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利和莱因哈特
1、82集,主角之一的杨威利前去和谈过程中,遇到逃出并想刺杀杨的霍克。霍克被中途遇上的帝国军击杀。但这伙帝国军是“地球教”伪装的,他们在杨的舰艇“尤利西斯”上露出真面目,双方激烈战斗,但杨因大腿动脉受伤,失血过多死亡。一代奇迹的魔术师陨落。
2、也许读者已经看出,帝国、同盟、费沙的形象,微妙的与《三国演义》中的魏蜀吴对应了起来,这也是《银英》得名“宇宙版三国演义”的原因。
3、政治方面就更别说了,丝毫不懂得君臣之道,被朗古轻轻一勾就上套。后面的造反更是莫名其妙。
4、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约内容
5、那么,这种超前性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认为,这得归因到《银英》的一个重要特点——雅俗共赏之上。
6、以光年才能度量的空间、以世纪才能计算的时间,这是传统小说无论如何也无法描绘的跨度,
7、温馨提示2:为缓解大家关于复杂人名地名的记忆,正文中加粗的人名地名需要留心,其他的不重要。
8、从一定意义上说,杨威利对于人民的认知是处于感性的定位上的。他绝不会因为战略上的意义杀害一位无辜的市民。这或许就是他无法战胜莱因哈特的原因,也恰恰是喜欢他的人最看重的原因。处心积虑的考虑每一位市民危安的政治只能是失败的政治,因为像这样的政治绝不是任何一个“人”可能做到的。如此顾全小处将细节都考虑周到只能落得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的后果。而莱因哈特则是天生的将才。他可以为了战略需要使人民挨饿,甚至于毁掉一颗星球。这点是杨万万做不到的。
9、这首歌后来被漫威电影《银河护卫队2》收录,是那部爸爸去哪儿(划掉)中的一个主题。星爵寻求半生的父亲Ego是个宇宙级渣男,一手制造了星爵的悲剧。Ego以这首歌为隐喻,试图解释自己的肆意妄为——我的征途可是星辰大海呀。
10、爱国心常常使以挥舞的旗帜不同为理由,使杀戮正常化,有时候是一种强制化的心情,通常是不能和理性共存的。尤其当权力者将其当成个人的武器来使用时,其毒害之深实在是超乎人们所想象。
11、亚姆立札会战后,杨驻守伊谢尔伦。在成功镇压救国军事会议政变、击退秃鹰之城要塞攻击后,杨于“诸神之黄昏”作战中撤离伊谢尔伦,并在巴米利恩会战中险些击毙莱因哈特。但因同盟投降而停战。
12、然后,莱因哈特发动“诸神之黄昏”大进攻,自率主力突袭费沙回廊,又派罗严塔尔、连内肯普和鲁兹进攻伊谢尔伦要塞,称之为第九次回廊会战。此战过程基本正常。杨威利带着一个舰队,与罗严塔尔的三个舰队打成不相上下。考虑到对手罗严塔尔也是全宇宙屈指可数的名将,此次攻守双方的兵力差距超过之前第六次的,而且要塞原本是帝国修筑,为了防御同盟侧从帝国侧进攻,所以现在攻守异位,同盟军防守的难度可能(仅仅是可能)略高于过去的帝国军防守。那么杨确实表现了超出过去名将的手段。这和原著定位也是一致的。
13、莱因哈特将齐格飞的一缕头发放在自己胸前挂着的照片盒内,时时提醒自己要像齐格飞建议的那样施政,不能做像鲁道夫一样的独裁者。后来,希尔德表弟受地球教影响,借机刺杀莱因哈特,他拿着爆炸装置开关,想抢莱的照片盒,被莱一把打倒在地,刺杀失败。
14、不败的魔术师杨威利能否解决这一连串的危机……一场规模壮大的太空战记由此展开!
