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的人生经历
1、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控制欲望是喜剧,欲望控制人是悲剧。
2、第二部分是巴尔扎克《老姑娘》的手稿。从初稿到装订成册,一共经历了15次修订。在巴尔扎克故居,这些手稿将带你认识这位敬业的作家。
3、巴尔扎克的一生深陷于各种感情纠葛中,他屡次在写给妹妹的信中,提到了自己复杂的感情生活,并且一再让妹妹帮自己介绍“有钱的寡妇”和“有二十万法郎的贵妇”。而他之所以总是沉迷于年长的女人,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关。
4、起初,女婿们嫌弃他做面粉商的身份,觉得很没面子。
5、最后黄粱美梦成空,还陷入越渴望越痛苦、越痛苦越渴望的恶性循环中。
6、如履薄冰的拉斐尔,不得不拒绝接见所有访客,禁止仆人问他诸如“您想要吗”这类问题,甚至逃到郊外的俱乐部躲了起来,不惜一切代价都想活下去。
7、 从此, 巴尔扎克被父亲关在房子里, 整天埋头写作。这期间, 他写了一个历史剧, 由於自己的阅历有限, 对剧本的特点了解不够, 没有成功。但巴尔扎克并没有丧失信心, 他坚信, 只要有决心、肯努力, 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成绩。
8、巴尔扎克一生写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克的人生经历)。
9、其次,巴尔扎克希望能够娶一个能够替他还清债务的女人,并且对奢侈生活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所以这导致他必然要为此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这是他的人生中渺小的一部分所造成的。
10、一年后,巴尔扎克跑到了俄罗斯追爱,他们还是结婚了,他也圆了一生要娶富婆的梦。只是,他的身体机能越来越差,几年后便孤独地离世了,临终前身边只有母亲,而昂斯卡夫人立刻又投入到了他人的怀抱。
11、在巴黎的圣安东郊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五层楼的一间阁楼是巴尔扎克献身文学的起点。1820年《克伦威尔》创作的失败,使他的生计受到了影响,父母也向他发出最后的通牒。为了生存,他决定与"魔鬼"订立契约,"卖文"为生,发表了许多"日常消费"的浪漫小说,这些小说光怪陆离,杂乱无章,粗制滥造,平庸无奇,但发表时用了笔名。
12、 “谁佩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与诗人。”确实,巴尔扎克创造了一个法兰西资产者的世界,正如但丁创造了一个中世纪鬼魂的世界。几十年来,中国几代读者们习惯于将巴尔扎克小说总集称为“人间喜剧”,将但丁史诗三部曲称为“神曲”或“神的喜剧”。
13、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14、小女儿喜欢金钱,也如愿嫁给了一个德国籍的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子爵夫人。
15、高里奥先生以每个女儿80万法郎为陪嫁,把她们嫁出去,自己只留下少部分年金养老。
16、 “信心和努力?那好, 从今天起, 给你两年的期限, 搞不成, 就得学习法律, 你敢答应吗?”
17、拉斐尔本可以忍一时,解释清楚咳嗽的原因;或者退一步,去别的清净之地。
18、在两个女儿的争吵中,高老头因为着急,犯了脑溢血,昏倒了。
19、其實我也挺納悶,21世紀了,像「520」這樣被網民們創造出來的節日,是該大肆歡度還是該平平而過呢?或許坐著去想想,歷史上的「520」誕生了什麼有趣的人,或是發明出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會不會更飽滿些?真羨慕現在的年輕人,對生活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喜樂設想,日常正因為有這些想象力的存在,才變得話題豐富。這會兒我說給您聽,您大概也會覺得饒有趣味吧。
20、他太迷恋纸醉金迷的感觉,所以他将目标瞄准了这些有钱的贵妇。只是,他也同样有日常的生活需求,于是便与女管家几番颠鸾倒凤,终于激怒了这个女人。她发现自己只是临时的替代品,于是偷走了巴尔扎克与贵妇们的情书,扬言要公之于众,让他身败名裂。为了堵住女管家的嘴,巴尔扎克只能用金钱赎回,这也是他欠债人生的开端。
21、1833年,在巴尔扎克的缠磨下,昂斯卡夫人成功劝服丈夫带自己去了趟巴黎,又将巴尔扎克当作贵客般请入了家中。这位夫人在见到巴尔扎克本人后略显失望,他的样貌实在配不上自己的美貌。但是,巴尔扎克却被她征服了。
22、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巴尔扎克的九十六部长中短篇小说里,在他一千多万字的《人间喜剧》中浓缩了多么惊人的内容。
23、在生意上,高里奥算得上老谋深算,但在对两个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他却是打错了算盘。他奉行无条件的爱,以及满足她们所有要求。
24、第三部分是罗丹等艺术家创作的巴尔扎克雕塑。罗丹根据诗人波德莱尔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正在沉思,为写作而苦恼的雕塑形象。
25、而在大学时代和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期间他又感性地体验了社会的真相,以致他的诸多小说都从法律及律师事务所直接取材,如《夏倍上校》,《禁治产》等。
