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杜甫的古诗四句31句集锦

杜甫的古诗四句31句集锦

杜甫的古诗四句

1、乍一看,杜甫这两句诗,只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但实际上,它的内涵却无限丰满,不仅寄寓了杜甫对开元初年唐王朝鼎盛的眷怀,也为下文抒发时代沧桑巨变和人生颠沛流离之感,起到了铺垫作用。通俗点说,就是在杜甫眼中,象李龟年这样杰出的艺术家,包括他自己会有这样的艺术情趣,只有在唐王朝的鼎盛时代才会诞生。(杜甫的古诗四句)。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这句诗沉郁苍凉,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     新婚的李清照,一首词闻名天下,最后三句千年来无人能及

5、译文: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

6、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7、事实上,除了那些拥有较强现实主义色彩的经典作品以外,杜甫还有很多描写自然山水的诗作也很精彩。例如接下来笔者要和大家介绍的这首五言《绝句》,只有短短4句20字,意境非常唯美,特别适合讲给孩子,是唐诗中的不世经典,特别值得父母收藏。全诗如下:

8、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古柏行

9、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从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洛阳、长安。杜甫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城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都全军覆没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八月,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长诗《北征》。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压迫下蒙受苦难,写出著名《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展转走上艰难蜀道,后来到成都。

10、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11、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君:指李龟年。

12、解析:还没感受够春的美好,不知不觉中已至四月,又到了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正当我埋怨春光易逝,韵华难觅之际,忽地看到一片粉红的桃花,如云霞般灿烂。哦,春天,这淘气的小精灵,原来他在跟我玩藏猫猫的游戏呢,顿觉心情大好。

13、在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在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14、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15、首先,诗的前两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便一反前人在诗中所体现的悲秋现象。它的大概意思是说,人们都说秋天太悲凉,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这不正好合人意,消除了夏日的炎热,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

16、李白被赐金放还后云游齐鲁,结识了杜甫,二人亲如兄弟,结伴同游,饮酒作诗。李白嗜酒如命,为人狷狂,不拘俗礼,杜甫都看在眼中,深深为李白感到担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送给李白,既有为好友牢骚不平之意,又有劝诫之意,同时也是对子的警示自省。

17、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18、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9、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20、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21、⑷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22、     杜牧失意后写下一首诗,成为千古经典,最后一句令人深思

23、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

2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25、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26、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2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8、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白居易《题大林寺桃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