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尔德的作品
1、艾尔曼称他的这些故事,“总是从毁形起,然后结束于变形”,就像快乐王子那样,从全身珠光宝气,到最后黯淡无光地死去。在《画像》这个文本中,毁灭性依然存在。道林,死都死了,最后还要被人们发现“形容枯槁,皮肤皱缩,面目可憎”,而画像则“洋溢着奇妙的青春和罕见的美”。而站在道林对立面的西比尔·文恩,则更倾向于现实,甚至,为了彻底过上没有艺术虚饰的生活,她选择了服毒自杀。
2、“快乐起来吧,”夜莺大声说,“快乐起来吧,你就要得到你的红玫瑰了。我要在月光下把它用音乐造成,献出我胸膛中的鲜血把它染红。我要求你报答我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你要做一个真正的恋人,因为尽管哲学很聪明,然而爱情比她更聪明,尽管权力很伟大,可是爱情比他更伟大。火焰映红了爱情的翅膀,使他的身躯像火焰一样火红。他的嘴唇像蜜一样甜;他的气息跟乳香一样芬芳。”
3、然而这时树大声叫夜莺把刺顶得更紧一些。“顶紧些,小夜莺,”树大叫着,“不然玫瑰还没有完成天就要亮了。”
4、在《快乐王子》中,作者刻画了一个财富分配严重失衡的社会:有钱的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可以过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陷入贫困的百姓却要为基本的生存权担忧。
5、故事以一只夜莺受到大学生的爱情感动,培育玫瑰为主线。作品赞扬了爱情的可贵,鞭挞了世间的拜金主义。
6、作为父亲也好,作为年轻人的崇拜偶像也罢,王尔德肚子里的故事,可不只他发表出来的那么十来个。不过按照艾尔曼的说法,童话故事进展缓慢,而王尔德内心,还积蓄着许多要表达的东西。尤其是他对艺术的看法,和试图定义唯美主义的野心。(英国王尔德的作品)。
7、普通人的罗曼史,是爱情的一部分,而爱情,则是艺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普通人的浅薄与否,似乎全然取决于艺术家对唯美主义的实践,爱情反而只是其中一次冒险,并且总以“拒绝多情”的方式存活。
8、《巨人的花园》是王尔德虚构出来的,但他的本意是让我们明白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看一看下面的情形吧。(英国王尔德的作品)。
9、等到月亮挂上了天际的时候,夜莺就朝玫瑰树飞去,用自己的胸膛顶住花刺。她用胸膛顶着刺整整唱了一夜,就连冰凉如水晶的明月也俯下身来倾听。整整一夜她唱个不停,刺在她的胸口上越刺越深,她身上的鲜血也快要流光了。
10、在美国,唯美主义旗手王尔德宣称“生活的秘密是艺术”,在监狱中,学会谦卑的王尔德承认“生活的秘密是受苦”。毕竟,不论男女,不论何种恋情,这种打击都过于致命。
11、在《夜莺与玫瑰》这一篇作品里,作者在写的时候,肯定一点也不犹豫地直接安排在故事里的夜莺应该为了一个男人要一朵红玫瑰献给心上人的欲望而牺牲自己。王尔德不会想:读者要是看了会不会就不喜欢我的作品了呀,或者觉得这完全是个悲剧呀……他都没有想过,他只想他怎么写才能让自己满意。
12、《帕都瓦公爵夫人》(TheDuchessofPadua),1893年
13、看到一段王尔德的轶闻,上面写道:“那时还是夏天,是在城堡里吃茶的时候见到的。公爵夫人当时从一个大花瓶里拿出了一枝盛开的玫瑰花。她闻了一下玫瑰花的清香,就把花轮流往下传,花香馥郁,色彩艳丽,使每一个人都闻之销魂。当辗转传到了王尔德的手里时,阳光正好从窗子直射过来,花儿更显得分外娇艳,诗人猛烈地嗅着花香,但突然间,他将花瓣片片撕碎随手扔出了窗外!对他这种大不敬的举动,大厅里顿时激荡一股愤怒的情绪。王尔德面对人们的不满,说道:‘眼看一株玫瑰花行将凋谢,难道你们不感到太凄凉了吗?’人们顿时寂然无语。”
14、《瑞丁监狱之歌》(TheBalladofReadingGaol),1898年
15、读了这篇童话,我不禁想起有一次学校组织美食节,妈妈起早贪黑做了各种各样的布丁,让我带到学校去和大学分享。我一开始有一点儿不舍得,但妈妈坚持让我带,想让我感受一下分享的快乐。同学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布丁,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垂涎欲滴。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16、“爱情是多么愚昧啊!”学生一边走一边说,“它不及逻辑一半管用,因为它什么都证明不了,而它总是告诉人们一些不会发生的事,并且还让人相信一些不真实的事。说实话,它一点也不实用,在那个年代,一切都要讲实际。我要回到哲学中去,去学形而上学的东西。”
17、影响了几代人的是激流三部曲,这样的大家族的大府大院,在江南各地很多,各种故事也如红楼梦般纷杂。但是,巴金写的激流三部曲中,从这种大家族出走的年轻革命者的典型,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巴金写了他们,他们中也有读了巴金的书,依然出走,走向革命道路。