26、 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d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
27、寡妇房东伏盖太太和其他租客们都尊称他为“高里奥先生”。房东太太起初还对他搔首弄姿、痴想着可以嫁给他。
28、 以往的巴尔扎克传记大多只对罕丝卡伯爵夫人的爱情赞不绝口,誉为佳话。洋溢着浪漫、理想和激情的巴黎人不愿接受、甚至不愿设想对于巴尔扎克如此荒谬的亵渎。几代人宁愿沉醉在迷人的“佳话”幻影之中。巴尔扎克!法兰西文学之王!他必须有纯洁的生死不渝的爱情!……现在,这个虚妄的神话被揭穿了。为纪念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法国报刊公布了《巴尔扎克的惨死》,这是以生命最后一息写下的《人间戏》即人间悲剧“私人生活场景”的最后一章。
29、巴尔扎克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
30、魏教授认为巴尔扎克及其作品对今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首先要明确人生目标,其次要有面对失败不失勇气、敢于坚持的强者精神,第三她认为人要节制欲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当然在爱情、亲情和婚姻等问题上,也对今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1、拉斯蒂涅克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钱,安葬了无人问津的高老头后,为他洒下最后一滴眼泪。他向着那个混浊的社会发出了首次挑战:
32、获得文坛的认可,巴尔扎克开始架构《人间喜剧》的创作,之所以取名《人间喜剧》,魏教授说,这是巴尔扎克受到但丁的影响,中文译名的《神曲》其实它的本名是《神的喜剧》,巴尔扎克由此想写一部关于人的喜剧,于是就取名《人间喜剧》。他原本计划写143部,但最终写完了九十多部。
33、他每年大方地交上1200百法郎的膳食费,租住公寓内最好的房间。他带有精致的银器,穿漂亮的衬衫,连鼻烟盒都是金质的,并配有私人理发师。
34、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使作品成为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从中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
35、为什么巴尔扎克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36、作者 | 四囍,杂食阅读者,文字爱好者,愿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能在笔下开出花。
37、作为一个文学博物馆,巴尔扎克故居定期还会举办关于巴尔扎克的研讨会及其作品的朗诵会,为学生、孩子提供相应的参观解说。
38、在1830年4月,《人间喜剧》中《私人生活场景》两卷出版。
39、1850年,这位年仅51岁的大文豪却因背负沉重的债务,最终孤独地离世。临终前,身边只有最憎恶他的母亲。说来也是不可思议,这些债务皆因他的虚荣心作祟。
40、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棘轮效应”,它将人的习惯比作齿轮。
41、 恩格斯指出: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42、他所热爱的文学,在母亲眼中嗤之以鼻,可是贝尔尼夫人懂他、支持他,给了他未曾感受过的母爱。年轻的巴尔扎克将这种感情错当成了爱情,贝尔尼夫人的贵族身份和优越家世更是让他心生向往。
43、从1829年写《朱安d人》起,巴尔扎克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即《人间喜剧》时期(1829-1848)。在四十年代,他除致力于文艺创作以外,还出入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为几种报刊撰稿,他接触的生活面非常广泛。
44、当美色的诱惑再次出现,情不自禁的拉斐尔丝毫不顾虚弱,与情妇追逐,还忘情地喊出“我要你”。
45、还有就是巴尔扎克的人物塑造,个个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是塑造一个家族或一类人物甚至个别形象,可以说,很多个优秀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加起来,才有他的成就,这是让人难以想像的,在他的《人间喜剧》的两千多个人物中,竟像没有一片一样的树叶一样找不到重复的,为此,著名作家左拉叹道,与他的作品相比较“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众变得苍白无力,浑身抖颤,中古的人物象玩具铅兵一样倒伏在地”。更有甚者,恩格斯通过自已的阅读体验说“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多”。
46、翌日清晨,居然真有一位公证员当着众人面,宣布拉斐尔继承了远房亲戚的600万法郎。
47、给她们买奢侈的衣物饰品,购买高贵的马车送给女儿,以讨她们欢心,不求回报的爱着她们。
48、倘若拉斐尔仍旧怀揣写作梦,并为此深耕,也许他早已突破,实现成功。
49、这则190年前写下的寓言,正向我们透露出一个真相:纵欲过度的人生,是一场灾难。
