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彻大悟的人心境
1、不是某人某事使我们烦恼,而是我们拿某人的言行、某事的结果来烦恼了自己。我们的烦恼与任何人、任何事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我们的心胸太狭隘了,眼光太短浅,是我们自寻了烦恼。
2、积德无人见,自有因果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就怕秋后算账时。(大彻大悟的人心境)。
3、人世间的事情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4、人的生命快要终结或者身体健康受到重大疾病伤害,意识到人生的苦短和生命的脆弱,认识到人的一生其实是时间是有限的。首先领悟到,过去的生活中自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或者许多重要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做。其次在亲人在最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没有在亲人身边。还有就是过分的透支身体,生活没有规律,牺牲自己的健康换取金钱和地位。当身体被拖垮时,才明白身体就是一切,没有健康其它的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浮云。
5、不是某人某事使我们烦恼,而是我们拿某人的言行、某事的结果来烦恼了自己。我们的烦恼与任何人、任何事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我们的心胸太狭隘了,眼光太短浅,是我们自寻了烦恼。
6、一切都经过了,一切都走过了,一切都熬过了,生命的底色里,增了韧,添了柔。这时候平和下来的生命,已经沉静到扰不乱,已经稳健到动不摇,已经淡定到风打不动。(大彻大悟的人心境)。
7、闭上眼睛,安静内心告诉自己。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
8、生命中最值得欣慰的,莫过于一觉醒来,你发现太阳还在,你还活着,周围的一切依旧美好。早安!
9、白素贞说:“千年的轮回都抵不上与你一起的一瞬”,知千年之后谁的面容重塑此时月正浓,听着兰花指哀伤的曲调总觉得有些心疼是讲不出的。
10、开悟的人往往来说,不纠结,比较干脆果断,老子所说,执一而牧天下,而开悟的人就是懂得瞬间看透事物的本质,懂得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比如说在工作中他们不会迷茫,更多是领头羊,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是属于对自我了解非常清晰的人。
11、大彻大悟是一种心境。就是人在那一刻已经看透了空间中的一切,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去追求了,便是已经了解。只有拥有过,才有资格去谈放弃与失去。学会放弃与失去的人才有资格拥有。大彻大悟并非只能在佛门,佛,是一种状态而已。真正悟懂了,便是在哪里都能看得开,就像东方朔那样。能在冗杂的朝堂里把心沉静如泓水一般。
12、最仁慈的术法,带来的竟是毁灭南华山崩,他做不到,四海水竭,他也做不到,但没有人能再夺走她,就算与她一起魂飞魄散,他也不会让任何人将她带走!魔神也不能!
13、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人,要看得清自己。有时候,过不去的不是一个坎,而是心中的执迷。
14、“半称心”是在告诫人们世间没有完美之事,不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奉劝世人要从容、豁达,乐天知命、为而不争。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智慧。眼界放宽,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
15、人生路上,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爱情。很多人,在遇到自己心仪的异性时候,往往会用自己所有的真心来对待。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有美好的结果,并不是自己真心的付出,都会换来情投意合的姻缘。也许,就在我们憧憬美好的婚姻生活的时候,我们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打击。当对方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情地抛弃了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是荒凉的,是痛苦的。
16、人生,不会因你惆怅而变化。你怨或不怨,生活一样;你愁或不愁,人生不变。抱怨多了,愁的是自己,惆怅多了,苦的还是自己。你哭,生活不会流泪,你苦,生活不会烦恼。既然如此,何不微笑?既然这样,何必惆怅?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忧愁也一世,何不看开,愉快一点。
17、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
18、太用力的爱情,让人看不清内心。用力过度就是不自信,不信任,怕来不及表达自己的情绪,怕没有时间耐心等待。但其实,细水长流,平静而深刻,才更容易看到内心。
19、 (近义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大梦初醒
20、人生没有完满,始终存在残缺,我们要为快乐而生活,为自信而前行,懂得生活的人,既积极进取,而幸福就是平平淡淡,家里健康快乐。
21、该说话时说话是一种水平,该沉默时沉默是一种聪明。该苦干时苦干是一种能力,该退出时退出是一种修炼。该表现时表现是一种睿智,该隐藏时隐藏是一种城府。该吼叫时吼叫是一种威仪,该圆滑时圆滑是一种谋略。屈伸有度是一种成熟,意气平和是一种性情。
22、所谓的笨人一旦开窍,其人生就像开了挂一般。这种人就是经历许多事情之后而大彻大悟的人。这样的人并不占多数,这需要传奇般的经历磨练,甚至需要经历过许多磨难,后才大彻大悟的。
23、在这个过程中,他或许会变得绝望,或许会生无可恋,或许早已在内心中为自己提前预演过人生的葬礼。
24、佛菩萨无所不在,没有来去之说,只是众生没有摆好自己的“频道”,接收不到,所以不能和佛菩萨沟通,悟道明师正是懂得了架设频道的技巧,虽然众生皆有佛性,若不因明师的指导,终究不会悟道,一旦学会了频道的密码和技巧,即刻和佛菩萨沟通。
25、(放过自己,也是一种放生)人生中难免遭遇痛苦,生起烦恼,但不必为此自我折磨。如果一直盯住白墙上的几个墨点不放,黑暗就会占据你的视野;如果总是执着于生命的某些片段,就会让你失去完整的人生。放过自己,不折磨自己,也是一种放生。——圆平法师
26、有时不快乐,是因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感觉,一句非议,一件小事,都在内心耿耿于怀,让外界控制了自己的心情。多数时候,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他或许早就忘了,我们却还在自我折磨着。
27、心情不好时,要经常问自己,你有什么想不通?有什么看不惯?如果你觉得不愉快了,就看看窗外,有无限的风光,看看广阔无垠的天空,也学青天不关门。人生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新念何必理旧梦,一朝一夕皆来生。转个念就是希望,回个头就是来生。
28、(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29、生与死,无非是一对阴阳,一种形态的转变,如果你是一个觉者,你就应该会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真正的死亡,死亡并不比活着可怕,活着也并不比死后舒服。