18、《快乐王子》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收录于《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故事讲述了生前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快乐王子死后目睹种种人世间的苦难,和燕子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故事。
19、“她的样子真好看,”他对自己说,说着就穿过小树林走开了一一“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她有情感吗?我想她恐怕没有。事实上,她像大多数艺术家-样,只讲究形式,没有任何诚意。她不会为别人做出牺牲的。她只想着音乐,人人都知道艺术是自私的。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歌声申也有些美丽的调子。只可惜它们没有一点意义,也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他走进屋子,躺在自己那张简陋的小床上,想起他那心爱的人儿,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20、1891年的王尔德,还想不到自己最后在巴黎潦倒而去。即便想到了,圣奥斯卡大约也不会在乎。因为他从没过过节俭的生活,而且总是欠债,又必须打扮得锦绣堂皇,即时行乐,以及,“从不因前途未卜而放弃当下的享乐”。
21、于是夜莺就把玫瑰刺顶得更紧了,刺着了自己的心脏,一阵剧烈的痛楚袭遍了她的全身。痛得越来越厉害,歌声也越来越激烈,因为她歌唱着由死亡完成的爱情,歌唱着在坟墓中也不朽的爱情。
22、然而这正是王尔德想要的效果,他依靠这些噱头轻而易举地吸引了注意力,随后,他将用自己的才智和热情,维系住这种关注。“但他维系这种注意力的方式却严肃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23、天越来越冷,小燕子帮快乐王子完成了最后的心愿,自己却耽误了飞往南方的时间,倒在了快乐王子的脚边,快乐地死去。而快乐王子因失去了最耀眼的装饰物,也变得奇丑无比。
24、“你把我这个人看得这样浅薄?”道林·格雷怒气冲冲地喊道。
25、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尔德,王尔德,他是英国作家,诗人喜剧家,1854年10月16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附近是著名的医生,母亲是爱尔兰民族主义女诗人,所以她从小受到了浓郁的文学气息的陶醉,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早期作品有诗歌和童话故事,1888年5月他第1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包括快乐王子,夜莺的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出版了,这本书一出版的时候轰动了,一是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闻是16~5首,有4部童话少年国王孝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心海使得他得了极高的名胜,这两本童话集遗载入了英国儿童文学史册。
26、从这段文字里看得出来,王尔德还是一个做事情一点也不犹豫的人。别人与他都很欣赏的东西,王尔德却会用一种不同的思维来对待它,他的思想也不会一直留恋在这样东西上。
27、不过夜莺的歌声却越来越弱了,她的一双小翅膀开始扑打起来,一层雾膜爬上了她的双目。她的歌声变得更弱了,她觉得喉咙给什么东西堵住了。
28、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呢?人们特意用王尔德句式,杜撰了警句:“我不认识王尔德先生,不认识王尔德先生,也就没人认识你。”确实,人们都很期待他在社交场合,期待看到他穿什么,听他口若悬河,说俏皮话,讲故事。
29、这时她唱出了最后一曲。明月听着歌声,竟然忘记了黎明,只顾在天空中徘徊。红玫瑰听到歌声,更是欣喜若狂,张开了所有的花瓣去迎接凉凉的晨风。回声把歌声带回自己山中的紫色洞穴中,把酣睡的牧童从梦乡中唤醒。歌声飘越过河中的芦苇,芦苇又把声音传给了大海。
30、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基督神性的救赎与归宿。
31、“为了一朵红玫瑰?”他们叫了起来。“真是好笑!”小蜥蜴说,他是个爱嘲讽别人的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32、另一种冒险则是属于王尔德的。道林尝试了两种爱,一种对女人,另一种对男人。一如现实中的王尔德。他把自己的现实体验,直白无误地告诉维多利亚时期的伪善者们,如果说他与道格拉斯之父的那场世纪审判,才真正捅破同性恋这层窗户纸,那么《画像》中无法掩饰的王尔德本人的同性倾向,其实已经为作家积酿了坏名声。
