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岑参的诗词51句集锦

岑参的诗词51句集锦

岑参的诗词

1、《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白万里凝”,诗人用浪漫夸大的方法,竭力描写雪中六合的全体形象,浩大苍莽,威严宏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喜局面,写出大家的达观精力。

4、他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

5、站在慈恩寺塔上,望见五陵墓,那是汉代五位皇帝的陵墓。他们曾轰轰烈烈创造基业,如今默然安息在青松之下。

6、出自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诗句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令人不寒而栗。“万箭千刀”、“流血浸空城”都是夸张的表达,并非实写,意在强调一夜屠城的血腥残酷。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8、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类的感触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思,全句说: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然不干。这种写法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致的情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岑参的诗词)。

9、在梦中,只有片刻,便跋涉千里,走完了江南的千里万里,来到了爱人身边。

10、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11、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1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3、诗的前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后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诗人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14、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15、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16、如果没有岑参,我们可能不知道边塞的雪是这么壮美。

17、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然间如同刮起了一阵春风,成千上万的树木,都盛开了梨花。

19、  岑参约生于公元715年,卒于公元770年。是东汉正南大将军岑彭之后。因为岑彭是南阳郡棘阳县(今天的&#x河南南阳、新野两县城之间)人,所以他的后代就一直被称为南阳棘阳人。祖上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过大唐宰相,父亲岑植曾出任仙‘晋二州的刺史,不幸岑植去世得早,所以岑氏家道衰落,岑参幼年很是孤苦。不过岑参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了。二十岁献书阙下后曾奔波于长安洛阳长达十年。岑参的第一首诗作于何时已经没有清楚的记载。但是岑参早期的诗歌题材很是广泛,感叹身世,嗟叹坎坷经历,赠答朋友,还有不少山水诗。诗歌风格和谢兆,何逊等人有几分相似,但是意境更新奇。如其山水代表作《暮秋山行》中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20、   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21、总体来看,岑参两度出塞时期所创作的写景诗(西域写景诗)对中国传统写景诗有较强的开拓性意义。题材方面,岑参是最早的广泛描写西域景色风光的诗人,真正地将西域景观引入写景诗的关照范畴,为中国传统的写景诗注入了新的描写元素;风格方面,岑参的西域写景诗为传统意义的写景诗注入了英雄主义气息,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内向性的特点有所突破。这两方面对后世的西域写景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

22、  天宝八年,岑参初次入塞,天宝十三年,二次入塞。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零距离地感受到边塞的广袤雄奇风光,如火山云,狂风和瀚海。更是真实感受到了边关战士的军旅乡愁。岑参将这些感情全都融入到自己的边塞作品中,如描写边塞奇特景象的《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在这段时期完成大量杰出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境界开阔非凡,极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如广为称赞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3、“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像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24、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25、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26、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27、物是人非总是能让人伤感。曾经的美好、情意不再,而花却照常开放,总是引起人的无限惆怅。

28、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2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0、作者: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1、   一天一首古诗词: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遗》

32、风停了,雪不大,因而飞雪好像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好像此刻才意识到,难怪昨晚盖着狐裘还那么冷。

33、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4、  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35、《杨瑾墓志》与《杨玠墓志》虽都刊立于天宝十载,但两者的书法却大不相同。《杨瑾墓志》书法,受中唐徐浩书风的影响明显,结体宽博圆融。笔法较为生动自由,甚至偶尔还会有北魏墓志的用笔,显示出较强的书写性,但却不甚精到,或也与刻字不工有关。而《杨玠墓志》书法,用笔和结字,有初唐欧、褚、虞典型书风的影子,用笔从褚来,瘦硬方挺,提按分明,粗细明显,结体从欧虞来,婀娜修长,中宫紧致,但去欧体右上斜的险峻,而融入虞世南端庄中庸的一面。综合来看,其书法水平要较《杨瑾墓志》为高。

36、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37、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38、mǎshàngxiàngféngwúzhǐbǐ,píngjun1chuányǔbàopíngān。

39、撰文者刘单,天宝二载状元登科,然史无专传。关于其生平事迹,周腊生先生有《唐代状元刘单杂考》一文,②就其早年部分仕历、知贡举的时间,终官是否为礼部侍郎以及卒年等做了考辩。本文只结合墓志材料,就其在河西的任职情况,做如下补充申论。

40、日子环境的艰苦,更能阐明将士们歌舞的活跃意义。这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1、尽管气候严寒,但将士却毫无怨言。并且“不得控”,不管气候多么冷,他们也没有忘掉练习,还在拉弓练兵;“冷难着”,阐明尽管铁甲冷得刺骨,他们仍是全副武装,时间预备战役。

4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4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4、从大漠孤烟到江南春梦,岑参是边塞守将,亦是长安文士。

45、焉耆(yānqí):指焉耆都护府,为安西四镇所辖都护府之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

4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47、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48、出自唐·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此写花好依旧、人渐变老的感悲之情。

49、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