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巴顿将军个人简介(摘抄好句104句)

巴顿将军个人简介(摘抄好句104句)

巴顿将军个人简介

1、巴顿将军生前曾经表示:“好的军人应该死于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发枪弹”,可自己竟然死于一场车祸,这或许是他最大的遗憾吧。而且,没能像同时期的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一样成为五星上将,也成为了另一个人生遗憾。

2、1997年12月,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由冯小刚执导并由葛优、刘蓓和何冰等人出演的《甲方乙方》欢喜上映,从此确立了中国电影“贺岁档”的概念。其中,由英达饰演的“巴顿将军”更是令人记忆犹新,连带这位四星上将被更多的国人所熟知。

3、3-5月,巴顿率领部队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度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

4、在父母的悉心照料和不断鼓励下,巴顿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与别的小孩有所差别,最多也就是记忆力差点而已。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不仅可以正常阅读,而且还能流畅写作。

5、先别急,当你看完下面的故事,或许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6、巴顿本想显摆一下,但妻子不解其意,顿时花容失色,怒不可遏,拎着这把骑士佩剑满军营追打丈夫——“好哇!你居然叫老娘自己拆箱?!”

7、在西点军校接受教育,乔治·S·巴顿(George S. Patton,1885-1945)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领导骑兵部队反对墨西哥军队,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分配给美国陆军坦克军的第一任军官。数十年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高峰期,当时他领导美国第7集团军侵入西西里岛,并于1944年夏天在第3集团军的头部横扫法国北部。同年底,巳顿的部队在击败德国在突出战役中的反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之后他带领他们横跨莱茵河和德国,夺取了10,000英里的领土并将该国从纳粹政权中解放出来。巳顿于1945年12月在德国因车祸而受伤。

8、当美国在1917年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巳顿和潘兴一起去了欧洲,在那里他成为了分配到新成立的美国坦克部队的副驾驶。他很快赢得了他的领导技能和坦克战知识,特别是在美国和英国军队从法国康布雷第一次坦克大战中获胜后获得了声誉。战后,巳顿在美国的各个岗位担任坦克和骑兵部队的职位。到1940年该国开始重新武装时,他已经上升到上校队伍。

9、西点军校是美国的第一所军事院校,位于纽约州哈德逊河西岸的西点,占地面积大约在6500公顷左右。这里是“美国将军的摇篮”,像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和布莱德利等名将均毕业于此,也成为了巴顿梦开始的地方。

10、巴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出名的美军将领之颇具传奇色彩,被誉为“将军中的将军”,他的最高军衔为上将(四星将军)。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巴顿虽然名气很大,但战时最高职位只是集团军司令,不符合授予五星上将的条件。

11、在下属面前丢尽颜面的巴顿并不介怀,反而拿这件事四处炫耀,“看呐,我老婆是有多勇猛,她是有多刚啊!”

12、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传统家庭。18岁时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获得入西点军校的保送资格。1909年6月,巴顿军校毕业,随即以少尉军衔赴美国第一集团军骑兵部队服役。

13、结婚之后,阿特丽斯在巴顿的生活以及军事生涯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次看到巴顿大发脾气,阿特丽斯总是规劝他要注意收敛,并一遍遍地唠叨那些待人接物的礼仪,以至于后来巴顿一看到阿特丽斯,前一秒还在大发雷霆,下一秒就成了喜笑颜开。

14、疑问之一:事故混乱不堪,档案前后不符并有缺失。前来处理车祸事故的宪兵极其不专业,竟然草草录下大卡车司机汤普森的证词就让汤普森走了,而且此后不久,汤普森包括他的证词就人间蒸发了;只剩下给巴顿开车才4个月的司机伍德林的证词,却又被人们怀疑以伍德林的学历文化水平,根本没有可能得出这样一份遣词造句的证词,伍德林的证词是日后伪造的!(巴顿将军个人简介)。

15、然而,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辆军用大卡车突然向他们冲来,撞上巴顿乘坐的吉普车,巴顿脑袋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血流如注,巴顿立时昏死过去......经过军医们的努力抢救,但还是没有挽回巴顿的性命,10天后,巴顿离世。

16、见识到纳粹德国以坦克横扫欧洲战场后,美国军方终于意识到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巴顿临危受命重新组建之前被裁撤的装甲旅。1940年7月,马歇尔签署命令晋升他为准将,已经55岁的他显得老当益壮,立志要续写自己的辉煌。