30、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变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纠结于心,那就选择放下;一种活法,坚持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快乐,那就选择改变。放下过去,让心归零。
31、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越是喧嚣处,往往更孤独。心系一处,自走自路。孤独是人生必走的路、必吃的苦。苦到尽头,甘自来。狮子不怕孤独,所以强大;羚羊喜欢群居,因为弱小。人生无处不修行,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32、有时我们太在意耳边的声音,决策优柔寡断,行动畏首畏尾,最终累了心灵,困了精神。就算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指指点点;即便你一塌糊涂,亦能听到赞歌。能够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不必为了讨好这个世界而扭曲了自己。
33、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34、。车到中途,上上下下是常事,多少人彼此擦肩而过之后便老死不相往来,只有知心朋友和爱你的人一直陪你走向人生的最后一站。不要太多忧郁,不要太多在乎,真正值得你在乎的人事,总在你的左右。人生的火车,到一站看一处风景,不知不觉已是终点站。随缘,知足,人生旅途才会充满幸福。
35、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36、0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7、人之所以不怕痛,做伤害自己的事,是因为心里更痛;人之所以不怕苦,喝冰冷的酒,是因为心里更苦。
38、第一种表现:淡泊名利。大彻大悟之人,他们看够了人世间的名利纷争,有着非凡的人生经历,所以才荣辱不惊,淡泊名利。
39、人很多时候,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心过不去。人活一世,庸人自扰,其实就是自寻烦恼;想开了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痛苦。
40、有些男人,操着别人还说着爱你,你却还那么深爱着她,你有病吧。
41、所谓的慧人一旦再开窍其人生的格局就广阔的扩展开来。
42、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面对着一切,过去了就放下,无需纠缠,从容淡定,犹如云聚云散。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结束,也都是开始。只有守住内心的淡定与宁静,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43、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喜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最后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不必计一时回赠,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
44、另一曰他悟,譬如,人坐黑屋,习以为常,以为世界本黑,不意窗外有天,天外来风,风吹日久,窗纸忽破,光束涌入,照彻迷人,大喜之下,大撕大扯,窗纸全然揭破,此即大彻大悟矣!
45、青丝染指墨染流年终成殇,独椅高台谁陪你看烟花灿烂江山如画,你笑红尘万丈你在人世浮沉,你看着幸福与你刹那擦肩,你回首彼岸韶华倾负。
46、六祖慧能大师本来是一樵夫,大字不识几个,但他,偏偏那天机缘成熟,送柴过程中听人读诵《金刚经》,中有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突然怦然心动,这是初悟,也是自悟,然而窗纸并未全破;他又能千里迢迢,进一步投奔明师五祖,夜半三更听五祖说《金刚经》,又一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当下漆桶脱落,大彻大悟,脱口而出一偈:“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47、大开圆解的人清楚地知道,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权教),最终都会会归在佛乘。如何才能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然而,要做到在某一瞬间大彻大悟,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积累知识,积累正确的见地,积累疑问。
48、当然股市悟道不能说我们去博生命,但其实也是精神世界生与死的博弈。很多在市场里成功的人,悟道的人,都是经过市场反复的洗礼,经过市场反复的打压,有人在中途放弃了认输了,而有人每一次都是舔着血在成长,久而久之的也就不感觉那么疼了,在疼痛中不断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从此真正在股市悟道了。
49、同事里还有一位富二代,非常有钱,由于父亲和老板熟识,人家在公司里就是一个代名,整天吊儿郎当,自觉高人一等,看不起每一位公司职员,和每一个同事关系都不融洽,后来他父亲由于生意上原因,公司破产,本人气势也一落千丈,失去强硬靠山之后,只好在公司里乖乖上班,但是由于业务不太熟悉,向每位同事请教都没人理他,这小子此时感叹人生不易,后悔之前对待同事们太刻薄冷淡,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帮他,现实逼迫他放下架子,主动和同事们热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原谅了他,他才彻底融入公司圈子。经过这件事,他才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道理。没有生活中的大起大落,可能他永远不会有这种感觉。
50、心胸开阔: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51、 (示例):这一回,得看你是不是~,决心离开下流社会,迈步走进上流社会了。◎欧阳山《苦斗》四三
52、(解释):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53、他终于伸臂,缓步朝她走来,就像当年她无数次顽皮受伤的时候,迎接她的总是这个怀抱。可她只是笑。没有喜悦,没有期待,只是站在那里笑。
54、不要在别人的眼光里找快乐,否则永远悲哀。不要在别人的嘴巴里找尊严,否则永远卑微。真心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生才能拥有自在,才能展演的淋漓尽致,不留遗憾!看淡了一切不再自困,如果有一天真的累了,就有机会做回真实的自己,别在乎别人说什么,沉默永远是金。
55、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6、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何必事事那么在乎,更不必处处那么计较。人这一辈子,不过百年,没必要过分苛求什么,奢望什么,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努力过好每一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远望天边云卷云舒。苛求太多,烦恼就多,奢望太多,痛苦更甚。
57、与其绞尽脑汁地去逢迎别人,不如下功夫提高自己的修为!
