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个性 108个精选战队英文昵称合辑

108个精选战队英文昵称合辑

一、战队格式好看的英文网名

1、想玩,总有办法。以前在街机上练格斗游戏,左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夹住摇杆,前后左右晃,大拇指伸出去,按拳脚等攻击键,照样玩得很好。格斗游戏注重的是意识和反应,不怎么强调双手同时操作。立回、连段、上下择、压起身,各种招式练多了,熟能生巧。只是玩得久了,无名指和小拇指被摇杆磨得生疼。

2、我和大力约了晚上六点在麦当劳碰头,虽然从未见过,但他一进门,我就认了出来。瘦瘦高高,戴着眼镜,有点谢顶。黑色运动服,黑色双肩包,胳膊下面夹着一个纸箱。简单寒暄了几句,他把纸箱放在桌上,拆开,取出鼓。装好简易木底座,夹上懒人支架,把NS搁在上面。然后取出一个手柄大小的电控盒,外面贴着太鼓达人的贴纸。

3、

4、国内的街机音游市场,还是太小。玩家、街机厅、街机代理商及生产商,三者的利益并不一致。玩家再怎么喜欢一款游戏,如果街机厅和代理商认为自己无法从中获利,或者无法保证利润的最大化,这款游戏就不可能出现在玩家面前。还有很多靠博彩机赚钱的私人街机厅,三五百平米,传统街机摆在外面,净是些便宜的山寨货或假冒货,拿来充门面,屏幕亮着就行,它们更不会在乎玩家的想法。

5、kiss dark night

6、跑去知春里的电子城,挨个柜台问,淘到一个40针的排线。查看街机的说明书,研究每一根针脚的定义。然后拆了块键盘,把街机太鼓的排线一根根接在键盘的按键上。击鼓产生的信号,由模拟转换为数字,传给这些按键,再通过键盘的USB接口传输给游戏。

7、旁边是一台《E舞成名》,歇了会儿,阿含过去投币。坐在舞垫上,等音乐响起,先用脚和臀部压键,然后左手撑地,慢慢直起身。跟随节奏,扭动肩颈,摇摆身体,双脚前后交错,左臂朝不同方向舒展。

8、Destiny 主宰

9、等价,意味着没有捷径可走。“阿含”这个名字,取自村田雄介的漫画《光速跑者21号》,神龙寺NAGA队的主力队员,金刚阿含,一个百年不遇的天才,无论体力、技术、速度、反应还是爆发力,均超乎常人。阿含很羡慕这种有天赋的人,所以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

10、《太鼓次郎》是日本玩家编写的一款《太鼓达人》模拟器,运行在电脑上,玩法和计分方式与《太鼓达人》相同。它有两个用处,一是练歌。街机上打不过的歌,录下来作为音源,在网上找到谱面,把音源和谱面导入《太鼓次郎》,用键盘或手柄边听边练。练得差不多了,再去街机上打,事半功倍。

11、鼓做到这时,对大力来说,最难的不再是鼓,而是如何让新机器识别自己的鼓。去年七月,PS4版《太鼓达人》的消息公布后,他开始研究如何对接PSWii、WiiU是通过改造手柄,将敲鼓的信号转换为手柄按键的信号。PS4打算沿用同样的方法,改造手柄,不影响既有功能,从电源灯那里拉出一个插头,接在自制鼓上。用PS4的其它游戏测试了一下,没问题。

12、最后,老李总结了一份三十多页的PDF文档,标题是《日本南梦宫太鼓达人新框体大陆引进计划》,大致介绍了国内太鼓街机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建议。这份企划书已经被递交给华立。

13、GGT好奇,跑去茶城看了看,确实牛逼。筐体前板的左下角被锯了个口子,WiiU的机器插在那里,露出一截,方便开机。改造后的WiiU手柄通过一块电路控制板,与自制鼓接在一起。拿起鼓棒敲了敲,手感不错。还做了一套计时程序,投一个币玩三分钟,三分钟后机器会自动锁键。

