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教案
1、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蓬”“雁”“峥嵘”“崔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明确: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
3、学其金刚怒目一面“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4、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显得清静起来了。
5、(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诗人心系天下、牺牲自我的理想和精神。
6、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7、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8、本诗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代表作品,《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后陆续写成的。这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为诗人酒后偶然题咏、即兴之作,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他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课本选的是第5首,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后十二年。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饮酒》一组诗中,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9、(1)可堪孤馆闭春寒(《踏莎行》)(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11、1运用联想想象,把这首诗改编成文章,以第一人称写,假如你就是王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
12、《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14、书利华教育网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15、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16、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8、(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李白《____________》)
19、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20、《石钟山记》中,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 , , , 。
21、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22、王湾《次北固山下》通过“ , ”的优美诗句,把江南浩渺平阔、清风和顺、波平浪静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23、(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24、“无私奉献”是时代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古诗句: , 。
25、求之不得,__寤寐思服__。悠哉悠哉,__辗转反侧__。
26、《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27、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28、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9、陆游《游山西村》诗中表达诗人初时疑虑丛生,后又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
30、青树翠蔓,__蒙络摇缀__,__参差披拂__。
31、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3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楚辞影响深远,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离骚》“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对《离骚》予以高度评价:“惊采绝艳,难于并能。”
33、利用大屏幕简单介绍陶渊明的相关资料(从名、时、地、评、著五方面入手)。
34、(2)河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时受阻,高掀上天,前浪受阻,后浪又到,潮水就奔腾咆哮、排山倒海。
35、默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草堂一幅怎样的画面。
36、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37、 听录音朗读,解决字音、词语的字面含义(学生听录音,质疑)
3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我确立重点及难点如下:
39、上好每节课。语文教学的改革务必从课堂入手,因为它是教师主导的体现,学生主体的实施,所以我尽力做到:我的课堂你做主,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4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1、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42、(3)不记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44、(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间关莺语花底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