15、那么问题就来了,应该如何让这个符合儒家传统道德观的小说中段蜀汉主角退场呢?(要注意演义是一部群像小说,在群雄逐鹿,天下三分,三国归晋的各阶段都有其主要人物。)事实上演义里的人物结局并不完全符合历史,比如王朗,张苞,徐晃等,作者是根据剧情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来设计结局,一般其为人物设计的结局无非五个:阵亡,斩首,病故,政变,暗杀。
16、5年后793年的凡佛利特星域会战,帝国军上校莱因哈特攻入同盟军基地,俘获同盟总司令,晋升少将,成为帝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
17、诸神之黄昏,率领三个舰队与杨威利在回廊战成不相上下,最终杨威利弃守要塞。
18、他本人对于自己的这份职业,却是讨厌到了骨子里。
19、在动漫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霸气无比的角色名,而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20、宇宙历792年年。莱因哈特在连内肯普麾下担任驱逐舰舰长。同盟军在西德尼·席特列将军率领下,对伊谢尔伦要塞发动第五次进攻。这时,宪兵艾母巴哈前来,对莱因哈特在“白银之谷”事件中涉嫌谋杀一事进行“调查”这不是根据小说,而是根据道原香津美的漫画改编的。
21、所谓专制是什么呢?不是由市民选出的为政者,利用暴力及权力剥夺了市民的自由,并进而想支配人民。
22、鲁道夫取消对弱者的社会福利;强制让残疾人和穷人绝育;精神病安乐死;国会解散;政治犯流放到不毛之地等,这些处决掉的人合计40亿以上。
23、在他父亲死后,他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继续免费学习历史,他只能进入军校的战史科。
24、在宇宙司令部的授意下,杨放弃伊谢尔伦,赶去兰提马利欧星域,及时化解了同盟军的危机,并守护剩余军队返回海尼塞。杨也在这时升为元帅。
25、杨威利夺占了伊谢尔伦要塞,莱因哈特却歼灭同盟军残存舰队,灭亡了自由行星同盟。这时候,战争成为了莱因哈特和杨的单挑。莱因哈特大军云集回廊,展开了第十一次回廊会战。
26、帝国知道这个消息,自然指派莱因哈特迎敌。莱因哈特采取“焦土政策”,将帝国统治星球上的,大约五千万人的粮食悉数拿走,并告诉他们:等同盟国一来,自然会发给你们。于是同盟国收复各个帝国统治的行星时,老百姓都排着长队问他们要食物。
27、按照这个一年一季的更新速度,恐怕要十年才能更完。
28、再往后,莱因哈特突破费沙回廊后,在兰提马利欧会战击溃同盟军主力,杨威利被迫放弃要塞,转入游击战。在《连战》一节中,杨威利连续击败帝国军舒坦梅兹、连内肯普、瓦列等几位提督。这毫无问题,以杨的水平,秒杀数量相当的敌军本是正常发挥。
29、后成为争取自由的反抗军同盟的关键一员。看这本书就像置身于星际版的中途岛海战,浓浓的星空二战风。个人能力和团队战术的优秀结合,精彩纷呈;如果你喜欢软科幻中的太空战斗,如果你曾憧憬着星空,想要像星战里面一般驾驶战机翱翔天际,那么这本书建议一看。无机甲无异能无修炼,纯粹的战机,幻想中的太空战斗。文笔过关,爽点突出,强烈推荐!