14、“这是特制的IO板。这是JVS电路板,格斗机台的那些按键就是接在这上面的。这是扩展IO,可以接摇杆。这是电源。这是数据IO,处理好的模拟信号从这里发到那里。”乌咚介绍这台主机的内部构造,如数家珍。他的语速有点快,思维跳跃。说着说着,想起另一件事,会迅速切换到别的话题上。语气自然,仿佛本该如此。

15、平时在家,大力把两个床头柜叠起来,鼓摆在上面,高度正好。床头柜对面的桌上,放着他小学时用的一台17寸三星CRT显示器,NS斜靠在显示器的屁股上。后面的墙上挂着液晶电视。玩Wii的时候,接显示器。玩NS的时候,接电视。

16、通道尽头是南梦宫的《湾岸5》,今年的新作,由《湾岸4》升级而成,筐体、主机和方向盘等硬件均未更换。和其它游戏不同,《湾岸5》采用合作分成的模式,而非一次性买断。一组四台机器,二十万押金。玩家每玩一局,上游厂商从中抽取一笔固定金额的分成。对街机厅来说,热门游戏采用分成模式并不划算。买断的话,哪怕机器贵一点,后面升级再掏钱,也愿意。每次投币都得和别人分账,老刘有点接受不了。

17、难在硬件,怎么把街机太鼓与电脑对接,让电脑辨识敲鼓的信号。GGT买了个二手太鼓,八百多块钱。拆开看了看,里面是传感器。鼓棒击打鼓面或鼓边,对应的传感器接收到波形信号,通过特殊的40针排线输出至主机。当震动的波峰超过一定阈值时,被视为一次有效操作。

18、玩《舞萌》也带过不少新人。新人刚入门的时候,会觉得这款游戏太难,再怎么练也不可能练到大佬那样的水平。阿含鼓励他们,你看我,一只手都能打,你们每周练两次,练两三个月,肯定打得比我好。

19、点点也跟着窜进卧室,趴下,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像是运动员在做赛前的热身。接着,开始疯狂表演,从地板跳到床上,又从床上蹦回地板,把玩具按在爪下,拨来拨去。

20、今年夏天,阿含回到老家兴平。兴平有两家街机厅,很小,没什么音游,只有一台山寨跳舞机。他玩过,判定不准,谱面也不合理,音游玩家称之为“粪谱”,既没有观赏性也没有可玩性。阿含从小在青岛长大,很少回老家,不熟悉这边的情况,加了本地的《舞萌》群,打听附近哪里有音游机器较多的街机厅。有人向他推荐西安的文商。

二、战队英文昵称

1、那时的《舞萌》,同样面临断更的危险。2012年年底,《舞萌》被引入国内,代理商是世嘉在上海的合资公司,精文世嘉。只运营了不到两年,2014年年初,精文世嘉解散,《舞萌》的后续维护被移交给华立、世宇和神采飞扬三家公司。在这之前,《舞萌》作了第二次官方更新,也是国内的最后一次更新。交一百元工本费,即可收到官方寄来的更新光碟。一张橙色的DVD光盘,盘面上印着“RINGEDGE2”的字样。全国各地的玩家自掏腰包购买这张光碟,拿给街机厅升级,然后相互转借。

2、paranoid-

3、amo、cn

4、街机不同,单手和双手差别巨大。单手握棒,一下下击鼓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双手持棒轮流敲鼓的速度。街机厅的公棒又比较沉,单手承受双手的频率和强度,对体力也是考验。

5、2015年年底,茶壶兴冲冲地在群里发消息说,东直门茶城那儿有一台魔改机,特牛逼,筐体接的是WiiU,鼓也换上了全新的自制鼓,终于能在街机厅玩到《幽玄之乱》了。