58、大彻大悟的之人,除了淡泊名利外,都很重情重义。
59、而对于一个大彻大悟的人来说,他们对财富和地位早已有了丰富且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独具慧眼,不但能看到权力和财富华丽的正面,也能看到它阴暗的背面。于是,他们淡泊名利,追求最真实的生活。
60、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61、千万别放弃!有了第一次放弃,你的人生就会习惯于知难而退,可是如果你克服过去,你的人生则会习惯于迎风破浪地前进,看着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其实影响非常大,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桐华
62、人生无常,有时起有时落,抱最大的期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持最好的心态,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成事实的,太阳总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
63、第四种表现:慎独。人在大彻大悟后会非常重视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修为,任何时候都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在于感知生活,认识生活,并不断的感知生活中完善自我。什么样的人容易大彻大悟3开悟的人状态是什么
64、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看开一些,看透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把握住自己的心,让心境清净,洁白,安静。放下不等于放弃,执着不等于坚持。
65、学习的最高境界——悟。做人的最高境界——舍。生活的最高境界——乐。修炼的最高境界——空。交友的最高境界——诚。人生的最高境界——静。爱情的最高境界——容。
66、通过自身学习和遇到高人点拔时会大彻大悟。(1)年轻时年少轻狂,唯我独尊,经历生活的历练和自身不断的学习,认识到了自己的浮浅,认识到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并不门这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的,社会由它自身运转的法则,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2)遇到高人指点和贵人帮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67、为之付出过,因之欢乐过,忽然离开,纵不后悔,也难免怅然。
68、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69、开悟的人若没有感情,又如何了解众生的感情呢?又如何帮助众生呢?生在人间就有人的特性,但又超出人的特性之上,犹如水中的莲花,生在水中,但又超出水面。
70、成道以后的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形象存在,而内在的存在已彻底变了,我还是我,又不是以前的我,过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个新的我--无量劫以前就有的我--现在重新出现。因为现在的我(头脑)死了,无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现。
71、成道的人融入了整体之中,“我执“的空间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处在整体之中,他没有得的感觉,也没有失的感觉,生死的空间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虽说是活在当下,可是连当下的概念也不存在,他也会努力,也会发火,也会骂人,但这些都又不存在他里面。
72、一般来说,不悟就是人在迷中,就是个糊涂人,悟就是明白,悟了就是明白人。大彻大悟就是大明白人。终极的大彻大悟乃是佛的境界。
73、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74、生活是一场又一场花开花落;人生是一列单向行驶的火车,中途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站点停靠,但是永远不售返程车票。在这列火车上,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必须做,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情坚决不能做。
75、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相聚就是离别的序幕,而离别就是相遇的本初。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看淡、看开、看透一些,不牵挂不计较;一切都会慢慢变好。过去的就别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经过去,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76、谁都渴望完美,但不如意却十之八九。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难有完满的时候。一辈子,真短,别为一些无关事伤感,幸福不是看你拥有多少,而是看你在乎多少,不属于自己的不去强求,握在手里的好好珍惜。在快乐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用阳光般的笑容走好每一段路。
77、人生,看透不如看淡。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累时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静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缓一缓,和自己微笑。
78、 (解释):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79、0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80、在这个世界上想有所成就的话,我们需要的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我一向主张做人要宽宏大量,通情达理。
81、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82、光有善良是绝对不够的。要办成好事,需要冷酷的智慧。没有智慧的善良总是办坏事。
83、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随缘才能顺利,放下才能得到。
8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85、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
86、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87、按照原始佛教,圣者是证悟苦集灭道而见道,它实际上是佛教提倡的一种价值观,也就是众生不应该贪生怕死,要明白最后都应该走向灭亡,因为有生必然有灭,这是因果,对生命恋恋不舍的贪求是一切痛苦的原因,所以四谛的苦谛就是告诉大家活着是苦的,不要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