17、1939年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突然出动了58个师,在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的掩护下对波兰发起了“闪电战”。通过对铁路枢纽、交通干线、通信设施、重要城镇和军事阵地的突袭,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便攻入了华沙,展现出装甲部队的超强机动力。

18、日本袭击珍珠港后不久1941年12月,巳顿被指派第一和第二装甲师,并在加利福尼亚沙漠组织了一个训练中心。1942年底,巳顿在美国部队的领导下前往北非,在摩洛哥大西洋沿岸最初着陆之前,他向部队表达了他现在具有传奇色彩的战斗哲学:“我们要攻击和攻击,直到我们筋疲力尽,然后我们再次攻击。”巳顿对战斗的渴望会赚取他在他的部队中拥有丰富多彩的绰号“老血与胆量”,他用铁拳统治了他。凭借这种强大的侵略和无情的纪律,这位将军在1943年3月的一系列失败之后成功地让美国军队重新回到了攻势之中,赢得了战争对抗纳粹领导的部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19、美军、英军和苏军共同占领德国后,巴顿参加了盟军举行的阅兵,事后被苏联方面邀请共同用餐以增进同盟国联系。不过,这位“战争狂人”竟然口出狂言这样叫嚣:

20、突尼斯战役不久,巴顿晋获中将军衔,升任美第7集团军司令。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攻取巴勒莫,随后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军退到意大利本土。

21、人物与情节基本上忠实于历史。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包括殴打士兵、发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论等都得到了如实的反映。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22、这简直一语成谶。十天后,巴顿于12月21日晚17点55分平静地去世,享年六十岁。

23、1904年6月,巴顿进入西点军校就读,因为外语和数学成绩不好还留级一年。毕业后,他第一件事是加入第一集团军第十五骑兵团任少尉;第二件事就是与青梅竹马的比阿特丽斯举行了婚礼。

24、1945年4月,美军的钢铁洪流已经踏入德国境内的图林根州,得知一个名叫莫克斯的村落附近隐藏着德军的大量储备。巴顿派兵终于找到了洞穴的入口,还发现了大量的金条、金砖以及名贵字画和珠宝,基本上都被拉回到美国国内。

25、巴顿出身将门之后,从小的英雄情结,从军似乎是他唯一的人生选择。1904年,巴顿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西点军校。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太过得意忘形,在西点的第一年,巴顿的数学成绩倒数第法语成绩也不及格,不得不留级一年。这对心比天高的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然而巴顿很快就振作起来努力学习,在进入二年级时,品学兼优的他已经取得了西点学员中的最高军阶——一级下士。到他毕业时,已然是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

26、虽然用意是“军方宣传片”,不过这部战争片要从归类来说却还是属于传记体,以二战为背景,传神地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著名乔治·巴顿将军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影片有意把巴顿描绘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悲剧式的英雄”。

27、关于巴顿车祸疑云,我们先简单整理一下事故发生经过。

28、对于这种新生事物,美国军方非常重视,还在马恩河上游一个名叫朗格勒的地方设立了坦克部队训练中心,由巴顿全权负责。期间,他手把手教会了美国的第一批坦克兵,还先后组建了6个坦克连远赴欧洲参战。

29、他的父亲是一名中产律师,母亲则是一个英国没落贵族后代。

30、巴顿将军治军非常严厉,平时巴顿是很爱惜士兵的,但是他在执行纪律时也是一点都不徇私情的,而且态度专横,对违反军纪和玩忽职守的行为毫不留情。为了赢得胜利,巴顿将军狠抓高强度训练,长途急行军、坦克实战演习、挖掘战壕、野外生存训练,虽然屡立战功,这些对于士兵们还是很残忍的。

31、等伍德林回过神后,看到后座的盖伊少将貌似伤情不重,但巴顿却趴倒在后座,而且头部还大面积出血,微弱地表示自己喘不上气。到了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医院被抢救十二天后,他还是因为伤重而不治身亡,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32、这个人便是他的妻子——比阿特丽斯·班宁·艾耶(Beatrice Banning Ayer)。