6、GGT在网上征集自制谱面,整理出两百多首歌,十星歌就有九十多首。参与制谱的玩家,奶牛棍、pnlhk、AJJ、门断平サイコ、MaruViske、Zephyr、琪露可、MTdot、史莱姆黑哥、太鼓的达叔、Latino等人,当然,还有他自己。重新设计的选歌界面,歌名下方会显示此曲的谱面制作者的名字。GGT还为《JiroAC》加入了联网功能,游戏启动后,可以自动连接服务器,更新版本和曲目,甚至还规划了玩家社区和道具商城。《JiroAC》测试半年后,采用网络运营模式的官方《太鼓达人》新筐体,才在日本发售。

7、 City

8、那两年,e世界成为北京太鼓玩家的圣地。大家都知道,只有在那里,才能玩到《太鼓达人》的历代版本。最新的版本,也只落后于日本两三个月。

9、格斗游戏,阿含是从电脑上的《东方非想天则》开始玩的。初中,父亲买了台PS2给他,这台PS2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火影忍者:究极觉醒》上。手柄玩格斗游戏,得把左手转过来,掌心朝下。拇指在左,控制方向键。食指在右,按攻击键。这样可以方便抬头看电视。用键盘玩,小拇指和无名指控制“WASD”方向键,中指和食指负责攻击键。

10、电解买了一副TeeJay的鼓棒。原以为有了私棒,打起来更得心应手。玩了几局,有些失望。鼓棒拿在手里轻飘飘的,经常吃音,明明敲在了鼓上,却没有反应,还不如街机厅的擀面杖好用。

11、Emily 活泼灵动

12、比如,哒哒哒哒四下,这是《舞萌》常见的动作。左手哒哒,右手哒哒,左右手交替。单手打的话,把胳膊横过来,以左手和左臂的肘部,一左一右触屏。

13、Msy°

14、做鼓棒,最难的是做得好看。鼓棒尖头的锐度和曲线怎么设计,手胶的长度与鼓棒保持多少比例,以什么角度打磨才能保证造型的美观规整。磨好后,拿起来,对着光源转两圈,如果反光不够亮,说明磨得还不够光滑。有时候磨上一整天,一闭眼就看见游标卡尺的刻度在面前晃来晃去。

15、白天苦思冥想,晚上做梦。梦见自己走在琳琅满目的市场里,左看右看,不知道在找什么。走来走去,看见一面街机的原装太鼓。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在找鼓啊。欣喜若狂,把鼓一把抱在怀里。低头一看,发现不是鼓,是别的东西,空欢喜一场。

16、点点蹲在床上,看着乌咚,可能是玩累了。乌咚把《太鼓达人14》的硬盘拆下来,换成光驱,塞了张《太鼓达人11》的光盘进去。游戏启动后,他选了一首《红》,坐在桌前,一边听,一边聊起X-Japan的演唱会前段时间因为台风被迫取消,面对空无一人的场馆,他们坚持完成演出的事。他当年就是因为《太鼓达人》的这首《红》,才知道日本有个X-Japan乐队。

17、试用下来,评价不错。大家觉得,这鼓除了长得难看点,手感已经接近街机的原装鼓。东直门的欢乐海洋街机厅,玩家改造那台WiiU机器的时候,把大力的四代鼓拿过去测试,之后就一直搁在了那里。

18、战队中文名:战神;战队英文全名:God of War;战队缩写名:GW。

19、电解入坑较晚,2013年前后,正是国内太鼓玩家新老交替的时候。旧筐体已经玩腻,新筐体上市无望,老人纷纷退出,新人尚未成熟,青黄不接。电解练得勤,那时他还在读大学,宿舍楼上是公寓,底层是商场。商场旁边的街机厅有一台《太鼓达人12亚洲版》,每次回宿舍,他都会玩两局。

20、另一种说法是,《太鼓达人12》亚洲版的两首隐藏歌曲及《天使之梦》隐藏谱面的解禁指令,被台湾方面提前公布。当天,上海烈火、北京新东安、南京金轮等街机厅解禁成功。第二天,日本才解禁这些歌曲。日本方面因此不满。

