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经典名句翻译76句集锦

论语经典名句翻译76句集锦

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1、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2、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3、(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4、(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赏析)所谓言多必失,一个人要想在道德上有所建树,就不能不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少说多做甚至不说多做,这样才能在多方面都有建树,成为一个实干家。

6、(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8、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

11、(赏析)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曾子是儒家学派中强调内省、修养的有力倡导者,他自己也以此严格要求自己。他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谨慎。

1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3、此处的“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的庸人。

14、(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5、(赏析)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能只局限于有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而应该广泛地学习,把各方面的知识都贯通起来,这样才算比较成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真正学业有成的人不是“偏--才”、“怪才”,而是“通才”、“全才”。

16、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17、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8、(赏析)这句话就是一种学习态度。我们知道孔子对待学习是非常严格的,他严格的要求自己多学习,多做事,少说话。像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一直被世人所倡导的。

19、(译文)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20、(赏析)为了减少父母的担心,古人提出“父母在,不远游”。即便要出行,也不能漫无目的地四处云游,而应有个明确的落脚处,好让父母能放得下心。

21、(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为仁之)道,就是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了。”

2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3、然而这里的“仕”并不是指做官,而是说具体做一件事,也就是实践。“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

24、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5、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26、(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7、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28、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0、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1、(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疾病。

32、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3、这句知名度很高的孔子语录,出自《论语·里仁》。很多人会照字面意思理解成:父母在,不要出远门。

34、(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35、(赏析)大凡圣贤哲人,必是对真理有着极为热烈的追求,一生都在追求心中那个崇高的目标。而一旦获得了这个真理,人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36、翻译: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37、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8、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39、(译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40、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4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42、(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43、(赏析)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来说,是具有相当警示的言语。因为它提出了“酒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这句话,应为它对我们的下一代、对祖国的未来,都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

44、大意: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45、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46、(赏析)所谓言多必失,一个人要想在道德上有所建树,就不能不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少说多做甚至不说多做,这样才能在多方面都有建树,成为一个实干家。

47、(赏析)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要有大作为。这是孔子批评他的学生在白天睡懒觉时说的一段话。

48、(译文)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50、(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51、(赏析)孔子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经常反复地教导学生应该注意提高这五个方面的修养。孔子还以“文、行、忠、信”即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诚信四种内容教育学生。

5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3、的是国家的法令、制度(的建设),小人关心的则是(别人给他的)恩惠。

54、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5、“愚不可及”这个贬义词,最早其实是孔圣人用来赞美宁武子的!变化这么大,估计连孔子自己都想不到。

56、(释义)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5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8、(直译)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59、(意译)品行好的人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品行差的人多行不义经常忧愁。

60、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61、  (注释)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于学。

62、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是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63、(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6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66、孔子的“立”,立的是人格。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

67、(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6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9、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70、(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71、(释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地尽礼尽哀,对祖先要诚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这样)民间的风习,就会归于淳厚了。

72、出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3、  (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74、(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75、(赏析)对待学习我们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一知半解就以为通晓全部,半桶水晃来晃去,这样只会延误学习,影响学业所得。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不少不懂、难懂的知识,如果没有承认自己不懂的勇气,那么我们也必将和真知擦肩而过。只有坦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才能获得真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