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歇后语大全
1、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小红学习成绩好,但很骄傲,经常自称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妈妈知道后,对小红说: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学问知识无止境,一山还比一山高。你是不能骄傲的。(广东龙门)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今朝有酒今朝醉、近水楼台先得月、拒人于千里之外、
6、屎猴儿照镜子——臭美猴子架辕——不听那一套;不吃这一套
7、人困马乏 改邪归正 徇私舞弊 积草屯粮 天诛地灭 探头探脑 有头有尾
8、 杀鸡吓猴。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有个耍猴戏的,新买了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这猴子可机灵了,他一听到鼓声就会跳舞,一听到锣声就会翻斤斗,可是就不听新主人的指挥。耍猴戏的使劲打鼓,使劲敲锣,猴子眨眨眼睛,一动也不动,只做没听见。耍猴戏的想了个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鸡来,对着公鸡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怎么会演戏呢,它听到鼓声锣声早吓呆了,蹲在地上动也不敢动。耍猴戏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鸡宰了。这一下可把猴子吓坏了。耍猴戏的一打鼓,它就连忙跳舞,一敲锣,他就连忙翻斤斗,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杀鸡吓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惩罚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威胁另一个人,可以说是“杀鸡吓猴”。
9、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
10、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识庐山真面目、
11、(跑龙套)跑龙套常用来指代在别人手下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它源自中国戏剧。龙套本指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后来渐渐将此类戏剧中的角也叫龙套了。龙套也叫文堂、流行。文堂是指主帅升帐时出场的龙套。流行指的是在串场时来回流动的龙套。在戏中,一般以一将带四人为一堂。我国戏曲艺术虚拟性强,一兵可当十当百,甚至千万人,所以在舞台上规定四人为一组,即可代表作千军万马。在舞台上,龙套需在主要人物指挥下制造各类气氛。龙套制造气氛有一定的舞台规矩和活动程式。例如,表现元帅升帐或官员升堂,龙套要分站两边叫做站门;在上场门或下场门迎候主人出场的龙套,要斜列两边叫做斜门;带领主人前行的龙套,一路快步在台上兜圈子叫圆场;在交战场面,为表现战斗激烈,龙套要从兵器下穿梭钻过去,叫做钻烟笼;龙套分别从舞台两边出场,叫做二龙出水等。龙套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讲究立如钉,走如风。因为,龙套若在台上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动作不止,会影响主角的演唱;在需要龙套动作时,如果不是轻捷如燕,快走如飞跑起来,那便没了舞台气氛。所以,人们爱说跑龙套。跑龙套便由此而来。
12、(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释义:不听老年人的话,横祸就会到来。因为年老人阅历广,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话是经验之谈。例句:这可好,闹出毛病来没有?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这简直把祁家的脸丢透了。
13、猪八戒摔耙子—不干了 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