33、大概是由于他最接近于我们对古典军事统帅的概念,因而他的作战指挥给我们的印象尤其深刻。他甚至进一步提高了拿破仑的基本教义——兵贵神速。”扩展资料巴顿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呈现出鲜明的个人性格特点,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潘兴上将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引起世人不同评论,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统率大军的天才和最具进攻精神的先锋官”和“二十世纪的拿破仑”;

34、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二战时期的功勋将领,美国最著名的四星上将,不接受“之一”,也不接受“质疑”。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历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第七骑兵团团长、第二装甲师师长、第一装甲军军长、第七集团军司令和第三集团军司令等职。

35、巴顿的任务本身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部的突破变成了全面运动战,迫使德军全面撤退。

36、不久,巴顿率领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进行激烈的战斗,德军大败。蒙哥马利部队乘胜追击,最后把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

37、而这个时候巴顿还只是个中将(1945年4月晋升上将),集团军司令,跟这帮战区司令以上的大人物之间还有集团军群司令这一级凭什么越级晋升五星?

38、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先后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

39、6月,巴顿被华府紧急召回,在波士顿宣传战争债券!

40、1944年任第三集团军司令,作为第二梯队参加诺曼底登陆,指挥装甲兵团横扫欧洲,直至奥地利,9个月间,歼敌140万,解放大小城镇3万座,且相对伤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擢升四星上将,任巴伐利亚洲军事长官,15集团军司令。战争后期,巴顿因殴打士兵遭到媒体抨击(即“打耳光事件”),引起盟军总部的反感。战争结束不久,他又在正式场合出言不慎,被媒体加以利用,使他在军中的地位更受到影响。

41、二人的结合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好似泰坦尼克号“男版露丝”嫁给了“女版卡尔”。

42、以英国陆军元帅布鲁克为代表的英国指挥官,普遍对他没什么好感,“巴顿虚张声势的个性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我对其没有什么好的评价,在将来想必也没有改变这一看法的理由。”

43、除此之外,当巴顿转任装甲指挥官之后,阿特丽斯还帮其设计时髦的军装,甚至还拿出自己的嫁妆为部队购买坦克零件。诸如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或许,阿特丽斯就是上帝专门派来照顾巴顿的人吧!

44、中途,吉普突然超车,绕到巴顿座驾前方。当时车里的二人都未留意,以为乔正在带路。大约在中午11点45分左右,行至曼海姆东北郊区一个十字路口,一辆重约两吨半的美国军用卡车突然斜冲过来,砰地一声,成90度角撞上巴顿的卡迪拉克!

45、妻子比阿特丽斯在日记里写道:“我一路上根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吐出每一个字母都是艰难的。”

46、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组织六艘航空母舰悄悄抵达预定海域,向毫无戒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空袭,史称“偷袭珍珠港”。第二天,愤怒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对日宣战,从此加入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队伍。

47、巴顿赢得了″血胆将军″的美誉,但由于他对蒙哥马利态度不友好,以及粗暴殴打士兵,引起各方不满。在艾森豪威尔严令下,巴顿无奈地向各方公开道歉。可他的检讨仍然得不到别人的谅解,他被解除了军职。

48、当带着满腔热血来到驻地时,巴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都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而且对于坦克完全不懂。好在,当时的美国政府并不缺钱,需要的坦克外购也行,自产也问题不大。

49、她手里的那些材料随着岁月的流逝下落不明,踪迹皆无,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50、奥马尔.布莱德雷,二战期间担任欧洲美军主力第12集团军群司令,晋升五星上将时任美军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51、在马歇尔等人被授予五星上将时,巴顿任第3集团军司令,军衔仅是中将,1945年4月才晋升上将。美军在二战后期共有12个集团军和3个集团军群,这些集团军和集团军群的司令当时没有1人被授予五星上将,只有1人后来获得了五星上将衔,这就是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第12集团军群共有5个集团军,其中就包括巴顿的第3集团军,但布莱德雷当时也是中将,他正式晋升上将的时间是1947年4月,比巴顿还晚。布莱德雷晋升五星上将时,已是1950年他担任美军参联会主席兼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时。

52、由于战功卓著,以至于性格严谨而极少夸人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和前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都这样评价:

53、巴顿将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人个性鲜明,性格粗鲁、野蛮,极度讨厌俄国人,但是比较同情德国,个人演讲极富煽动性,其在对美国第三集团军的演讲,经有电影《巴顿将军》的改编传向世界,曾一度被誉为美国精神的象征。

