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佛家名言名句及释义86句集锦

佛家名言名句及释义86句集锦

佛家名言名句及释义

1、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2、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佛语有云:九九归终成正果。

3、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4、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佛家名言名句及释义)。

7、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8、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药之:用药治疗。渴而穿井:到了口渴时才去掘井。铸锥:铸锥:铸造利器,一作“铸兵”。比喻事到临急才想办法,已经来不及。

10、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100句佛语经典语录100句佛语经典语录。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14、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15、佛问:生命在几间?僧:数日间。佛复问一僧,答:饭食间。佛又问一僧,此僧答:生命在呼吸间。佛:善哉,这才是生命。

1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7、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18、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9、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0、10每一个人都拥有性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性命,乃至于珍惜性命。不了解性命的人,性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22、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24、 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25、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6、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27、1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1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8、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29、汉•韩婴《韩诗外传》纤微:极其细小。汉•刘向《说苑•谈丛》:“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意思相近。灾患产生于发怒,祸端由于疏忽小事而引起。

30、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31、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2、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3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4、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35、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6、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37、不好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决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8、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39、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40、明•方孝孺《深虑论》祸:祸患。忽:疏忽。乱:变乱。谓祸乱的发生,常常由于疏忽和多疑。

41、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42、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4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4、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5、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46、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47、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4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49、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50、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51、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5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53、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54、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55、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56、(莫生气)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义;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藏里;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万事般般样,岂能尽如人的意?

57、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58、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59、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60、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61、4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

62、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63、  前一句,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会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他就会有明月。

64、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开悟。悟后起修,就是修行。

6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66、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67、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68、20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69、诸余罪中,屠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70、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71、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72、北朝•北齐•刘昼《新论•慎隙》蚓:蚯蚓。穿堤:挖穿堤的孔洞。漂一邑:指整个都邑洪水泛滥。漂,浮。邑:都城,城市。一条蚯蚓挖穿的小洞能使大堤崩决,淹没城池;小烟囱的火星会把千家万户变为灰烬。

73、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74、西方道路不平坦,曲曲折折路弯弯;真心修佛无畏惧,哪怕冰霜与严寒。佛教名言名句禅语(精选篇)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施暗箭——祸延子孙。一生用之不尽——善为至宝;百世耕之有余——心作良田。信因缘果报者——万善之母;疑因缘果报者——众恶之根。

7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76、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77、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78、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79、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0、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81、(憨山大师修道歌)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8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83、《老子》第64章为:作。为尚未诞生的事物创造条件,对未然之患要杜绝其萌芽。

84、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85、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己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