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庄子语录及庄子哲学62句集锦

庄子语录及庄子哲学62句集锦

庄子语录及庄子哲学

1、至人者,行圣人之道,“能外天下,……能外物;能外生……能朝彻,……能见独,…能无古今,……能入于不死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2、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3、黑格尔(1770—1831)德国最伟大哲学家之一。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的德国古典哲学运动巅峰,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虽然他对康德时常有所批评,假使原来没有康德的学说体系,决不会产生他的体系。黑格尔的影响固然现在渐渐衰退了,但以往一向是很大的,而且不仅限于德国。其思想体系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主要源流。十九世纪末年,在美国和英国,一流的学院哲学家大多都是黑格尔派。(庄子语录及庄子哲学)。

4、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论,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庄子哲学被称为道家哲学,虽然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种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但实际上其哲学的突出特点是对人的个体精神亦即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征。庄子以其特有的诗意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美好理想的无限憧憬,肯定了个体人格的价值和独立,并通过对"道"的认识、体悟和追求,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把无限自由的人生作为其哲学探索的终极目标,《庄子》实质上是一部人生哲学的著作。

5、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6、庄周:确实有不少庄粉,他们喜欢的字句也都不一样。那么,在我所有的文字里,你最喜欢的是那一句或哪几句?

7、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8、译文: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9、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10、1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名句

11、10)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庄子名言语录1)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12、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4、卢梭(1712年-1778年),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15、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16、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18、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19、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必然会因为遇到困难、灾祸而互相抛弃。以名利为出发点的友谊,会因利益关系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20、我喜欢把生活分成两个层面:生命层面,生存层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谓生命层面,就是自己的内心要有所执守的东西;而所谓生存层面,就是你在现实中建功立业的东西。

21、尤其人类之个体生命,在未进入此无限系统之前,必先备尝种种限制、束缚与桎梏。今妄我既丧,并其在思想方式与语言使用方面之种种偏见妄执而尽超脱之;更藉参与此达道之无限性,吾人自可当下重新发现圣我之本真面目,于是豁然了悟:此不可言说、不可究诘之根本原理,在无限界中巍然屹立,唯其无限,故能完全摆脱一切循环定义与条件语句之虚妄构划及其限制。由此实质相待性系统所表现之诸特色,吾人遂径可契会庄子“万物与我为一”之最后结论:“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其—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是之谓真人。”(“天”之为言,犹斯宾诺萨所谓创造、能生之自然)“真人”者,“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22、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23、     ·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24、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25、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6、梭罗(1817年-1862年),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

27、他说:这是因为小言,都是盯着一件事情所说,为某个事情的现象而说,现象本来就是纷纷扰扰的变化着,时刻不停地在变化,当你只能跟随这些变化去说,说出来的,自然都是詹詹之言。

28、只要我能拥抱世界,那拥抱得笨拙又有什么关系。

29、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3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31、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32、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3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4、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35、国人忘己、无己、忘我,西方人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格、自我。

3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7、而当有不一样的声音出来的时候,就好像自己的自尊心被践踏一样。

38、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39、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4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想说服别人,或者是感动别人,只能用自己最真挚的感情来表达。

41、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42、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43、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

44、第在全部自然界中,即是观之,则物物皆是也;即彼观之,则物物皆彼也。故彼也是也,俱是相待观成!是也因彼,彼也因是,彼是相因故。就彼是相辅相成而言,是即彼也。同理,彼亦即是。

45、当其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返一无迹;不当其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46、10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4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4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49、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

50、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51、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52、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53、蒙曼读经典08水浒传的正确阅读方式——放弃偏见

54、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

55、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1883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并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占星学还有数学。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d宣言》等。马克思认为几千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掠夺。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曾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56、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57、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记得木村演的一部电影里曾经这样诠释“爱”,说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幸福的时候你比他更幸福,当他痛苦的时候你比他更痛苦……其实给别人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是一件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满足与快乐的事情,至少我会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依恋,也同时依恋着别人,这是我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愿意相信这样活着才算是完整而纯粹的人生吧。看完了《宫》,很喜欢里面的律。他从小就什么都没有,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皇太子之位,失去了宫。但是14年以后,虽然经过母亲的一番明争暗斗,他原本可以获得王位,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爱的人,为了自己的良心,他毅然选择了牺牲自我的方法。他顶替了信的莫须有的罪名,也顶替了母亲暗中的罪行。这样,皇室虽然恢复了太平,众人皆大欢喜,然而律,还是一无所有地离开了皇宫,甚至是伤透了心地离开。彩京的不接受,恐怕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痛。总觉得他的眼神充满忧郁,脸上充满了若有所思的神态。但是,也许他是感觉幸福的,因为他是为爱牺牲的,他成全了那么多的人。尼采十大经典语录menausdenEingeztbinichleicht,jetztfliegeich,jetztseheichmichuntermir,jetzttanzteinGottdurchmich.

58、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59、且夫庄子之欲令孔子大弟子颜回改宗真正道家,岂戏言哉!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最后,庄子终于完成其道齐万物之宏图,使无生物、有生物、人类、心灵、精神等一是皆齐同于无限,无限者,即天道,弥贯万有,无乎不在,于以揭示一大真理;万般个性澈底一往平等,乃自然浃化所赐至福也。《庄子》第十七章《秋水篇》发挥一套形上学理论,藉明万物,如小大、有积无积、内外、心物、彼我,……一往平等,终无差别。其论平等性,实澈底之至。将举凡一切基本差别,如变常、时间永恒、善恶、贵践、正谬、有为无为、有无、死生……等,统化为“休乎天钧”,“道通为一”。此种“道”齐万物之方式,乃是一桩齐同万物于精神升扬之伟大运动,神乎其技,奏演于深不可测之玄境者也。自余观之,斯乃精神民丰之形上意涵,举凡其它一切方式之民主,其丰富之意蕴,胥出乎是!

60、白话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61、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