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的成语四字成语
1、成语释义:指夏至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的白天,这段时间是夏季昼长的日子。
2、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湿热:又潮湿又闷热。例:“我住在山中的地窖于里,冬天还显得暖和,夏天湿热得很。”
4、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特指极其高兴。(关于夏天的成语四字成语)。
5、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6、骄阳如火、酷暑难耐、焦金烁石、遍体生津、暑气蒸人、浮瓜沈李、禾苗枯槁、烈日杲杲、烈日灼灼、阑风伏雨、寒耕暑耘、十分炎热、汗流如注、闷热难当、椅席炙手、三伏暑天、热浪滚滚、烈日中天、聚蚊成雪、赤时当空、火轮高吐、暑气熏蒸、火日炙人、热不可耐、炎天暑月、燋金流石、大汗涔涔、酷热难忍、令人畏惧、田地龟裂
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表达出汗很多。
9、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10、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11、伏天:夏季极热的时候。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例:“今年的伏天太旱了。”
12、出处: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13、成语释义: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指整年。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俺这出家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好是快活也呵!”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 五指山 ﹞除了雨水的多寡之外,一年四季都春深似海。”
14、火日炙人:太阳照射在人身上就像人烤在火炉上一样。
15、挥汗如雨:把流的汗一挥,就像下雨一样,形容汗多而大。后多形容天热,出汗多。
16、炽热:极热。例:“炽热的阳光把地下的沙石晒得烫人。”
17、热辣辣:形容热得象人烫一样。多形容太阳。例:“太阳晒得人热辣辣的,十分难受。”(也能形容人难堪的感觉。)
18、春风夏雨: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
19、焦金流石:把金属烤焦,把石头晒化。表达极其炎热难耐。
20、驿寄梅花:请邮差寄送梅花。特指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21、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22、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23、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24、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浮瓜避暑沉李浮瓜。
25、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为火伞高张
26、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27、吹花嚼蕊:①指吹奏、歌唱。②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28、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补语;指冬暖夏凉
29、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表达天气非常炎热。
30、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31、(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32、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33、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34、铄石流金: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液态。形容天气很热。
3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6、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为寒则疑冰裂地,为热则焦沙烂石。”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8、(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情绪等
3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40、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41、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42、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4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4、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