50、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国小说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故事的格局,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力都有一定局限。巴尔扎克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几乎无限度扩大了文学的题材,让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仿佛与文学的诗情画意格格不入的东西都能得以描绘。他借鉴了其他文学题材的特点,把戏剧、史诗、绘画、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小说创作中,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如此巨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技巧。批评家泰纳称赞他道:“真正使他成为哲学家,而且超乎一切伟大艺术之上的,是把他的所有作品,连合成一部作品,部部作品都是互相连接,同一个人物重复出现,而彼此关联……从来没有艺术家聚积了这么多的光辉于其所要描写的人物,而且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完美……巴尔札克之所以真正伟大,就在他握住了现实,而且握住了全体,他的伟大的系统,又把他的绘画有力地统一起来,忠实而且有趣。”
51、 咖啡并不是巴尔扎克唯一的饮料,他也善于品茶。俄罗斯政府官员曾送给他一种特别的茶叶,是中国皇帝送给沙皇,沙皇又转赠给他的。这种茶叶是巴尔扎克的最爱之一。这种采用“皇家采摘方式”采摘、通过敞篷马车送往俄国、价格不菲又充满异域情调的茶叶,简直是传说中的极品。据说,任何人只要喝了这种茶就会失明。难怪巴尔扎克珍藏着它们,只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分享。他多年的好友劳伦-贾曾多次享用这种茶水,每次喝茶时,都会说:“我又在冒失去一只眼睛的危险了——但是,天哪,太值得了!”
52、我們倒是像往常一樣,一起吃了個晚餐,順便聊完了工作,然後我回書局繼續守店、寫字,當下也就是給您書寫一封信函。
53、在患病期间,小女儿忙着将要参加舞会的所需穿戴饰品。大女儿中间倒是来了一次,但却是要父亲拿出1千法郎帮她支付裁缝的定钱。
54、但他自知有驴皮的庇佑,赢家只会是自己。所以他同意决斗,决定给青年们一点颜色瞧瞧。
55、菌菌提醒你,巴尔扎克故居还将会在9月份举办巴尔扎克和插画家Grandville的临时展览哦~
56、就这么说吧,很容易走向成功的路,路上必定是人满为患,但最终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能成功。而不容易成功的路,人虽少,但路却不好走,充满崎岖,没有超强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往往就无法坚持走到头,就容易放弃。
57、那一晚,拉斐尔在饭桌上神采飞扬,和一众达官贵人、社交名媛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58、 巴尔扎克所居住的邋遢阁楼位于一幢建筑物的顶层,那一带是巴黎最危险的区域。对于一个像他这样高要求的人来说,这种条件真是艰苦之至。巴尔扎克简直穷到了极点,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晚餐只有一个小面包和一杯清水。有一次,一名巴黎书商欲买下巴尔扎克的一部新小说,但在看到他那令人发指的住处之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一个小偷来到他的家中行窃,当他取下巴尔扎克书桌上的锁时,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大笑起来。“晚上你冒这样大的风险,想在这张书桌中找到钱吗?”他说,“就连在白天,我这个合法的主人也没能在那儿找到一文钱。”
59、喜出望外之际,他转头就把自杀的事儿忘了,迫不及待地跟着朋友一起前往宴客地。
60、该故居于1949年由LouisBaudierdeRoyaumont创建,并于1960年向公众开放。其中包括HonorédeBalzac公寓以及其他附属建筑。 馆内陈列了巴尔扎克及其家人的个人收藏、小说手稿、插图等。同时还展出油画、版画和其他同时期作家的作品。
61、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62、然而,这时使巴尔扎克最苦恼的并不是他的赤贫,而是迟迟找不到写作的方向。最后,他为自己选定了一个目标——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克伦威尔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领袖人物,胜利后在英国实行独裁统治。在复辟王朝时期,巴尔扎克却选中这样一个题材,表明了这个年轻人的政治倾向,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幕之情。
63、巴尔扎克把对观念和形象的关系分析得相当透彻,文学上终其一点就是观念和形象的融合,而在观念和形象方面,文学史上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包括我国文革期间都没有解决好,总是用观念去图解形象,导致人物脱离生活,一味的高大上,制约了文学的发展。而巴尔扎克在这方面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观念纳入形象”,让观念去支配人物的发展以及人物命运的定数。往往观念支配人物的初宗而现实影响人物的观念,又使观念二次影响人物的生活轨迹,使人物不是作者主观的产物,而是观念与现实碰撞的结果。这一创作手法确立了现实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64、 恰恰在这好像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地方,出了问题。
