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雨果的简介和代表作品43句集锦

雨果的简介和代表作品43句集锦

雨果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1、那是卡西莫多在掏乌鸦的巢窠,《巴黎圣母院》第四卷第三章,1868年(雨果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2、《哈姆莱特》代表了莎士比亚艺术的最高成就。一是结构方面,《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深度。三是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了大师的风范,他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相关阅读:《哈姆雷特》节选、简介、简答)

3、《薛伟红色经典》的录音是天碟级别的,弦乐细腻剔透,钢琴晶莹饱满。

4、他爱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我的导师陈思和先生

5、《雪国》是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相结合而开出的一朵奇葩。其主要艺术特色是:“悲”和“美”紧密联系与融合;心理刻画细腻传神;重情轻理,追求精神上的“余情美”;注意通过季节变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和日本传统文学的严谨格调相结合。

6、巴尔扎克是19世纪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之也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小说家。他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构成了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高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包含了91部作品,有两千多个人物。他将《人间喜剧》分为三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主要描写法国当代社会风貌,内涵最为丰富,作家又划分了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作品,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史。艺术上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点,尤其在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方面有出色的表现。(相关阅读:《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7、《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8、读雨果的作品,常常能感受到他情感的充沛,这样的充沛情感同样保留在生活中,给了他的家人、情人和朋友们。在展览中,我们能够触及雨果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还有那些与他亲近的人。

9、第三位做发言压力非常大,因为前面两位老师,宫老师能讲,李老师还能唱,我更多是想从策展人、从我们美术馆的角度跟大家做一些展览台前幕后的分享,欢迎大家有时间能够移步到八楼展厅,通过视觉艺术作品更多深入了解维克多·雨果。我是学艺术史的,戏剧是门外汉,但是我们在策划过程中,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线索的内容,一个是介绍一下“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因为这个展览我们希望通过从巴黎借到的两百多件作品,包括绘画、书籍(算古籍,一百多年,也不是特别古),还有雕塑、海报等等,非常多样的艺术作品去勾勒出维克多·雨果波澜壮阔的一生。雨果算是十九世纪很高寿的作家,他出生到去世的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所以这也是讲述十九世纪欧洲历史的展览。在展览当中,我们用了很多视觉艺术的作品来呈现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创作。

10、袁莉:谢谢丹丹馆长,因为讲了这些故事,大家一会儿带着故事看展可能更加有收获。  

11、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 

12、《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该作讲述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一伙童贩将一个10岁男孩遗弃海岸,逃离时遇难,当忏悔他们的罪行,将男孩的身世、证件封在一个葫芦里,抛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与王权妥协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

13、统编教材本着“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新增了大量古诗文和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14、“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15、《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别林斯基高度赞扬它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于俄国文学过去以及现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作品。”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从而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

16、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d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

17、雨果从未到过中国,但这不妨碍他对中国艺术的热爱。他的绘画里有东方的风景和人物,还热爱收藏中国的年画、铜炉、瓷器、陶器、丝织品等,并将它们用于家居装饰。

18、维克多·雨果的法兰西学院院士服,1841年

19、1885年6月1日,法国为维克多·雨果举行国葬。等了一夜的人们对着灵车高喊诗人曾经熟悉的口号:“维克多·雨果万岁!”

20、   在1860年代雨果开始写另外一种风格的戏剧,叫自由戏剧。自由戏剧作品中最长的剧本就是《一千法郎赏金》。这个剧本虽然是在1866年的时候写的,但这个故事还是发生在法国,当然不完全是当下的法国,是在1824年左右,也是雨果比较熟悉的一段历史。十九世纪末在法国有一种戏剧非常流行,这种戏剧如果翻译成中文叫音乐戏剧,或叫音乐剧,跟现在的音乐剧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如果我们能去想象大概是怎样的戏剧,不知道你们对南美洲的电视剧是不是熟悉,有一种形式,就是那种很夸张的,会发生很多悲剧的事情,会哭、会闹、夫妻吵架那种,就是有很多是比较夸张的电视剧。

21、   为什么雨果的名气有一段时间没有那么大?我们认为是艺术方面和政治方面的一些思想,有些事情比较反对。首先从戏剧的角度来讲,一直到十九世纪,法国古典戏剧有很重要的规定,首先有三一律的规则,还有喜剧和悲剧两种戏剧风格,分得非常清楚。这种古典主义戏剧的最好代表之一是法国的高乃依,在十七世纪。

22、这时,市里来了一个叫芒汀的姑娘,她原是农村姑娘,到城里做工,被人诱骗生下一个女儿。她把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一个旅店老板家中,老板是个恶棍,趁机敲诈她,芒汀被迫卖掉美丽的头发、漂亮的牙齿,又卖身当了妓女,最后贫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让听说后立即去照顾她,答应在她死后抚养她女儿珂赛特。

23、©MaisonsdeVictorHugo/Roger-Viollet

24、雨果的经典唱片《薛伟红色经典》录音、出版于1998年,之后也出版了多个唱片版本,最近,雨果用最新的UPMAGCD技术再版了这款传世经典唱片。

25、《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

26、奥古斯特·德·夏特林(1813—1881)

