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雨的古诗词名句和赏析
1、(2)诗中的画线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2分)
2、 (1)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5)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描写雨的古诗词名句和赏析)。
3、主旨:表现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雨的古诗词名句和赏析)。
5、赏析: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6、☞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7、☞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8、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己隐居时的闲散生活。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10、☞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11、(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12、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
13、主旨: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名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14、画面活-诵读通-悟情境-品诗情-拓展延伸。
15、边塞诗中多体现。多传达思乡怀亲、爱国卫国、征人愁怨等情感。
16、☞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17、 (1)明月来相照 (2)山岛竦峙 (3)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4)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8、☞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19、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渔家生活情趣的词,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人选取水乡最富特色的景物和细节,用质扑欢快的笔调,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渔翁垂钓的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有声有色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明艳新鲜、生动有趣的春景图,反映了词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怀、隐居江湖的乐趣。
21、“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22、(1)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3、童话说雨后会有一道彩虹,却不曾说过它会转瞬成空。
24、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5、(2)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6、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2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8、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29、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30、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2、写法:这两句诗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33、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34、内容: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诗人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与那些官场中人孜孜以求名利,不可同日而语。
35、(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从几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
36、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37、(2)请你来展示一下,你用的是二二三的节奏,请同学们按照这个节奏来试读一下。诗词中的每次停顿要做到语断而气连,千万不要读的断开。请你再读一下,你用的是二二二一的节奏。老师也有两种读法介绍给大家,看远处跳过来一只小青蛙,它的节奏是“呱、呱、呱、呱”,举起你们的右手,我们学着青蛙叫的节奏来读一遍。青蛙刚走又来了一只小麻雀,麻雀跳的节奏是“呱呱呱呱、呱呱呱”,来我们再跟着麻雀的节奏跳一遍。
38、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 《逢入京使》)
39、情感:表达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0、(4)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41、“路长嗟日暮”化用《离骚》诗意,“路长”谓人生之路漫长修远,“日暮”指夕阳西下,喻人至暮年。这两句把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经历以及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表述了出来。
42、(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43、杜甫诗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44、比喻巧妙、新颖,将落花写得富有感情。作者以落花自比,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虽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炽烈的爱国热情。
45、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46、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特别看重农业。新旧《唐书》及《贞观政要》中均记载了唐太宗非常关心农业的事迹。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
47、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48、 马上相逢无纸笔 杨花榆荚无才思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49、☞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50、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51、“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52、“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这句诗使用了反衬手法。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
53、赏析:这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用消极的思想去对待烦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54、(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55、(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凭”“榆荚”“柳”“园”等字词的书写。
56、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一个“深”字,表现了物是人非的社会状态,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57、角度:诗意: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58、(解析)考查理解性默写。根据题干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注意“柳”“园”“荚”“惟”等字词的书写。
59、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