三、战队格式好看的英文网名怎么写

1、打鼓的三种手法:炒菜、半换、全换。炒菜是指散音用惯用手打,连音以惯用手起然后两手交替。全换是指始终左右手交替,无论散音还是连音。半换介于炒菜和全换之间,散音和连音以惯用手起,然后两手交替。

2、国内的两位太鼓老玩家,AJJ、rocktyt,顺着这条线挖下去,发现不仅音源可以换,谱面也可以换。有日本玩家写了工具,把《太鼓次郎》的谱面格式转换成《太鼓达人DX》的格式,但限制很多。谱面过于复杂,就转换不了。调试也麻烦,数据稍有差错,运行时就会死机。死机后,只能把掌机的后盖打开,拔掉电池,重新启动。

3、sky是人大附中的初中生,也是北京最早玩太鼓的那拨人之音游天分很高。可能因为年龄小,sky特别爱IB。每次去街机厅,打完一首歌,借着擦汗的机会,总会回头看一眼,看看身后有没有人围观,再决定下一首歌选什么。

4、GGT是北京第一个攻克《RotterTarmination》的人。那时候,北京只有三个地方有《太鼓达人11亚洲版》。西单大悦城的嘉斯猫有一台,新街口的星街坊两台,金源燕莎五楼的乐酷两台。

5、2011年,大力上大四。一天,老师让他去中关村买电子器件。经过e世界街机厅,他瞥见有个胖子站在街机前,穿着初音未来的T恤,拿着鼓棒,兰花指一翘,手斜着这么打鼓。手法风骚,动作也潇洒。他走过去,站在胖子身后,看他打完了《战国三弦》《情书2000》。后来才知道,他叫“树基”,也是北京太鼓圈的老人。

6、做鼓,起初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凑合点也无所谓。当发现别人也有需求后,才有了改进的动力,逼着你不得不做出更好的版本。两个月后,出了第二个版本。形状没变,还是四个相互分离的部分,拼成一个半圆。材料升级,硬纸板换成了木板,自己锯自己打磨。外面的那层塑料垫揭掉,换上白色的胶皮。第三版,又增加了固定用的底座。

7、买了一堆电子元器件,挨个试验。自己动手焊电路板,焊铁用得不怎么熟练,一边焊,脑子里一边想着其它问题。焊锡甩到脸上,烫得满嘴满脸的泡。一个问题解决了,更大的问题出现了。钻进死胡同,撞得头破血流,退回来从头开始。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塞在脑袋里摇来晃去,难受得想吐。做鼓的第一年,大力的所有周末和节假日,全都花在了做鼓上。

8、(04).soul丶home

9、和老刘提起请愿这事儿,老刘也觉得不现实。玩家的力量太小,五百多人,能有多大的声音。普通的街机厅也没这个能力左右代理商的决定,除非是“大玩家”或“汤姆熊”这类连锁街机厅,说要进三五百台新筐体,代理商才会认真考虑。而且,就算真的代理进来,价格太高的话,街机厅也不一定买账,除非把风险降到最低。比如,采用合作分成的模式,你出机器,我出场地,没有保底,按实际营收分成,效益不好的话,我可以无条件把机器退给你。

10、2011年年初,GGT事先和酷虎的老板打好招呼,等街机厅半夜打烊后,带了电脑过去测试。第一次试机,效果还行,鼓点太快的歌,有点反应不过来。抱回去,重新设计电路,算法也改了几回,终于做出一个相对满意的版本,取名《JiroAC》。“Jiro”是次郎,“AC”即街机。

11、GGT的单位就在东直门附近,有时候,趁中午没什么人,一个人跑去茶城,在这台魔改机上玩两把。上次去茶城,他看了一眼,《幽玄之乱》这首歌,已经有人打出七十多万分。茶城禁止拍照,所以,不管你在这台机器上打出多少分,都没法告诉别人。

12、结果白跑一趟。茶城的这些音游,每款都有专门对接的玩家。机器有什么问题,得找他们。乌咚去的那天,负责《太鼓达人》的玩家不在,委托跳舞机的玩家找老板要钥匙。老板不同意,这台机器不归你管,你还带了个外人过来,算是怎么回事。玩家央求,人都来了,你就让他看一下呗。老板挥挥手,算了,这台机器我不弄了,你让他回去吧。

