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中秋节诗词手抄报(摘抄好句31句)

中秋节诗词手抄报(摘抄好句31句)

中秋节诗词手抄报

1、望皎洁的明月,这便是中秋。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中秋节诗词手抄报)。

2、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  今秋又是月圆时,清风只影度中秋,思念佳人千里外,明月传情表我心。祝你中秋节快乐,人月两圆!

5、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中秋月·凉霄烟霭外》

6、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中秋节诗词手抄报)。

8、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赏析:诗人胸中郁结着难以言说的悲愤,在花间独酌独吟,求得一时的宁静与慰藉。

9、……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10、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1、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12、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1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1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5、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6、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17、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品香甜的月饼,聊琐碎的家常。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共贺中秋时。

20、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21、译文: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可是乌云浸湿了纱窗,雨水打湿了纱窗。

2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3、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2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念奴娇·中秋》

2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6、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7、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28、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29、中秋应景的是“月饼”,与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月饼是庆团圆或是纪念反抗异族的统治。

30、加上“歌颂中秋节的歌曲选段”,找一段最能反映你心情的歌曲片段,提高趣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