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陶渊明的诗句的名句(摘抄好句76句)

陶渊明的诗句的名句(摘抄好句76句)

陶渊明的诗句的名句

1、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2、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3、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陶渊明

4、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陶渊明的诗句的名句)。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咏五首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

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7、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8、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死后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

9、九月十二日折菊宋陆游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10、菊花是秋天的花朵,元稹说它"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郑思肖赞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是不入俗流和隐逸的象征。而陶渊明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内心有最坚定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能放下名利。

11、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1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3、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

14、如果是许多松树连成一片树林,人们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是一棵树挺立在天地间,人们就会感到震撼了。

15、我们形容一个人普通,比较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扔人堆里就找不出来了”。共性和个体性是相对的,一个人如果和众人拥有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姿态”,那么,当他融入群体的同时,这个个体也就不存在或者说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16、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陶渊明的诗10首及赏析命子

17、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陶渊明的诗词及赏析——《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8、我们品读文章,也会感同身受,灵犀相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自然段中也出现了一些刺人眼目、动人心魄的词句,逼人沉思,耐人寻味。

19、岂不知天天闻此、观此是何等单调无聊!有幸悟出此中真谛非诗人莫属。这才真的算是“诗意的栖居”!

20、那又是谁"悠然"呢?当然是诗人悠然,他悠然地去采菊,悠然地看见了南山;但也可以是"见南山之悠然",诗人是悠然的,南山也是悠然的,人和山彼此共鸣,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                                                                                                   

2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的诗句陶渊明的伟大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22、这是由于他对社会、对时空、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由于他的博学强记和丰富的人生实践;特别是由于他出类拔萃的文学天才,用白居易的话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他的诗写得看似通俗,明白如话,但却表达了很高的情操和很深的哲理。

2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2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5、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26、文章第二段直写自己想象中的归途情景和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这中间,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焦急迫切,也有终于冲破“尘网”、挣脱“樊篱”的欢欣鼓舞;有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欢畅喜悦,也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自许,也有策杖流憩、矫首遐观的自然情趣。总之,一句话,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沉醉不醒。

27、(第十四首)后人最敬是渊明,赞叹陶公好性情避世偏欢菊艳冷,脱俗独乐酒香浓松迎暴雪洁来到,竹炼强风净自生朱户重楼高百尺,我心何必去逢承(第十五首)性本洒脱率且真,田园归隐等闲身。躬耕陇亩非心志,平济天下叹隐沦。

28、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9、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30、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读山海经》

3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2、人一生下来,本来就像兄弟一般,又何必非要骨肉相连才算亲呢?

33、文如其人,陶渊明高尚的人品,正如它的不朽诗篇一样,因为酒而大放异彩。本文力求用最简练的文字,诠释陶渊明的酒诗酒辞。

34、诗派田园风雅淡,情怡山水性纯真。桃源本在心深处,无忮无求乐草民。

35、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土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

36、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

37、大梦初醒、了然彻悟的“归田”宣言中,更有痛彻心肺、追悔莫及的自责自悔。、居家涉园之痛。

38、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39、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40、肖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

41、也许归隐田园对当时的陶渊明来说带着些许的无奈和酸楚,但他别无选择。既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就只能选择以山、水、花、鸟为伴,过那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悠闲自在的生活。

4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43、陶渊明·饮酒)陶渊明的诗句陶渊明的伟大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44、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45、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46、名高多谤毁,女妒无妍丑。乃知明哲可保身,安用嚅唲浪开口。

47、孰是芳质,在幽愈馨。云安九日唐杜甫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48、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

49、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

50、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51、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52、例如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中的一首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4、“无心”喻指白云飘浮不定,了无心机,自自然然,顺顺当当。写山林飞鸟,朝出暮归,远近觅食,行于当行,止于所止。

55、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5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57、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58、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其十》

59、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60、但未过多久,便“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61、此句出自《陶渊明集》,还没有说话心就已经醉了,不用再喝酒了。比喻友人知己相逢,心中无比高兴的意思。

62、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在亲友劝告下,“脱然有怀”,入于仕途,求得彭泽县令一职。

63、比如,一位产品经理曾这样说:“有道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让我们的产品成为成片树林中的一棵树呢?还是使它成为独立于天地间的一棵树?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具有超强的竞争力。”

64、藉藉人间月旦评,滔滔笔下风涛吼。方抟扶摇九万里,可速则速久则久。

65、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和“   ”。(2分)

6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67、悦和宁静。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

68、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69、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7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71、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7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74、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十二首》

75、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拟挽歌辞三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