13、Eternity (永恒) 样子不错,意思还好。

14、2008年《太鼓达人》引进后的那波热潮,老刘觉得,可能与上游厂商的推广有关。当时的街机厅经营者,不怎么懂市场,进货更多地是依据上游厂商的推荐。不像现在,礼品机、彩票机、模拟机,配哪些游戏,各配多少,有一套成熟的模式。

15、就这样留下了一个念想。五年后,他才在PSP上第一次玩到《太鼓达人》。周末在家练,练到“松”难度,死活过不去。直到那天在街机厅看见树基打鼓,豁然开朗,原来打鼓还有手法的讲究,于是转到街机厅练。

16、乌咚又从柜子里抱出一台尺寸稍小的主机,搬进卧室,放在电脑桌上。接好线,打开电源,等了一会儿,《太鼓达人14》日版的标题画面出现在屏幕上。他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身上的那件黑色T恤,背面印着一段英文:“Warning.ThisgameistobeusedonlyinJapan...”这是《舞萌》启动时的版权声明。他觉得有趣,找人印在了T恤上。

17、

18、muma (谐音,亲)挺好玩的。或者是 mua

19、两个月后,PS4版《太鼓达人》试玩版发布时,大力发现游戏竟然不支持摇杆控制。手柄改造的方案被推翻,郁闷了一晚上。只好重新设计电路控制板,把手头的材料东拼西凑,又折腾了一个多月,才算大功告成。去年十月,玩家“帽子”把他录制的大力五代鼓视频上传至YouTube。没过几天,大力收到一名法国玩家的邮件,要买鼓。这是他的第一笔海外订单。

20、

四、战队取什么英文名字好听

1、Eager breath 呼吸的渴望

2、中关村附近有一家“e世界”街机厅,位置不太好,在地下。2009年国庆前,这家街机厅摆出两台《太鼓达人11亚洲版》,GGT跑过去战略性IB,认识了老板,向他建议:你这里只有两台《太鼓达人》,还不是最新的,没什么竞争力,要不这样,我帮你换个别的版本,北京其它街机厅没有的版本,肯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玩。

3、所有改进,归根结底是为了手感,最大程度地还原街机太鼓的手感。但手感这东西,很谜。鼓和其它音游的按键控制器不太一样。按键,按下去就是按下去了,除非接触不良。敲鼓,击打的轻重缓急、鼓面鼓棒的弹性、传感器的灵敏度、鼓身的稳定性、画面和声音的延迟,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手感。做出来的鼓,既要保证灵敏度,让玩家准确地完成震棍等动作,又要扛串音,还得有足够的强度,拿擀面杖砸也砸不坏,谈何容易。

4、推开门,一只暹罗猫窜到我们面前,警惕地在我脚边嗅来嗅去。乌咚走进客厅,拿了双拖鞋给我,伴随一声叹息:“唉,点点,你又干坏事了?”

5、love me`

6、战队中文名:闪电狼;战队缩写名:LW;战队英文全名:Lash Wolf。

7、茶城的这台WiiU魔改机,很多玩家付出过心血。“寝取”负责投币器和视频输出,他是技术牛人,还主持过其它音游机器的改造。WiiU是大家集资买的,兔爷、冰神、假声,不少人都捐了钱。大力的这面鼓,也是免费提供给街机厅。

8、0[ANNISOUL——阿霓莎]。

9、Hailey 或者 Haley 开朗,在学校很热门的开心果

10、金源的这场比赛,sky对上了GGT。GGT早就看不惯他的嚣张,想给他点颜色看看。十一代的最难曲是《北琦玉2000》,当时北京的太鼓圈,能过这首歌的人不多,顶多五六人,sky是其中之一。没人能全连,所以彼此的分差也不是很大。

