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
1、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以及被困人数。
2、使用消防栓时首先关闭所有灭火现场的电源,打开消火栓的玻璃门,按下手动报警器按钮,与之相连的水泵结合会自动加压,接好水带枪后(打开水阀门后由于水的压力较大,要将水枪头抱平)朝火场直射,直到火灭为止。
3、控制、消防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
4、(3)提示所在场所内简易保护面罩、灭火器等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5、(4)电饭煲、电炒锅、电磁炉等可移动的电器,用完后除关掉开关,还应把插头拔下,以防开关失灵。因为长时间通电会损坏电器,造成火灾。
6、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消防安全知识)。
7、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8、保证有足够的消防人员和消防设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扑灭减少
9、 2016年8月24日1时50分许,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城街道永阜村永强大道一出租屋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起火建筑为5层砖混结构民房,每层约30平方米,着火楼层为2至4层,过火面积约90平方米。
10、第二: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但不是地下室》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等通往室外逃生。
11、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消防安全知识)。
12、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
13、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14、要保护呼吸系统。在逃生时用水蘸湿毛巾、衣服、布类等物品,用其掩住口鼻,以避免烟雾熏人导致昏迷或者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如果烟雾较浓,膝、肘着地,匍匍前进。
15、(7)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6、(4)正确使用家用电器。首先是必须认真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留心其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要求。对于空调器、微波炉、电热水器和烘烤箱等家用电器一般不要频繁开关机,使用完毕后不仅要将其本身开关关闭,同时还应将电源插头拔下,有条件的最好安装单独的空气开关。对一些电容器耐压值不够的家用电器,因发热或受潮或就会发生电容被击穿而导致烧毁的现象,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应断电检查,排除故障,并宜在线路中增设稳压装置。
17、失火现场员工在一分钟内自发形成的灭火力量,是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18、负责紧急情况下利用公众广播系统引导、疏散人员及重要物资。
19、(1)打开消火栓门,如有按钮则按下内部火警按钮。
20、(3)图书馆中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21、火灾扑灭后,管理处要落实专人保护好现场,便于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展开调查工作;
22、第七:传送信号,寻救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23、救火时不要草率开门窗通风排烟。门窗紧闭时,室内供氧缺少,火势开展缓慢;一旦门窗翻开,新鲜空气许多涌入,加速火势延伸。因而没有救活准备时不能随意打开门窗。
24、消除引火源,就是破坏燃烧的热能源,具体措施有:安装防雷、防爆装置;采取控温、遮阳等措施避免引火源;在建筑物之间构筑防火墙,在同一大厦不同楼层之间及同一楼层的不同区域安装防火卷帘等。
25、A代表可燃固体、B代表可燃液体及可融化固体、C代表可燃气体(ABC类灭火器可扑灭这三类火灾)。
26、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头脑要冷静,沉着应答,说明火灾的准确地点、起火单位名称、所在街道、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起火部位及火势大小,如较为偏僻的地方派专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以免耽误扑救工作;
27、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
28、使用煤气、液化气,要先开气阀再点火。使用完毕,先关气阀再关炉具。不要随意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煤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阀,开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切记不要在燃气泄漏场所拨打电话。
29、防烟。用湿毛巾3——8层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钟),没有条件可以在衣服上洒上小便进行防烟。
30、业主防范意识淡薄。部分业主由于受经济实力的限制,以及消防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重利益轻安全,灭火和逃生技能不足,对火灾存在侥幸心理。
31、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楼,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会自投火海。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以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然后等待救援。
32、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3、生活中引起火灾的因素有: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34、建筑物的平面布局、耐火等级和水源道路情况。
35、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待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等;在晚上,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求救信号。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既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又可以防止房屋塌落时砸伤自己。
36、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37、九寨沟地震,公安消防部队夜以继日全力救援!
38、如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