为利益的交换,就失去了意义。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8、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9、0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
10、(释义)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1、白话文: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12、出自汉·刘向《新序》。当灾难和福运尚未来临时,还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13、出自汉代班固《汉书·枚乘传》。福的产生有自己的根基,祸患也会有自己的根源,出去他们的根源,灾祸便无法产生了。
14、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6、 当外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把敌我矛盾通过分化瓦解等方式,转化为敌方内部之间的矛盾。具体怎么操作?其具体的思路是务必制造敌方阵营内部成员之间的心理不平衡,从而相互抱怨,彼此质疑,最终矛盾焦点转移。而要实现这一点“攻弱”很关键,只有捏到软柿子,才能够找到“突破口”,才能够激发和传染负面情绪。
17、作为一个成年人了,必须为自己所说的每句话负下责任,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可以在脑海中有这样的设想,但你别动不动就说,更不要早先就与人承诺;你只需去行动,把想说的话给做出来,真正做好之后你再来说这句话。
18、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9、(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20、Nottomendthefaultonehasmadeistoerrindeed.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0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3、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24、白话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25、不去追逐你所渴求的,你将永远不会拥有。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
26、文中提出健康的理念的句子是: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27、孔子语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28、(《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9、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30、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1、人生在世,总要多个心眼保护自己,并不是心计越高越高城府越深,而是大浪淘沙依然坚强的幸福。
32、这样的人,可以说现实中还挺多,唯利是图,有利益的事儿,就很乐意去做,没有利益的事儿,就不去做。虽然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有些人是过度为了自己,去损害他人利益,就不对了,就是小人的作风。
3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4、4|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生活。
35、白话文:学过的知识,经常去实践,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36、(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像这样的小人,我们现实中是有很多的,表面上看是跟我们站在一边的,但真正遇到了问题,或是对手时,他却跑到对面去了,跟我们对着来,让人感到很意外。这样的人,说白了,就是一种墙头草,哪边得势跟哪边。
39、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珍惜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