11、玩了一年,大力觉得,去街机厅练鼓,效率实在太低。开销也不小,一年下来,不算路费和饭钱,光游戏币就花了四五千。街机厅的鼓况也不怎么样,找一面好鼓越来越难。有时候,半个鼓面都没反应,只能估摸着哪里的判定还算准,盯着那一圈打。不如自己做个鼓,放在家里,接电脑,拿《太鼓次郎》练。想什么时候练就什么时候练。等练好了,再去街机厅打。

12、归根到底,还是靠练。

13、乌咚也和朋友一起做过鼓棒,那时他在西安读大学。大家凑钱买了木工车床,从本地家具厂买了桧木,拿着游标卡尺,一边量一边车。先是在朋友家做,后来搬到他的宿舍,几百斤的车床塞在床底,开工的时候,从二楼的窗户吊下去。前前后后做了一百多副,取名“GVT”——Genesis、VoCyt、突厥阿姨,三位发起者的首字母连写。他们的太鼓群名字是“长安路沿线流氓集会”。

14、所以,在国内,在街机这个圈子里,所谓的核心玩家,可能是最没有发言权的。除了自救,还能指望谁呢?

15、

16、《湾岸5》旁边,是《舞萌》和《狂热鼓手》。这里的两组《舞萌》是西安唯一能够联机的《舞萌》,帮忙更新的是乌咚。《狂热鼓手》由另一位玩家维护,二代的硬盘就是这位玩家自费购买的。鼓面被路人敲碎,老刘原本想换个便宜点的塑料鼓,也是这位玩家自己掏钱买了个铝合金鼓。

17、退坑后,GGT把他收藏的一套《太鼓达人》,从七代到十四代,送给了朋友。

18、兴平到西安,长途车一个小时。倒两趟地铁,再步行十分钟,就到了文商。店名其实是“哆啦星球”,在钟楼附近的巷子里,旁边是一些小吃店,因为在文商大厦一楼,被大家简称为“文商”。这家街机厅在西安的名头很响,不少新机器的场测都放在这里。

19、

20、阿含最喜欢的漫画是《JOJO的奇妙冒险》和《钢之炼金术师》。故事有趣,设定新颖,不落俗套。从《钢之炼金术师》里,他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漫画里反复提到的“等价交换”原则,没有牺牲就没有收获,想得到什么,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后来他听说,《钢之炼金术师》的作者荒川弘曾经在康复中心兼职,接触过很多伤残人士,其中一位因交通意外失去双脚的人对她说,自己是在失去双脚后才意识到双脚的重要,但如果没有那次事故,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荒川弘受此启发,创作了《钢之炼金术师》。这部漫画的男主角为了炼成人体而失去左腿,为救回弟弟又失去右臂。有所得,必有所失,反之亦然。

五、战队英文名字简单有气质

1、两台《太鼓达人12亚洲版》被移到门外的走廊上。旁边有一个崭新的射击机台,南梦宫的《化解危机5》。2015年的游戏,号称与日本同步发售,买过来花了十万,是当时街机厅最贵的机器。刚开始放在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一进门就能看见。老刘想,这么牛逼的游戏,全球同步首发的大作,怎么着也得五个币一次。摆了一段时间,没什么人玩。调低点,四个币。仍然没起色。那就三个币吧。还是无人问津。只好搬到了走廊上。十万块钱算是打了水漂。

2、Amanda 这个名字会让人联想到海滩和鸡蛋花

3、NS版自制鼓上架后,大力的淘宝店访问量飙升,海外订单也纷至沓来。日本的买家最多,组团买,有的一次订六七个鼓。日本玩家的英语普遍不太好,沟通有点麻烦。一次,鼓被卡在日本海关五十多天,大力好不容易联系上买家。对方问,鼓有没有被退回去。大力说,没有啊。一查,因为时间太久,鼓已经被海关销毁。对方重新买了鼓,没过多久,又订了一个。后来才知道,这个日本玩家在家自己做了一个类似街机筐体的东西,里面装的是电脑和显示器,还买了《太鼓达人》的装饰海报,贴在自制筐体的外面。买两个鼓,是为了凑成一对,打双鼓。

