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卡夫卡名言德语101句集锦

卡夫卡名言德语101句集锦

卡夫卡名言德语

1、他喜欢你,却不想得到你,他自认是一个“生病、孱弱、孤僻、沉默、悲伤、僵硬、几乎绝望的人”,没有让你幸福的能力。(卡夫卡名言德语)。

2、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位德国教授跟我讲过的一件趣事。他曾经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发现那里也有不少喜欢海涅的读者,有些被德国音乐大师谱了曲子的海涅名作也传到了异邦,被那里的人们传唱。有不少当地人对他说,在他们眼里,海涅的这些诗歌就是德国浪漫文学的代表。

3、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卡夫卡名言德语)。

4、相信进步不等于相信某种进步已经达成。那头驴不断地抽打自己,妄图变成主人。

5、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

6、作者简介: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7、如果我不是有目的地来到这儿,而是意外地发现自己站在这个地方的话,那真有点山穷水尽的味道呢!《城堡》

8、表现主义小说《城堡》写于1922年,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小说主人翁K是一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应聘前往不知名的城堡工作。“既不是一个古老的要塞,也不是一座新颖的大厦,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建筑群”。当《城堡》中的K先生在奔波徘徊中精疲力尽时,发出的感慨,正是卡夫卡在城堡下黄金小巷租住22号的内心感受。他以布拉格城堡区为背景,在这里写下心中的《城堡》:文笔清冷,想象诡异,若有若无的寓意张扬着独特的“卡夫卡风格”。

9、细节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10、较之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几位,德语的中短篇小说似乎在国内并不是很叫得响。不过如果我提起以下两位的大名,恐怕又不会有人否认他们的江湖地位:卡夫卡和茨威格。

11、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

12、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13、  如果我不是有目的地来到这儿,而是意外地发现自己站在这个地方的话,那真有点山穷水尽的味道呢!

14、到了卡夫卡生活的年代,布拉格说德语的人口急剧下降,德语成为城里少数人的语言,遭遇了危机。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的布拉格,却爆发式地诞生了一批德语作家,当然其中绝大部分不为国人所知,除了里尔克、卡夫卡这两位。或许他们的横空出世是为了做最后的抵抗,故而显得越发绚烂。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他们面临着多重困境,在多重意义上是边缘人。受奥地利现代派的影响,这批作家在创作上也追求神秘离奇的内容和怪诞讽刺的风格,他们作品中的故乡古城也似乎变得亦真亦幻,有意无意地被染上了世界末日的色调。

15、我用我的未来来衡量我的过去,但发现两者都是出色的,彼此不相伯仲,只是我必须谴责天意的不公,它是那样善待我。

16、我决不会长大成一个成年人,我将从一个孩子立刻变成一个白发老人。

17、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卡夫卡漫画作品1

18、我生活在这个世上,仿佛确信会有来生,有点像我为了安慰自己没能去巴黎,就会想,下次争取去一趟。《日记》

19、便拿来问我这德语是什么意思。我看了看这句单词都认识,但是却莫名其妙的话。猜估计是卡夫卡的名言。因为我没有看过卡夫卡的书,我很少看翻译的外国文学,因为翻译经常难达其意。译本经常晦涩难啃。对我来说,看书是在我极累无法做任何其他事情时候的消遣,或者是我心情难过想逃避情绪的时候,我会看一本小说,投入其中就会忘了自己的悲伤。所以我看书很多但是都是接地气的书。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卡夫卡名言,找到几个翻译版本大概就是这句话的翻译。比如: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还有一个是:你就是作业,举目不见学生。

20、于是,她就买来了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边看边学。

21、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开始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

22、这句话可以应用到关于时间、生命、人生等题材的作文中。

23、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24、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25、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26、俄国同行高尔基在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致信茨威格,认为这篇小说“以其动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然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让浓眉大眼的俄国大叔“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这是怎样一种魔力?