30、这并不是那个年代流行的酒饮。在这个相当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小酒馆的啤酒是民众们抨击时政、交换八卦时的饮料;在名流与贵族的晚宴上,葡萄酒才是觥筹交错中的主角;阴谋家着啜饮加冰的棕色烈酒密谋;将士们则用香槟庆祝凯旋——而当杨提督殉职的噩耗传来,他的好友终日在酒精中以泪洗面,脚边是一枝枝威士忌空瓶。
31、其实命运不过是偶然地积集了无数的个人的意识所产生的结果,并非一种超越的存在。
32、出现的问题与能力设定无关,纯是田中的战场建模问题,那就是所谓舰内突袭。这里就不赘述了。
33、或是伴于杨威利元帅身侧,在宇宙一隅固执的守护民主主义的灯火。
34、救国军事委员会这些人最后失败了,但是他们在失败前与杨威利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可以看做是田中芳树价值观的体现。
35、那如何引出诸葛亮病故呢?当然不能平淡地死在后方,所以需要增加一些戏剧性的事件,历史上诸葛亮确是死于征途中,但历史记载非常简略,无非是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求战不成,卒。这样写的小说一定没人愿意看,因此必须添加若干足够刺激的桥段,桥段应满足的条件如下: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可能符合历史结局,在诸葛亮死亡前让其才华再次发出耀眼的光芒。
36、宇宙历800年(帝国历491年新帝国历2年)——四月二十日,接到毕典菲尔特的挑衅电文。四月二十九日,回廊战役开始。亚典波罗第一阵。敌将法伦海特战死。五月六日,帝国军大本营出现空隙,试图进攻。敌将斯坦梅兹战死。
37、这一战杨的表现同样惊艳,不过挂开得倒也不算太出格。毕竟,虽然帝国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杨起码也拥有不少猪队友,可以帮助吸引敌人火力。迅速击退米达麦亚、击溃毕典菲尔特也并未超出其能力正常范围。只是最后能带出七成兵力显得有点过分。十三舰队在10万敌军包围下这个损伤比率,居然比亚斯提的二舰队还要小!
38、把伟人或英雄的传记教给小孩子们,是最为愚劣的事情,因为这就好像要善良的人们,去学习异常的人,这两者其实是不同的。
39、作为一个科幻读者,当我看到新银英第一集的这幅画面:剃须刀形状的星舰在星球大气层内缓缓驶过。
40、“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现在依然频繁被用来表达远大的志向,出现各种标语、传记或是文章里。
41、好施善行者喜欢一个人默默耕耘,盲信愚行者希望有同伴一起做。
42、杨威利的战术则更多地倾向于随机应变,无所不用其极,抓住敌方一切失误,攻其不备。
43、这时总司令受重伤,临时任命杨威利指挥,同盟军的救星来了。
44、即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学会“如何当家作主”,这样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45、他自己也很清楚,士兵们拥戴他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常胜的军神。
46、对第一主角莱因哈特,开的挂主要是战略方面的,对手一个赛一个弱智,部下一个赛一个忠心,于是很快拥有了碾压的实力。二号主角杨,开的挂则是战术和奇谋方面的表现。
47、不得不说,在整部动漫里,每一场银河战斗都十分精彩,特别是在几十年前,整部动漫的制作水平已经十分上乘,同时再加上原作的出色,使得这部动漫即使过了近40年,人们也还是愿意不断的翻看。
48、在这些闪耀的人物背后,其实是田中芳树对于历史的思考,而这正是银英的第二个看点。
49、最后就是第二次兰提马里欧会战,罗严塔尔对战挚友米达麦亚。双方兵力接近的情况下,米达麦亚这边有瓦列和毕典菲尔特两大名将,罗严塔尔手下只有一群二流将领,其中最主要的两个还怀有异心,全军更背负着叛乱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罗严塔尔一直维持局面的均势,后来听闻后方动荡,再加上格里鲁帕尔兹的忽然背刺,才造成全军溃灭。所以,单说表现出的军事才能,罗严塔尔是在米达麦亚之上的。
50、杨威利对于敌人的认知也是其独特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莱因哈特是杨一生的宿敌,但是杨却从来没有憎恨过莱因哈特。对于莱因哈特,杨威利甚至是抱持着欣赏态度的。在他把莱因哈特的旗舰列入主炮射程时却宁愿听从荒谬的命令而撤军,有一半的原因也是因为杨威利个人对于莱因哈特的推崇——不忍心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死于自己的炮火之下,更不忍心帝国的亿万人民失去这样一位仁君。