65、丹麥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文學史家格奧爾格·勃蘭兌斯也給予了您很高的贊美:「巴爾扎克雖是個拙劣的文體家,卻是一個最上流的作家。」
66、1841年韩斯卡去世,但韩斯卡夫人考虑到门第问题,一直没有同意嫁给巴尔扎克,直到1850年,见他时日无多,才同意两人在乌克兰举行极为简单秘密的婚礼,之后,巴尔扎克于1850年带着这位新娘回到巴黎,在为她准备的“宫殿”里两人生活不久,他便离开人世。巴尔扎克和韩斯卡夫人结婚仅5个月,而他临终时,韩斯卡夫人不仅没有陪在身边,而是在别的房间里和另外一人独处。魏教授说,根据巴尔扎克弥留之际陪伴在侧的一位医生记述,巴尔扎克的遗言是什么也不要,谁也不想要。
67、 然而,创作这部作品并非他的平生所愿。一开始,巴尔扎克梦想成为一个悲剧作家,但他创作的关于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戏剧,和克伦威尔本人给英国人民的印象一样,并不怎么样。一个大学教授在读了此剧后,建议巴尔扎克的母亲让儿子学什么都好,只是千万别做作家梦。可巴尔扎克没有气馁,他继续努力。他开始尝试写通俗小说,1822年他炮制出了五部小说。这些小说并不怎么样,而他用于这些小说的笔名更不怎么样。其中的一个“罗纳勋爵”,只是他名字字母变位组合成的新词而已。
68、在讲座中,魏教授还根据1999年法国解密巴尔扎克的一些内容,向听众们讲述他和乌克兰韩斯卡夫人的爱情佳话不过就是各取所需的游戏。韩斯卡夫人希望结交文坛有名望的巴尔扎克是为了提高地位、满足虚荣心和作为一种乏味生活的调剂,而巴尔扎克则希望能够成为名正言顺的贵族,获得金钱的持续性供给,此外,肉体的吸引力和满足童年时期母爱缺失也是他希望从韩斯卡夫人身上获得的。
69、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
70、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代表作有《人间喜剧》、《驴皮记》、《高老头》、《朱安d人》《欧也妮·葛朗台》、《高利贷者》等。
71、毕竟,从天而降的驴皮,才是真正助自己平步青云的捷径。先前期盼的名利,俯仰之间就唾手可得。
72、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73、巴尔扎克一出生便被送到乡村寄养,读书期间,母亲也从未去看望过他。因此,巴尔扎克几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自私冷淡的母亲给巴尔扎克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影响,他成年后一直渴望没有条件的爱与宽容,而这种爱,只有从年长的女性身上才能获得。
74、 一天, 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 质问巴尔扎克: “我让你学习法律, 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75、后来高老头为了给这两个嫁给名门贵族的女儿挣面子,结束了他的面条生意。当他知道两个女婿不愿意公开接待他,他竟像乞丐一样,从旁门偷偷地去探望女儿,或者守候在马路旁,窥伺女儿乘坐华丽的马车走过去。他是伏盖公寓里大家取笑的对象,能够从拉斯蒂涅那里打听到两个女儿寻欢作乐的情况,是他的无上的快乐,而拉斯蒂涅也就因此成为他推心置腹的朋友。
76、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出生在法国中部图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16年,他进入了法学院。毕业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然而,他的第一部作品,五幕诗性悲剧《克伦威尔》却彻底失败。此后,他与人合作,从事喜剧小说和灵异小说的创作,并一度放弃了文学生意和商业企业,出版名作等,均以失败告终。生意和生意上的失败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使他的生活不堪重负,但也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29年,他出版了小说《朱安d》,这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使他一举成名。他以惊人的毅力炮制出大量作品,立志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拿破仑。他写了91部小说,统称为“人间喜剧”。然而,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困难,他于1850年8月18日因精疲力竭而去世。
77、只可惜,这位年迈的男爵异常顽强。无奈之下,巴尔扎克只能拼命写作赚钱,而著名的《欧也妮·葛朗台》便是成书于这期间。可是,在等待男爵死去的岁月里,巴尔扎克也变成了油腻的中年男人,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78、 巴尔扎克弥留之夜,身为他新婚妻子的罕丝卡跟情人吉古同床共枕时,心境如何呢?根据吉古事后的回忆:“罕丝卡显出的并非痛苦,甚至不是悲伤和内疚。我可以肯定,她表现的像是烦躁情绪。就在巴黎的这座房子里,世纪的天才完全被她抛弃,死得不如山林土穴中的一只野兽!”