27、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卡夫卡童年

28、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29、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30、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称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

31、海涅早年创作受浪漫派的影响,而浪漫派的两位诗人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是《男童的神奇号角》的编者,海涅早期诗作中的民歌风格当来源于此,语言清新,朗朗上口。短暂的模仿之后,海涅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海涅最大的优点在于不滥情造作,不故作深沉,直抒胸臆。

32、卡夫卡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上,他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对以后各种各样的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过强烈的.影响。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33、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34、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35、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36、在真善美的观念上,现代主义认为真善美并不是必然统一的整体,美与善可以是真的,也会是假的,丑与恶都是与美和善相反的,但会是真的。

37、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38、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猛击一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

39、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自己通过读书育儿的故事。

40、审观古人意,十亦得四五。——出自南宋·陆游《北斋》

41、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42、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冷眼看世界》

43、1912年,开始创作长篇《下落不明的人》(即《美国》)。夏天与布洛德去莱比锡和魏玛。之后,独自留在哈尔茨山中的一个山城疗养。8月13口与费莉丝相识;8月14日将《观察》手稿寄给罗沃尔特出版社。创作《判决》和《变形记》。(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美国》。)第一本作品《观察集》出版(12月)。1913年《司炉》发表(5月)。游历维也纳,威尼斯和里瓦。

44、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45、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流域。该市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是捷克的交通要塞。布拉格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历史上曾出现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众多杰出人物,如作曲家莫扎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哈维尔、米兰·昆德拉等人,今天该市仍保持了浓郁的文化气氛,拥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机构,以及层出不穷的年度文化活动。

46、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47、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48、我在自己的家里,在那些最好,最亲的人中间,感觉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49、我用我的未来来衡量我的过去,但发现两者都是出色的,彼此不相伯仲,只是我必须谴责天意的不公,它是那样善待我。《变形记》

50、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51、卡夫卡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宗师的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他的作品不讲求故事的明晰性,经常采用寓言体,而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永无定论,这也让卡夫卡的作品风靡整个欧洲大陆。

52、我不识内涵,我没有钥匙,我不信谣传,一切均可理解,因为一切就是我自己。

53、布拉格的老城广场也与卡夫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时代,住处从未离开老城广场范围。当年的卡夫卡也曾从著名的“一分钟之屋”里出门,向东穿过广场去附近的德语小学上学。他在毕业后,也曾到广场步行十分钟范围内的一家保险公司短暂工作。总在这一带打转的卡夫卡曾对朋友说:“这里是我就读过的高中,那边的建筑是我就读过的大学,左边一点就是我的办公室”。他还不无悲怆地总结道:“我的一生就关在这里,在这个小圈圈中。”然而到了今天,卡夫卡的“小圈圈”却成为是他追随者们重要的旅行路线。

54、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城堡》

55、精选了卡夫卡的22个名句,在他那里,人生的答案几乎被掏尽

56、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57、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58、这种文字风格似乎很适合表现作家的主题:孤独、陌生、疏离。当然,也会有许多作家用铺张的文字去展现这些,然而在我看来,用极简的语言表现出来显得更有力量。

59、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某些以难解著称的作家作品,例如里尔克、策兰,甚至荷尔德林,在国内颇有些“粉丝”,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部落”。那些作品似乎成为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当然在内部可以为一字一句的诠解争得面红耳赤。而某些“小众”的作品,知与不知或读与不读成为衡量一个读者“格调”的试金石。

60、无论什么,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生活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

61、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的说,你惟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62、学者当然会指出,荒原狼的精神危机不是个体的,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归根结底是时代的病症造成个人的精神危机。抛此不论,我们还是回到个体。在一个发展日益加速,面临着越来越多不确定性的社会中,今天的读者依旧可以在哈勒尔身上找到自己也同样面临的彷徨和苦闷。其实哪里只有到了中年才会有这样的危机?一个倔强坚持自己理想,无法与周遭和自己妥协的人,无论在哪个年纪,内心里都是一只荒原狼,哪怕在大多数时候扮作温驯的绵羊。

63、一本书,如果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

64、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65、因为生命会停止,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完成什么、能达到什么、能实现什么,才有了价值和意义。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小学时光只有六年,这六年里你能留下什么样的记忆、能学到什么样的知识,都只能发生在这六年,你有再多的遗憾,也不能回头重新来过。其实人生的每一段路、甚至都是每一天都是如此。一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在这24小时里你有了收获和成长,这一天才能说是有意义的,要不然,就只是纯粹的虚度时光。一段生命旅程,更是如此。

66、法院不会向你要求什么。你来了,它接待你;你要走,它允许你离去。

67、1915年与费莉丝重逢。继续写《审判》。与妹妹艾莉去匈牙利旅游。《司炉》获冯塔纳奖。

68、他们变得话少了,心领神会地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一致得出结论,很快就到了给他找个好对象的时候了。似乎是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似的,在旅途终点,女儿第一个站起身,舒展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