51、一个不能公然对指导者表示恶意的社会,便称不上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52、此时,刚从最初的战场后退了约六光时(约六十五亿公里),杨的第十三舰队处于要对抗四倍数量的敌人的毫无余裕的状况之下,而且C战区的帝国军指挥官吉尔菲艾斯已经击败了第七舰队,而持续将兵力及物资投入对第十三舰队的战场,要以毫无间断的攻击来消耗同盟军的战斗力。
53、还有一种表达是:少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不该死于情。意思是少女追寻美好未来,而不是一味被情所困。
54、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田中想象力有限,至少在动画版的《银河英雄传说》中,其他星球的植被作物看起来与地球并无二致,远非《星球大战》那般光怪陆离。甚至,根据剧情中并不多的描写可以猜想,或许如今地球上关于酒的概念和法规,到那时可能几乎没有变革过……
55、讽刺的是,哪怕有杨威利的千般维护,自由行星同盟的民主政治最终还是变质了。特留尼西特为了获得更大、更稳定的权力,借助军人政变的影响不惜破坏了民主政治,在事实上建立了一个举国一致体制(14)此后,杨威利如果盲目顺从特留尼西特,则会沦为一个毫无人格的打手,如果杨将特留尼西特取而代之,那么自由行星同盟就将会在鲁道夫.杨手里灭亡。
56、他随时随地掏出电话假装自己在通话的行为也没有什么意义。
57、莱因哈特就不满意了,他在举兵伊谢尔伦交战后,在病中提出与杨和谈。
58、《银英》的故事,大体上就是个“宇宙版三国演义”——帝制专政的帝国、民主主义的同盟和资本主义的费沙三个国家间的碰撞与交融。
59、我想所谓的历史,就是所有人类所共有的记忆。虽然所回想的事情当中,或许会有些令人觉得不愉快,但是无论如何,这些事情却不是人们可以加以漠视或遗忘的。
60、田中给这位人气角色发便当时,想必有很多读者想给作者寄刀片。
61、这出悲剧中,杨威利乘坐瑞达号巡洋舰,前往帝国军和谈,结果半途先遭遇神经病霍克的武装民船拦截,接着被伪装成帝国军的地球教徒登舰强袭,杨威利大腿受伤,流血而死。
62、费沙是一个商人构成的国家,虽然没有军队也没有成体系的政府,但是,却靠着控制其他两国的经济命脉与费沙走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极小的体量跻身于两个大国之间。
63、这个战法并非什么奇略,而是正统的战术,运用起来坚实无比。
64、国家是将市民的福祉与民主共和政治付诸实现的一种具体化手段,应切记国家本身的存立除此之外绝对没有其他目的。
65、这次会战的核心节点——杨威利预先埋的木马没有任何问题。
66、虽是一名普通的小兵,却书写了一部不一样的传奇。科幻类型的巨作,可以说是科幻文学中一部不可或缺的里程牌式的小说!不想当将军的小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唐龙便完美诠释了这一点,从新兵训练营,再到兵权在握的大元帅……剧情很是给力!其中场景和细节更是让人热血封腾。
67、就是这样的奇遇开发了杨威利的军事才华,在战争中他屡立奇功,可以说他的存在有力的改变了宇宙战争的局势,不过,后来因为银河帝国突袭自由同盟首都,使得杨威利不得不签下城下条约,自此之后,杨威利宣布引退。
68、或许由于绝对的善和完全的恶。这种思想的存在,所以使得人类的精神无限制地荒废了。自己是善,便将对立者视为是恶的时候,便无法从其中产生协调以及体谅。只不过是将自己加以优越化,并且将打败对方并加以支配的欲望变成正当化而已。
69、这么想了想,老杨最终还是没能过上他想要的领退休金咸鱼生活。
70、“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正是由该小说男主角莱因哈特讲出。现在这句话普遍认为是用来指少年英雄的广阔胸怀。
71、10在所有的情况下,忍耐和沉默不见得是美德。在不该忍耐的时候忍耐,应该讲话的时候缄默,徒然助长敌人威风,敌人更将得寸进尺,并认定自己的利己主义可以横扫千军,所向无敌。如同过分宠爱幼儿、一任权力者骄纵无度,最后势将不得善终。
72、“只有这方法了。不过,这也要敌人会上钩才行,但是……”
73、各阶段的主要人物被斩首一般是为了突出其忠义两全。如陈宫,审配,关羽等都是如此。诸葛亮几乎未尝一败,也不适用。
74、所以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杀人及被杀,而军人却把杀人当成职业。
75、莱因哈特的胜利,往往都是事先做好一切准备,让己方处于万全之势,然后正面进攻,堂堂正正地一路平推。
76、为了健康和美容,饭后要喝一杯红茶。一杯俄国茶,不调果酱或橘皮酱,用蜂蜜调味。
77、不用参与、不用思考,政治就能正常运作,谁还愿意掺和政治这种麻烦事呢?