27、《巴黎圣母院》主要涉及了三个人物形象——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加西莫多以及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对于前两个人物,常常被视作雨果独特美学思想的体现,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热情纯洁,是“真、善、美集中于一身的完整形象,是纯洁和仁爱的象征”,加西莫多则驼背独眼、又聋又哑,“是个被人当作笑料的丑怪的畸形人”。然而外貌极度反差之下的敲钟人的内心却是无比的美丽,“是崇高灵魂的至善典型”,在他个人的身上又集中了美和丑的统一。罗国祥在《丑乎?美乎?——论加西莫多》一文中认为“加西莫多的美是一种不合乎人情的美,是复杂的艺术美,而不是一般人在下意识的支配下追求的那种简单的生理美。雨果在小说中是从Esthetique(美)的角度去看待加西莫多的,而小说的人物爱斯梅哈尔达则主要是从beaut-(美)的角度来衡量加西莫多。Esthetique这个字所指的美,主要指精神伦理的美,而beaut-则主要指生理的美,所以小说中,爱斯梅哈尔达始终未能发现加西莫多的美,因而未能完全地爱上他。”

28、先给大家欣赏一下维克多·雨果作为画家的这些作品。在屏幕上看特别大,那天有一个专家来讲非常有意思,他说:“方寸之间,雷霆万钧”。在展厅当中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雨果绘画的尺幅非常小,据说三千多幅作品中最大的尺幅可能是一米大部分都是像我们展厅中这样的小尺寸。雨果首先是作家,所以像牛皮纸、信封、写作用的墨水、喝的咖啡、茶叶、墨鱼汁,这些他能信手拈来的物品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材料。雨果在十九世纪是非常先锋的画家,当然他从不觉得自己是画家。比如这幅雨果的画,尺幅是4×4厘米,欢迎大家去看原作。

29、中国民乐发烧碟先行者雨果唱片的老易和LEO,从1986年的古琴唱片开始,发现和抢救性录音、出版了数百张中国民乐唱片。包括雨果的《广陵琴韵》《江南丝竹》《潮州大锣鼓》和LEO的《绛州大鼓》《绝响》等。当时录音的民乐艺术家,有些已经仙逝、有些已年迈无法演奏了。30多年来,民乐风格已经改变、不复当年的情怀、当时的味道。能赶在上世纪录音保存古典中国的音乐传承,他们感到无比的庆幸和自豪。

30、注: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31、“雨果唱片”自1986年由易有伍先生在香港创立以来,已制作出版了雨果、奇异果、音乐图书馆以及LPCD系列等五百多张精品唱片,涵盖古琴、民族传统音乐、地方民歌、西洋古典、高雅歌曲、新世纪音乐等。多年来,雨果公司在录音技术方面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合作艺人都是国内外顶尖演奏家、作曲家。已经成为享誉国际的华人音乐品牌。其出色的录音与母带制作水平、严谨而丰富的文字与精美的包装,赢得广大乐迷、发烧友的一致赞誉。

32、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炮兽》,诗集《光与影》等。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33、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34、   像《埃尔那尼》,我就不说它为什么重要了,因为刚刚两位老师都详细进行了介绍。为什么我们还选取了《吕克蕾丝·博尔日亚》这样一出剧呢?这部剧我觉得在个人生活上或者是故事上对雨果影响很大。大家都知道雨果有一个相恋半个世纪的情人叫朱丽叶,这是朱丽叶年轻时候的小像,我们在展厅当中,在流亡前有这样一幅肖像画,在流亡后的部分,也是雨果和很多亲人说再见的部分,也展出了朱丽叶去世前的这样一幅非常优雅的老年形象的油画,大家可以对照去看。

35、   作为导演要能够指导制作雨果的戏有一个风险,这个风险是因为雨果的戏剧都是非常夸大的,所以如果我们直接把他的戏剧搬到舞台上,我们就很容易创造那种太夸张了、不可理喻、不现实的状态,甚至会像我们讽刺戏剧的剧目,所以这对于导演来讲是要避免的错误。

36、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37、1902年,在雨果诞辰100周年之际,雨果故居被改造成博物馆,并于1903年6月30日向公众开放。馆内收藏了雨果的绘画、诗歌、书籍、手稿等创作和以雨果为主题的艺术品,大量雨果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和用品也陈列在内。

38、让我们细数雨果这一名字背后的不同面向,了解一位立体、生动的天才。

39、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0、《薛伟红色经典》由雨果老易亲自录音、监制,邀请著名的小提琴家薛伟老师演绎多首经典红色曲目,包括《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儿干》、《丰收渔歌》、《苗岭的早晨》、《壮锦献给毛主席》等。唱片曲目除了红色经典外,还有一个主题是童年回忆,包括多首经典的民族音乐,包括《茉莉花》、《良宵》、《康定情歌》、《春节序曲》等等,所以,唱片所有的曲目都非常好听。

41、《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42、不幸的是,雨果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1843年,新婚的莱奥波尔蒂娜与丈夫在塞纳河溺亡,悲痛欲绝的雨果为此辍笔直至1852年。1871年,长子夏尔去世,其妻随后改嫁,他的儿子乔治、女儿让娜由雨果抚养。孙辈的陪伴给雨果带来安慰和欢乐,才有了晚年的诗集《祖父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