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蕴含精辟哲理的文言文24句集锦

蕴含精辟哲理的文言文24句集锦

蕴含精辟哲理的文言文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  2)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6、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7、贪欲是动物的本性,这道理大家并非不懂,只是到了实际生活中就忘记了。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10、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自幼从思想上形成道德准则,当我们长大后,面对花花世界、灯红酒绿,在选择的时候就没有这样一个门槛底线制约自己的判断,贪欲熏心,迷失了自我。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2、此句出自唐代韦应物的《答崔都水》。韦应物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本句则写出诗人了淡薄名利的人生哲学。

13、此句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道出有关人生的哲理。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同样可以老当益壮。“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14、此句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赠学者》。后半句典出《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因支持上书谏官为范仲淹鸣不平而被贬至滁州任官。在这段时间,他刻苦砥砺,作《赠学者》与学界共勉。

15、  14)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6、  3)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17、  1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礼记中庸》

18、释义: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19、①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快乐。②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③超:"召"示你,不停地走,你才能赶上别人。④乞:“气”,少争了“一”口…对汉字的理解也可以这么有趣↓↓其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值得思考和回味。你都读懂了吗?

20、▶ 你认识姓冯的人吗?认识你就一定要看看!!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3、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冯”,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中华冯氏网”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冯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冯氏文化,传播冯氏正能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