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杭州的名诗佳句
1、描写长城的诗句万万千,但上面这个诗句估计是最脍炙人口的。
2、天欲雪,整驾催归及未晡,时间应该在冬天或者早春,风光不与四时同。
3、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4、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
5、(蒙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6、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7、这一段的出名,首先要感谢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其《与朱元思书》成为史上最广为人知的私人信件之一。“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等于给富春江颁了一块金牌。
8、据有关机构统计,桐庐是全国县级城市中留下古诗词最多的一个。桐庐非常重视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近年来打“唐诗西路”品牌,颇具成效。
9、杭州历史上就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历史名城。春秋时代,先属吴,后属越,秦代定名为钱塘县,隋改名杭州,又因五代吴越建都于此,所以叫“三吴都会”。
10、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11、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12、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13、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14、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5、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
16、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代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1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9、全书布局巧妙,行文缠绵,文笔细腻、哀艳凄婉。其中刘秋痕,虽堕娼门,但不甘沉沦,以死殉情,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少见的一处身遭侮辱损害而奋力抗争搏斗的光彩照人的妓女形象。
20、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明亮的圆月和壮观的潮水。
21、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2、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这三句透出一派富庶安适的气象,城市不仅繁华,而且人口众多,足有十万户之多。
23、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24、苏堤如黛,白堤翠绿;一池涟猗,满目碧翠;平湖画卷,美景尽收!
25、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双浆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26、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_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
27、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对他都很崇敬。惟有苏麟,因为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杭州城里,所以没有得到什么照顾。
28、桐庐历史名人,要推汉代的严光为首。严光是古代隐士的典范,严子陵钓台被视为隐逸文化的圣地。历代歌颂严光高风亮节的诗歌多不胜数,其中不乏名篇佳句,如李白“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古风》),方干“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名”(《题严子陵祠》),等等;而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杭州人、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写的《钓台》四首中的一首:
29、这些描绘杭州的诗歌,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镌刻进人们的记忆深处,和杭州厚重的人文气息交织在一起。
30、--《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苏轼借问连宵直南省,何如尽日醉西湖?--《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唐.白居易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木兰花/玉楼春》唐.张先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31、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南北长约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32、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33、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34、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35、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36、(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
37、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8、夕照斜花影,晨光笼竹扉;桥堤无岁月,何必伴春归?
39、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月上吴山,雾霭溟,截然划湖之半。
40、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黄鹤楼的名句。当时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依依不舍,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1、恰到好处的收尾,美好的想象与美好的期盼,让词意余味无穷,人们在回味的同时,会再一次走进柳永的词章中,领略杭州的美景。杭州这座城市给柳永留下的印象,就浓缩在这首只有一百零七个字的词作中。
42、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出自:《水龙吟西湖怀古》年代:宋作者:陈德武陈德武诗词全集只要陈德武的结果西湖未能过也《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43、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____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44、年代:明作者:张煌言张煌言诗词全集《水龙吟西湖怀古》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古典诗词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我只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王瀛)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潘阆)平湖秋月(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和友人招游西湖(明)钟禧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夜泛西湖(明)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西湖柳枝词(清)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院风荷(清)许承祖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和友人招游西湖(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寄杭州友人(明)钟禧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夜泛西湖(明)史鉴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西湖柳枝词(明)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湖心亭(清)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饮龙井(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还有很多,以上所录供参考.。描写西湖的诗句大全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5、这是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的诗句,是形容庐山景色千古传诵的名句。庐山景色漂亮无比,更是避暑的好去处。
46、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47、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48、第6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另一种版本写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9、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50、译文:杭州以西那美丽的盐场就似一带贵重的琼瑶,吴山色彩万千宛若油碧的翡翠层层叠叠。哎呀呀,看看钱塘江象是万顷的玻璃闪闪发光。
51、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
52、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53、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5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写白堤的江南忆·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5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事近西湖辛弃疾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56、说到这里,我们是不能不想到曾任杭州刺史、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写下的令人神往的《忆江南词三首》的:
57、开篇三句“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大意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和优美的风景,这里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地方。
58、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9、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____《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60、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