54、很显然,巴顿之所以能这么牛气哄哄,也是有底气的,你可以看不惯,但不能不服。

55、授军衔的时候,王必成被授予中将,当时王必成有些不服气,感觉自己的军衔有点低,就去找领导反应,结果遭到领导的一顿批评。领导告诉王必成,以他的成绩完全可以做上将,但是,考虑到他所在的部队,普遍军衔都低一些,为了一碗水端平,只好将他授予中将军衔。王必成听到领导这样分析,考虑到一个部队的兄弟都如此,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乖乖地回去做他的中将了。

56、1897年,巴顿被父母送入中学就读,虽然成绩算不得优异,但“难阅症”已经被逐渐克服了。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先是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次年就借助家族关系成功转入了西点军校就读。

57、他不无醋意地说道:“哼,那个舞台上已经有一位明星了,在一场演出中只能有一位明星。”

58、钟伟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写下遗书,要求不举行追悼会,要将他的骨灰撒在平江起义的地方,一辈子敢作敢为,极具个性。

59、不过,巴顿还真就脱单了,那个女青年叫做阿特丽斯。据说二人在第一次见面时,听到巴顿大谈生死观,阿特丽斯不但不以为忤,反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跟巴顿讨论起自己关于生死的一些观点。结果就是两个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很快就成了夫妻。

60、1942年夏,美军开始陆续前往英国准备发起“火炬计划”,其中就包括了巴顿率领的装甲部队。到了同年11月,他终于在横渡大西洋后兵分三路登陆北非战场,派遣北路军攻打奥特港,派遣南路军攻打萨菲,而自己则亲率中路军攻打卡萨布兰卡。

61、1885年冬,巴顿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中产家廷,父亲虽然是律师但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并且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幼年时期,他就开始接触南北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历史事件,许多军事将领都被视为心目中的偶像。

62、遵照“与我的人埋在一起” 的遗愿,巴顿被安葬于位于卢森堡的美军公墓内,与5076名美军士兵长眠于此。他的墓碑非常简单,既没有肖像,也没有浮雕,只是简单地刻着:

63、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协约国最先生产出了坦克并且投入到实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之后,法国送给美国20辆坦克,而巴顿就被任命为这些坦克的指挥官,堪称“美国坦克之父”。

64、这场车祸确实疑点重重,同车的霍普·盖伊将军、还有司机霍勒斯·伍德林几乎连个擦伤都没有,拍拍身上的灰尘,自行走路回家去了,为何单单后排的巴顿重伤不治?

65、为了使这支部队能够适应沙漠的严酷环境,巴顿开始推行“魔鬼训练法”,进行最接近实战的长途急行军。很快,士兵们开始抱怨自己的非人待遇,甚至上升到了人权的高度,引得国内政客和媒体都纷纷谴责他缺乏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一度闹到了军事法庭。

66、诺曼底登陆前后,美军将官军衔设4级,由低到高为准将(一星)、少将(两星)、中将(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为最高军衔。而英军在上将之上还有元帅。美军军衔与职务的对应关系通常为上校团长、准将旅长、少将师长、中将军长、上将集团军司令。但战时军官晋升较快,军衔往往跟不上职务晋升,因此,少将军长、中将集团军司令也很多。

67、亨利.阿诺德,美国陆军航空队总司令,美国空军第一任总参谋长,1947年空军独立后转为空军五星上将

68、双方家境悬殊,女方的父亲是波士顿羊毛大王弗雷德里克·艾耶,富甲一方,而巴顿除了母亲的贵族姓氏,几乎一无所有。

69、由于战争后期出现25万人以上的庞大集团军和上百万人的集团军群,需要有更高一级军衔的指挥官来实施指挥,而且在盟军的联合行动中,盟军统帅主要依据军衔来确定其地位和权力。如艾森豪威尔军衔是上将,他的副手英国的特德却是元帅。于是,美军迫切需要在上将之上增设一级最高军衔,与英国的元帅对等。特别是1944年9月,英国晋升第21集团军群司令蒙哥马利为陆军元帅,军衔高于美军集团军群司令。在经过立法程序后,美国国会于1944年12月11日通过法案,正式设立等同于英军元帅衔的“陆军五星上将”和“海军五星上将”军衔,授予在战时担任盟军战区级以上的指挥官,领导盟军作战的最高级将领。

