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70句集锦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70句集锦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

1、三月中小学主题班会课件教案,承包你整个月!班主任必备!

2、揠苗助长的用法:作主语、谓语,也可作定语,含贬义(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

3、孩子才4岁,你就要她学这、学那,这无疑是揠苗助长,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

4、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5、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

6、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7、(出处)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8、示例: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9、该成语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含贬义。也写作“揠苗助长”。

10、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1、老者:“唉,你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我种了几十年地,插了几十年的田,都是安安静静等待禾苗自己长大成熟。万物生长有它的自己规律,你这样激进的做法,破坏了它的规律,最后只会落得一无所有。”

12、这天,天刚亮,他就来到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了一截儿。就这样,他一直忙活到太阳落山,才筋疲力尽地回到家里。

13、揠(拔)苗助长,汉语成语,拼音是:yà miáo zhù zhǎng,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4、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5、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16、(寓意)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规律的要求,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1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①归,谓其人②曰:“今日病③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④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⑤无益,而又害之。

18、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9、农夫挽起裤腿下到田里,一颗一颗地将禾苗拔高,忙活了大半天,看着瞬间长高的禾苗,农夫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回到家他欣欣地告诉他家人:“可把我累坏了,不过禾苗终于长高了一大节。”

20、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1、    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22、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3、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24、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5、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26、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27、(释义)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28、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2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0、   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把稻苗拨高一点。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

3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32、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揠苗助长的意思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33、经过他这么一番操作之后,田地里的禾苗果真长高了一点儿,比邻边的禾苗都高出一截。但第二天却发现禾苗全都被太阳晒蔫枯死了。

34、(3)芒芒然归:茫茫然。很疲劳地回到家里。芒芒然,疲劳的样子;归:回家。

35、农人:“要是我把这些秧苗再拔高一点,那会长得很快吧!”想着,他就开始拔起了秧苗,那些刚刚在稻田里长稳根的秧苗就这样被拔高了半截,立在水田里,看起来长大了不少。

36、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37、欲速不达 (yùsùbùdá)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38、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

39、一进家门,他就兴奋地告诉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想了个办法,让禾苗长高了不少。”

40、2021春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单元、期中、期末试卷(可下载打印)

41、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42、在古代宋国,有个急性子的人,总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像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长一大截吗?

43、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可不过三天,秧苗全都死了。

44、揠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45、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46、(小学全科)2021春1-6年级下册所有科目教案+课件+试卷知识点等全部资料

47、拔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

48、近义词:适得其反、拔苗助长、欲速不达、断鹤续凫

49、范氏逃走时,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他就打算砸碎了再背,谁知刚一砸,就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他生怕别人听见,来把钟夺走。就急忙把自己两耳紧紧捂住继续砸。

50、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51、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52、(宋国人知道后一脸懊悔)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启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53、(释义)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54、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55、古时候有一农人,在田里种下一片禾苗,自种下后他便成天便跑到禾田里去观察。

56、古代有个异想天开的农民,从把秧苗插下田的那天起,他就每天到稻田边转悠,希望眼前的禾苗快快长高,赶快结出谷子,这样就能大获丰收了。然而,秧苗长得太慢,他实在等不及了,便想出一个办法。

57、《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的故事。

58、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59、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6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顺其自然,不能违反事物本身的规则与发展规律,不该急于求成,否则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61、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62、(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63、水泥地面和鸟儿消化有什么联系呢?颂帕将信将疑地按照专家的指示做了。没过几天,所有的极乐鸟都恢复了以前活蹦乱跳的状态,羽毛也变得鲜艳有光泽。

64、小朋友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也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65、学习要循序渐近,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66、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67、可没过多久,极乐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有的萎靡不振,有的&#x痛苦地拍打着翅膀,有的甚至死亡。颂帕急忙找来一位鸟类专家给鸟儿看病。专家看到大网罩后,询问了一下喂养情况,然后对颂帕说:“这是鸟儿消化不良引起的,你把水泥地面刨掉,过几天情况就会好。”

68、宋国有个急性子的人,他担心自己种的禾苗长不高,所以就把禾苗往上拔,他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禾苗的情况,却见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不愿意帮助禾苗成长的人太少了。但有的人见事情没有很快取得成效,就会放弃,就像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而有的人又脱离实际,急于帮助禾苗生长,就像这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69、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扩展资料(成语)揠苗助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