33、“给我一朵红玫瑰,”她大声说,“我会为你唱我最甜美的歌。”
34、快乐王子恳求小燕子做他的信使。他让小燕子取下他剑柄上的红宝石,送给了一位躺在病床上因无钱医治快要死去的孩子,使他恢复了健康;他让小燕子摘去他的一颗蓝宝石眼珠,送给了一位饥寒交加的年轻作家,使他恢复了自信;他让小燕子摘去他的另一颗蓝宝石眼珠,送给了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使她获得了幸福;他让小燕子摘下他身上的黄金叶片,送给了那些穷苦的孩子们。
35、整套剧共分3幕或4幕,视上演的版本而定。1895年2月14日在伦敦的St.JamessTheatre首次公演。
36、《西班牙公主的生日(Thebirthdayoftheinfanta)》
37、同样是在1891年,王尔德遇到了波西(Bosie),即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AlfredDouglas)。彼时他才二十出头,正在牛津上学,是昆斯伯里侯爵(MarquessofQueensberry)的小儿子。他连续读了14遍《画像》,经人引荐,在泰特街拜见了王尔德,并热烈地表达了对这部小说的赞美。
38、这本中我最喜欢《巨人的花园》这一篇,它主要讲了:巨人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但自私的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一样。失去了孩童稚真笑语的花园变得不再美丽,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绽放,春天不再光临。冰雪封冻了整座花园。有天,由于孩童的再度来到,春天又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
39、19世纪末,欧洲大陆人心浮动,艺术界正在经历分类的阵痛。王尔德曾写道:“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王尔德几乎是非常自然地走向了唯美主义这条路,仅仅从他对服饰的严肃来看,小说之华丽修辞,简直是他在文风上的“唯一可能性”。
40、与朋友分享,温馨无穷。我爸爸喜欢摆弄花草,我们庭院里,奇花异草,琳琅满目,有名贵树木,交相辉映。其实,我们家所有的花花草草什么的,我爸爸朋友家里,基本都有。为什么呢?这样一件事解除其中奥秘。爸爸又从苗圃搞来一批名贵小树苗后,不是设计栽在什么地方,而是打了几个电话,告诉他的几个朋友来拿树苗。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家的工厂在经营遇到困难时,那么多的人来帮忙!所以爸爸整天开开心心的。
41、《夜莺与玫瑰》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之首次出版于1888年,收录于《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42、在一块草地的中央长着一棵美丽的玫瑰树,她看见那棵树后就朝它飞过去,落在一根小枝上。
43、突然她伸开自己棕色的翅膀,朝空中飞去。她像个影子似的飞过了小树林,又像个影子似的飞越了花园。
44、《快乐王子》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收录于《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45、于是夜莺给橡树唱起了歌,她的声音就像是银罐子里沸腾的水声。
46、“我的老弟,一生中只恋爱一次的人才是真正浅薄的。”
47、快乐王子死去后,人们在城市的中央给他竖立了一座雕像。他的双眼是稀有的蓝宝石,他的剑柄上镶嵌有一颗硕大的红宝石,他的全身覆盖着黄金叶片。他日夜注视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48、“啊,多好的运气呀!”他大声嚷道,“这儿竟有一朵红玫瑰!这样的玫瑰我一生也不曾见过。它太美了,我敢说它有一个好长的拉丁名字。”他俯下身去把它摘了下来。
49、“我不是在笑,道林,至少不是在笑你。不过,你不应当说这是你一生中最了不起的罗曼史。你应当说,这是你一生中第一段罗曼史。你将永远被人所爱,你将永远在恋爱中。多情是无所事事者的特权。这是这个国家有闲阶级的唯一本领。别害怕,等着你去体验的新鲜事儿多着呢。这仅仅是开始。”
50、等她的歌声一停,学生便从草地上站起来,从他的口袋中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
51、波西出现的时候,王尔德与第一个引诱他死后与他合葬的罗斯,以及深爱过的格雷,都还未断联系。但之后,波西就占据了王尔德的所有时间,连写作的时间都不例外。而王尔德因为波西的自私任性,状告其父昆斯伯里侯爵“诽谤”,进而情势急转直下,终至身败名裂,度过长达两年的狱中时光。
52、所以他为他的人生事先预留好了警句:一个人生活中的真实事情不是他所做的那些事,而是围绕着他形成的传奇,你永远不该摧毁传奇,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可能对一个人的真实相貌略有了解。