70、王近山是湖北红安人,担任红军师长、八路军旅长等职,在红军长征时期、进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中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每次作战,都冲到第一个冲锋陷阵,被人们称为“王疯子”。朝鲜战争爆发,王金山投入到战争中,英勇坚守阵地43天,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这场战役后来被拍摄成一部电影,名字叫做《上甘岭》。

71、5月9日,对德战争结束,巴顿被委任为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因政见不同被解职。

72、德军的布卢特里特将军(担任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的参谋长)写道:“我们对巴顿将军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盟军中最敢作敢为的‘装甲兵将军’,一个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性和雷厉风行的人。他和我们自己的‘装甲兵将军’古德里安很相似。

73、甚至在德国,巴顿的大名也是响当当的,隆美尔就曾称赞巴顿:“几乎达到了机动战中最震撼人心的成就。”巴尔克将军也坦率地说:“巴顿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杰出的战术天才,我至今仍将曾与他对抗看做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难忘的经历。”

74、巴顿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参加1912年夏季奥运会现代五项比赛,也是M1913型军刀(又称“巴顿军刀”)的设计者。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42年,巴顿带领美军在北非登陆,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75、但是对其个人的评价往往呈现两个极端,喜欢他的人认为其具有骑士精神,是真正的军人,甚至被美誉为二战拿破仑。但是不喜欢他的人则认为他就是个狂妄自大的大老粗,只不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被国家需要其自信的形象提振部队士气而已。

76、就在他即将动身的前两天,12月8日夜里,盖伊向巴顿建议,第二天他们应该在总部西南约一百英里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盛产野鸡的地区狩猎。巴顿热情地接受了。他想不出比和一位值得信赖的老朋友打猎更好的方式来度过他在欧洲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了。

77、许多年后的1986年,好莱坞拍了一部电影叫《巴顿将军之死》,导演是《西线无战事》德尔伯特·曼,主演仍是乔治·C·斯科特。

78、1945年12月9日清晨,巴顿和盖伊少将一起乘车外出去森林打猎,心情愉悦的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当车辆行至一处铁路轨道时,司机伍德林发现一辆大卡车迎面冲来,虽然紧急踩刹车还是迎面相撞了!

79、最初巴顿将军墓地的位置和墓前十字架与其他官兵一样,后来前来纪念的各界人士较多,美国当局将其墓地挪到了所有墓地的最前方,使其背靠山坡,面向部下。

80、首先,潘兴将军通令全军嘉奖巴顿,然后,又召集新闻记者,将巴顿的英勇事迹讲述给他们。这样,巴顿的事迹上了美国各大报纸,成了美利坚民族的英雄,“巴顿神话”第一次在全国传开了。

81、巴顿部队继续攻克墨西拿,但由于德炮火猛烈反击,也由于巴顿一意孤行的作战方案,部队推进迟缓,伤亡惨重。巴顿不得不亲自往前方侦查。在视察随军医院时,他动手打了一个懦弱的士兵,引起震惊,但士兵们还是服从命令,以惨重代价攻占了最后一个德军据点墨西拿。

82、战争末期,巴顿因作战有功,胸前挂满勋章。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巴顿竟然冷漠、仇视俄国人,并宣称希望和俄国人打仗,因为他认为美国人绝不能向俄国人示弱!

83、在野战医院的二十天里,巴顿大部分时间是清醒的。

84、于是,人们便有一个疑问产生——先前带路的中士乔·斯普鲁斯,此时哪去了?巴顿太太调查得来的几条线索1945年12月9日中午12点45分,巴顿入院,当时脉搏血压86/严重外伤导致休克。他被诊断为颈部以下瘫痪,第三颈椎骨折,第四颈椎后脱位,骨髓是否切断不明。

85、大家都知道巴顿将军一生狷狂桀骜,目下无尘,包括隆美尔、蒙哥马利他都不放在眼里,但只要遇到一个人,他便乖得像绵羊。

86、巴顿并不只是一名战场上的猛将,在军事研究方面也功绩赫赫。西点毕业后他进入了骑兵部队。身为击剑高手,他通过仔细研究,认为当时骑兵使用的弯形马刀主要靠砍,相比主要靠刺的法国骑兵的直剑,杀伤范围小了很多。美国陆军部对他的建议给予了很高评价,并且列装了一批直形军刀给骑兵。一战爆发后,巴顿作为潘兴将军的助手前往欧洲战场,在那里他见到了坦克这种新型武器,并且断定这将是未来战争的主流武器。回国后,巴顿受命组建坦克部队。在其他军官歌舞升平时,他却在不断地思索、训练,最终,他的第2装甲师成为了二战中最骁勇善战的装甲部队之一。