78、也不能光是佩服。以正攻法作战的话,数量上居于劣势的第十三舰队很明显的将只有败北一途。
79、“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正是由该小说男主角莱因哈特讲出。现在这句话普遍认为是用来指少年英雄的广阔胸怀。
80、“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现在依然频繁被用来表达远大的志向,出现各种标语、传记或是文章里。
81、在这种特留尼西特和自由行星同盟只能活一个的矛盾中,田中选择了灭亡自由行星同盟从而构筑杨威利悲剧英雄的形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杨威利虽然嘴上说着对国家的生死漠不关心但他确确实实的是自由行星同盟能够苟延残喘到七九九年的重要支柱。杨对自由行星同盟这个国家已经尽力了。
82、杨威利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和探究也相当有意思。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得到幸福,因为有那么多帝国士兵的幸福毁在了他的手中。因而一段时间以来,杨对于菲列特利加的爱情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杨威利的自我否定意识是他与莱因哈特,与历代君王最大的不同之处。如果杨威利不是时时自省的话,恐怕这场战争就要成为杨威利独裁政权与莱因哈特独裁政权之间的战争了。
83、真实这种东西,就和生日一样,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不能只因为和事实不一致,就指责是谎言。
84、这段杨的奇迹之作,槽点甚多。帝国军在回廊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居然全军出动,先寇布居然得以冒充潜入要塞等等,这些都可以用对手弱智来解释。反正田中笔下的对手弱智程度是无下限的。
85、这部巨著,高度概括了科幻的浪漫、历史的博大、剑侠的豪迈,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集大成之作”。
86、再往后,同盟内战中的多利亚星域会战,杨威利率队迅速击溃鲁格朗休提督的叛乱军11舰队。这一点完全没啥问题,杨本来就是“同等数量下无敌”的存在。如果说开挂,开的挂倒是“对手愚蠢”。鲁格朗休提督只有一个舰队,居然敢离开首都的防御卫星,去和杨威利率领的舰队(兵力应该还超过他)单挑。而且,还敢分兵……被秒杀也就不足为奇了。反正田中芳树笔下的“敌人”,如果作者要他输,他一定会分兵的。
87、身为民主国家的军人,他绝对不能染指政治权力,这是他固守的底线。
88、罗严克拉姆王朝的人,并不是在支持什么帝制专政,而是在拥戴莱因哈特本人。
89、原作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开创日本文坛新历史的小说。
90、《银河英雄传说》,一段充满男人浪漫的传奇征程!
91、莱因哈特注重战略部署,而杨则是战术上极其出色。
92、但是,往往真正的人才是无法完全过上安宁的生活的,在他引退不久后就为了拯救自由同盟而出山,在此之后重新扭转了战局,但是正当杨威利要和莱因哈特签订和平条约时,杨威利遭遇刺杀身亡,就此结束了他的戎马一生。
93、身体素质方面很不错,单挑对先寇布不落下风,要知道先寇布可是专门来一骑讨的。不过,脑子可没有身体这么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