4、CRT找到GGT,问他能不能帮忙看看。GGT花了一个月时间,写了个更易用的工具,发给CRT,叮嘱他,自己做歌自己玩,不要外传。

5、《太鼓达人11》日版光盘掉落时,GGT毫不犹豫拍了下来。《太鼓达人11亚洲版》为了吸引路人,砍掉“综艺”版块,加入“童谣”和“华语流行音乐”。后两者对他们来说,没什么难度。大家都想试试日版的歌曲,尤其是那首《软软战车》,里面有一串很长的鱼蛋,三百八十多连的超长鱼蛋。

6、2011年,阿含和朋友去了趟上海。朋友是为了参加漫展,他是为了打鼓。上海玩家集资购买了《太鼓达人14》的硬盘,青岛没有。在上海的烈火和星游,阿含又过了几首十星歌,还见了一些以前只知其名未见其人的鼓友。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不会刻意问,但又好奇,单手怎么打。他就演示给大家看。

7、

8、Julia 蛮古典的英文名

9、最后选了白木,分量轻,质地软。造型也有变化,渐细幅度更大,重心偏下,适合追求超高连打的中高级玩家,尤其是新筐体的玩家。《太鼓达人》的新筐体,鼓面硬,灵敏度比旧筐体高。国内找不到地方测试,新鼓棒做好后,电解寄给广东的朋友,请他们去香港的街机厅测试。

10、大力第一次听说《太鼓达人》,是在2005年,读初中的时候。电视播放一档海外的游戏节目,有个老外坐在那里,拿着棍子,对着一面小鼓嘣嘣嘣地敲,特带劲。他心想,太牛逼了,游戏居然还可以这么玩。惊讶之外,又有点遗憾,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都玩不到这款游戏。家里没有游戏机,只有小学时买的一台GameBoy掌机。零花钱也不多,大力那时的愿望,是攒够四百块钱买台GBASP。

11、Nevaeh 这个嘛…是天堂倒过来写(Heaven)

12、乌咚他们找到老刘,想把大家集资购买的《太鼓达人》硬盘装在街机厅的机器上。有些老板不允许玩家动机器,老刘倒是无所谓。有人愿意帮忙更新游戏,何乐而不为。玩家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街机厅也可以通过活动提升人气。允许玩家改机器,还可以增加他们对街机厅的信任和好感。何况,《太鼓达人》的收币率本来就不高,放着也是放着。

13、那是2010年,青岛的音游玩家最常去的地方,是台东区一家叫做“探索空间”的私人街机厅。那里的音游机器很多,南梦宫的《太鼓达人12亚洲版》,科乐美的《狂热节拍》《乐动魔方》《流行音乐》。路人玩家少,机器保养得也不错,是个练鼓的好地方。

14、在老刘的记忆里,《太鼓达人》就没怎么火过。即便在有规模的街机厅,人气也只是中等,没法和《鼓王》相比。《鼓王》是台湾鈊象电子(IGS)开发的音游系列,最知名的是《鼓王2008》。鈊象的两款街机,《鼓王》和《极速赛车》,当年红遍大江南北。一是因为便宜,《鼓王》三万多一台,《极速赛车》十多万一组,比同时期的《太鼓达人》《头文字D》《湾岸》便宜得多。二是因为上手容易,本土化内容做得也不错,更符合国内玩家的口味。

15、转念再想,如果自己是双手,说不定就不会有这些执念,不会憋着口气非得练到什么程度不可。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只是随便玩玩,体验一下就完了。凡事有因有果,没什么可抱怨的。

16、2014年的广州电子游戏国际产业展,万代南梦宫曾经搬了一台《太鼓达人》新筐体到现场。玩家欢欣鼓舞,以为新筐体引进已是板上钉钉,后来没了消息。这些年,一直有传闻,说国内有一台新筐体,但具体在哪里长什么样,没人知道。去年年底,万代南梦宫上海分公司宣布开放中国地区的IP授权,万代南梦宫中国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这条消息。大家又以为机会来了,在这条微博下面纷纷留言,呼吁引进新筐体。官方微博俏皮地答了一句:“年轻人,你很有想法。”如今,一年过去了,玩家收获的只有《太鼓达人》限量版月饼。