79、最后在散场时,狠心拿出生活费租马车,专程送她回家。
80、有一天晚上巴尔扎克醒来,发觉有个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屉,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问道:“你笑什么?”
81、切合实际的欲望,能驱使我们奋力前行,收获别有洞天的人生;
82、作品发表于1835年,高老头“热情燃烧”一生的悲剧结局,在今天读来,依然令人醒目、颤栗。
83、这个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作家,一生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91部小说。
84、从事实业1825-1828从事实业,负债累累
85、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86、巴尔扎克幽默地说:“它不是用来防盗,而是用来挡风的。”
87、作家用辛辣、犀利的文笔,以“高老头”的人物形象,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帷幕。
88、灯光映在拉斐尔的眼睛里,他迫切地想要拥有这一切。他心里明白,写作并非通往富贵的捷径。
89、人生走如连绵起伏的山峰一样,过了这一座山峰,还有一座等着自己。如果选择原地踏步,不思进取,停滞不前,就永远不知道这个世上还有多少美景,还有多少山峰。甚至会变得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最终也只能走向失败。
90、从1829年写《转d》开始,巴尔扎克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即人类喜剧时期(1829-1848)。三四十年代,他除了致力于文艺创作外,还出入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为几家报纸撰稿。
91、拉斯蒂涅伶俐狡猾,头脑冷静;在邪恶的诱惑面前,他并不是毫无顾虑的,有时甚至也为自己的荒.唐行为感到羞愧,可是他每次内心斗争的结果,总是邪恶占上风。为了添制一套漂亮衣服,他写信给母亲和妹妹告急;回信来了,他感动得流泪,责备自己不该这样狠心利用至亲骨肉的感情,他很想不拿这笔钱,但是转眼之间,想到能够穿上新衣出入交际场中,他又得意非凡,觉得整个世界已经是他的了。
92、巴尔扎克梦想成为一个悲剧作家,但他创作的关于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戏剧,和克伦威尔本人给英国人民的印象一样,并不怎么样。一个大学教授在读了此剧后,建议巴尔扎克的母亲让儿子学什么都好,只是千万别做作家梦。可巴尔扎克没有气馁,他继续努力。他开始尝试写通俗小说,1822年他炮制出了五部小说。这些小说并不怎么样,而他用于这些小说的笔名更不怎么样。其中的一个“罗纳勋爵”,只是他名字字母变位组合成的新词而已。
93、伏脱冷向他建议谋害维多利小姐的哥哥,使她成为唯一继承人,如果他和她结婚,他就可以弄到一百万陪嫁。他虽说拒绝了这个罪恶的计划,但并没有停止对维多利小姐谈情说爱的勾当:只要罪恶的行为不是出于自己之手,也未始不可以享受罪恶的果实。
94、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95、显然,拉斐尔在贪欲中执迷不悟,正是悲剧的开始。
96、拉斐尔的父母去世后,他搬到了贫民区的公寓。
97、 从巴尔扎克故居门口的石铺幽径,来到一个小花园,这就是热恋中的巴尔扎克为罕丝卡采集白丁香和紫罗兰的胜地……
98、15岁那年,全家人搬往巴黎,巴尔扎克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他喜好文学和哲学,可是他的父亲却强迫他学习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