87、自打巴顿住进这幢宅子仿佛邪灵附体,终日大放厥词。这位从北非战场一直打到希特勒家门口的铁血战士,此时闲得发慌,心里长草。他当众感慨道——“我热爱战争、工作和振奋人心的事,和平对我来说是一座地狱。”

88、看来这位伟大的祖母搜集情报的本事不小,只可惜比阿特丽斯早于1953年9月30日死于一次坠马事故,享年六十七岁。

89、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战场上无所畏惧的巴顿将军,在生活中却是一个重度的“妻管严”患者。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90、或许是水土不服!或许是得意忘形!总之,巴顿在西点军校的第一年过得并不顺利,或者说很糟糕。由于数学成绩倒数第一名,由于法语成绩不及格,他不得不留级一年。

91、当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在1944年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去世时,它的遗愿是“生与军人同在、死与军人同葬”,而作为对巴顿将军有重要影响和感情的部队,巴顿将军的遗孀选择了安葬美国第三集团军将士的卢森堡美军公墓作为这位将军的最后安息之地。

92、从现今保存的巴顿信件来看,他对这位妻子是一往情深的。

93、利用短短半年的时间,巴顿成功打造出一支初具规模的装甲师,而且配备了许多先进的武器。为了检验自己的成果,他组织了一次一千多公里以外的长途拉练,命令由坦克、装甲车和各类保障车组成的钢铁编队在佐治亚州与佛罗里达州之间往返奔袭。

94、影片中用手枪打飞机的情节也显示了他的这种个人英雄气质。盟军飞机掩护跟不上,制空权被德国人控制,巴顿一人冲出司令部,用手枪向飞机开火。仰角拍摄的巴顿将军正面立着,向天上敌机喊:“打吧,混蛋,对准我的鼻子打!”这时,盟军官员在二楼阳台上叫他:“快回来,乔治,我们需要一个司令官,不是一个伤员。”巴顿不理会,举枪向飞机发射。这时片中插入腿的特写,巴顿两只穿皮靴的脚占据了整个画面,透过其画面上的腿,敌机正飞过。接着一个中景,巴顿向飞机射击,摇镜头跟了一周。当然,他不可能打到飞机,但他的英雄气质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95、也就是说,与巴顿同级的集团军司令克拉克、史迪威等,甚至他的上级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等当时都不是五星上将,巴顿没授五星上将也不足为奇。其实,巴顿出名不完全是因为战功,还与他的性格、作风有很大关系。而且,名气大和军衔也没什么必然联系,就同古德里安比很多德国元帅出名一样。

9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这些璀璨的将星当中,有一个人永远不会被后世遗忘,那就是巴顿。在他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

97、1945年5月,二战已接近尾声,巴顿搬进了新的私人府邸——巴伐利亚泰根湖边一幢豪宅,这里奢华气派,帆船、花园、泳池、保龄球馆一应俱全。

98、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巴顿被调往第一集团军第十五骑兵团担任少尉军官,由于军服的肩宽、胸围、袖长和衣长等尺寸都与祖父完全一致,他竟然相信了灵魂转世之说。老巴顿是独立战争期间的著名将领,还是洛杉矶市的首任市长,更是小巴顿的奋斗目标。

99、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那么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

100、在美国军事历史上,没有那一个军事人物像巴顿那样更能征服人们想象力。他在一战中创造了美军的装甲作战,并被公认为二战中美军最为杰出的作战指挥家。

101、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战争。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地完成北非战局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巴顿被任命为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102、到8月4日,巴顿指挥的部队已经向鲁昂进击,占领了雷恩,抵达富热尔,并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向瓦恩挺进。巴顿拼命进政,8月13日攻到阿金坦一线,三天之后向东进至塞纳河,堵住了残余德军的退路。随后盟军再次发动进攻,巴顿直插巴顿与奥尔良之间的缺口。他一路不停,8月底到达缪斯河。

103、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战结束。巴顿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