69、理解这种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大小不超出你双足覆盖的面积。

70、男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遇见一个女人,于是和她在一起,一切就都变成了为了这个女人,为了这个家!《城堡》

71、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72、起先他想离开这里,可是后来,纵使你跟他说上一百次‘这里是出口’,他也不肯动一动。《审判》

73、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燃烧成灰烬。

74、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75、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76、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77、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78、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79、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80、如果我还能够相信自己的记忆的话,当是中学语文课本(抑或是读本)里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应是冯至先生的译文,每一段后面“我们织、我们织”传达出的强烈愤懑至今仍给我触动。这也应当是当年中小学课本里唯一的一篇德语文学作品了吧?不知今天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

81、卡夫卡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布拉格,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在布拉格完成,其笔下的世界几乎完全脱胎于布拉格,却无法与现实中的布拉格一一对应,常常模棱两可,但仔细品味卡夫卡所写故事的细节,又能清晰听见布拉格的脉搏跳动。

82、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阅读的作用同样如此。

83、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

84、1910年,在《波希米亚德文报》上以《观察》为题发表一组短篇散文作品。10月与布洛德兄弟去巴黎。1911年,夏天与布洛德游历苏黎世、卢加诺、梅腊诺和巴黎。之后卡夫卡独自在苏黎世附近疗养。创作《旅游日记》。

85、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86、我相信是没有的,或不如说,我知道她是没有的。前面这个比喻并不完全,我也是被全副武装的人包围着的,而他们的矛尖是向内的,也就是说是对着我的。当我想要冲到那姑娘那里时,我首先会撞在我的武士们的矛尖上。在这就已是寸步难行。也许我永远到不了姑娘身边的武士那儿,即使我能够到达,将已是浑身是血,失去了知觉。

87、我用我的未来来衡量我的过去,但发现两者都是出色的,彼此不相伯仲,只是我必须谴责天意的不公,它是那样善待我。

88、海涅恐怕不是一位用功的学生,但学业跌跌爬爬最终勉强拿到学位仍让他耿耿于怀。

89、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动盖源于深不可测的悲观思想。

90、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她,有些紧张不知所措,好多问题都不知该去请教谁。

91、他们信奉查理五世的格言:“我对上帝说西班牙语,对女人说意大利语,对男人说法语,而对我的马说德语。”

92、向后倒下时,我像得到解救似的感到,它无可挽回地淹死在我那填平所有洼地漫过一切堤岸的血泊里。《鸢》

93、第一段引文里刻意把“教授和其他的玩意儿”放在列举项最末,而在第二段引文里更是教授不如牲口,千真万确是骂人不吐脏字。笑罢,身为教书匠的我也不免反躬自问,在一众学生眼里自己怕不也是如此不堪?

94、从修道院通往城堡的小街就是著名的黄金小巷。这巷子的出名其实是因为卡夫卡曾经住在这里,并完成了我们熟悉的小说《城堡》。黄金巷是一条由砖石铺成的街道,街道很窄,原是皇室仆役聚居的处所,后来这里聚集了很多炼金术师,黄金巷由此得名。

95、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把鸣禽关进鸟笼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事情正好相反,人用书籍的抽象概念只不过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牢笼。哲学家只是带着各种不同鸟笼的、穿得光怪陆离的鹦鹉学舌者。

96、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97、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98、如果说,你是我最心爱的人,那么,这也许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就是,我觉得你是把刀子,我用它搅动我的心。

99、《玻璃珠游戏》因为有中国元素而在国内格外受到重视,这是黑塞用小说建构的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乌托邦。在这部作品中,“双级性”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一个正确的、真正的真理必然容许被颠倒。凡是真实的事物,其反面也必然是真实的。因为每一条真理都是站在某一特定极点上对世界所作的短暂观察,而凡是极点无不存在相对极”,这里中国读者立马会联想到太极阴阳。

100、这是一部有强烈自传色彩的作品,黑塞早年的教育经历与汉斯相似,所不同的是,他辍学后挺过了最难熬的日子,没有成为夭亡的汉斯,而是以赫尔曼的倔强姿态顽强地活了下来,以自己方式活着,虽然依然时时感到迷惘和挣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