17、阿含原本想玩《舞萌》,但那台机器被一群大佬围着,要玩得排队。后面的《太鼓达人》没人玩,走过去,拾起鼓棒,选了首六星歌曲《Love2000》。很久没玩,手有点生,没能全连,不过还是鬼难度爆魂通关。旁边有人见了,很惊讶,发了条微博,被转发六百多次。

18、以这个树墩为起点,一年后,做出了第一个相对正式的版本。材料也很简陋,从家里的旧纸箱上裁下一块,剪个半圆,切成四部分。两个扇形代表鼓面,上面两道弧形代表鼓边。接上传感器,外面贴一层小熊维尼图案的婴儿爬行地垫,敲起来有点弹性。但只能用筷子敲,不能发力,否则一棍子下去,硬纸板就被打破了。转接器是自己焊的一块裸露的电路板,没有外壳。这套东西摆在桌上,不像鼓,像是一个摔碎了的盘子。

19、《太鼓达人12亚洲版》发售时,热度已经褪去不少。在未来收入无法预期的情况下,没多少人愿意掏钱升级。后续版本不再引进,也在意料之中。好在有这么一群核心玩家,发起所谓的自救。自己升级游戏,自己组织比赛。机器出了故障,自己想办法修理。碰到新人,愿意带着一起玩。当这些玩家的光顾次数也越来越少,《太鼓达人》便再无人问津。老刘的两台《太鼓达人》,如今已被撤出街机厅,移到侧门外的走廊上,同淘汰下来的《鼓王》《湾岸3》摆在一起。

20、2014年年初,淘宝店开张。电解的鼓棒被大家戏称为“电棍”,但“电棍”在淘宝属于违禁词,所以改名为“伪都特产私棍”。“伪都”是武汉的别称。

六、战队格式好看的英文网名

1、Fury(复仇女神)

2、软件改造容易。GGT写了一套《太鼓次郎》的外壳程序,重新设计游戏的标题画面、菜单和操作界面,完善成绩统计表,编写投币系统,还加入了类似《DJMAX》组曲模式的新玩法。

3、Polaris 北极星小姐姐都知道吧

4、一次,武汉举办漫展,阿含在展场里摆了个《火影忍者:究极风暴》的擂台,他当擂主。主办方要求他放水,赢几局,必须故意输一局。漫展三天,来了一百多位挑战者,真正凭实力赢他的,只有五六人。

5、如果没有茶城的那群魔改玩家,大力觉得,他的自制鼓可能至今还停留在四代。

6、卧室窗边的搁板上,放着一块坏了的System256主板,乌咚用镜框把它装裱了起来。今年中秋,潍坊街机厅的那台日版《太鼓达人14》硬盘坏了,乌咚想看看能不能修好,让他们把硬盘寄了过来。老板说,就算修好,也不要了,不如在机器上装个中文版,还能吸引点路人。没过多久,《舞萌》也坏了,两台LG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不亮了。老板不愿意花钱再修。乌咚查到型号,自己买了两个灯条,国庆回了趟潍坊,把灯条交给机修,把《舞萌》修好了。

7、Hyuk(Leehyukjae 李赫在的赫)长得挺好看的一个单词。一般人都不认识,很新颖

8、当然,这些都是玩家的猜测。事实上,2009年年底,《太鼓达人》制作人中岛德秀和薮下达久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到,南梦宫很重视中国大陆的市场,未来甚至有可能在游戏中加入来自中国的角色。所以,更合理的解释是,销量欠佳。《太鼓达人11亚洲版》在国内据说卖了五百台,而《太鼓达人12亚洲版》的存货,很久才清空。对街机厅而言,《太鼓达人》的投币率并不算高,每年掏一笔钱更新换代,没什么必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