53、故事讲述了生前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快乐王子死后目睹种种人世间的苦难,和燕子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故事。
54、学生从草地上抬头仰望着,并侧耳倾听,但是他不懂夜莺在对他讲什么,因为他只知道那些写在书本上的东西。
55、写给波西的长信《自深深处》是一个读来令人唏嘘不止的文本。因为你会发现,一个陷入爱情泥淖的可怜人,是如何假想出一个仍然爱他的沉默收信人,在纸上自我开解,又自圆其说地向他提问,又自我回答。王尔德在长信中写道:“命运将我们两个互不相干的生命丝丝缕缕编成了一个血红的图案。”字字血泪,事实则是,波西一次探监也未去。但这并不妨碍王尔德写下长长的情书,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波西:
56、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格雷的名字里,藏着玄机。彼时,王尔德正与名叫约翰·格雷(JohnGray)的年轻人来往密切。按照王尔德自己的说法,道林·格雷有诸多出处,其中有巴尔扎克的《驴皮记》、歌德的《浮士德》等,恰恰约翰·格雷并非其中之一。所以,为自己小说中的男主角起名叫“格雷”是为了奉承他,是一种求爱形式。毕竟,道林是个美少年,“由于你是象牙和金子制作的,世界就此变了。你那双唇的曲线改变了历史”。
57、如果实在无法理解王尔德对波西的痴恋,可以看一看拍摄于1997年的电影《王尔德》。剧中,大帅哥裘德·洛扮演了波西,他在电影中“过分地美貌”,青春美艳超乎想象,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地步。
58、《自私的巨人》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最终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故事温馨感人。
59、《了不起的火箭(Theremarkablerocket)》
60、年轻的学生仍躺在草地上,跟她离开时的情景一样,他那双美丽的眼睛还挂着泪水。
61、《道林·格雷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中,亨利勋爵关于浅薄的言论,还有那句著名的“只有浅薄的人才不以貌取人”。《画像》是王尔德唯一一部长篇叙事小说,情节吊诡,又饱含唯美主义的情致,王尔德把他对唯美主义的思考和论断,全部写进了这部现代寓言里。
62、1890〜1891年,是王尔德的奇迹之年。因为仅仅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共出版了四部书,其中有两部童话故事书,一部评论集,还有一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PictureofDorianGray),甚至还发表了一篇政治长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灵魂》。要知道,他一生像样的作品,除此之外,也不过还有几部戏——《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不可儿戏》、《莎乐美》——还算为人们熟知。
63、⊙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64、《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65、当然,情书之外,《自深深处》这部作品是戏剧独白,也是自辩。从发现痛苦谈到发现慰藉,是他关于爱与恨、挂念、苦难和宽恕的哲学冥想。他最后的处境,的确与他钟爱的希腊式悲剧吻合。他无法抑制自己向浅薄靠拢,对轻浮的诱惑让步。同样,他也无法阻止爱人的背叛。命运发生逆转,就像他自己从声名鹊起到声名狼藉,也像他的童话中,乞丐变成了国王,宫殿坍塌成了废墟,被宠坏的孩子,最后只能吃猪草。
66、《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创作的童话集《石榴之家》中的一篇童话。《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描写的是西班牙公主十二岁生日宴会上为公主表演舞蹈的小矮人由于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丑陋并意识到小公主原来是在拿他的丑陋取乐时心碎而死的故事。
67、《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描写的是西班牙公主十二岁生日宴会上为公主表演舞蹈的小矮人由于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丑陋并意识到小公主原来是在拿他的丑陋取乐时心碎而死的故事。
68、王尔德清晰地意识到波西的危险性,却欲罢不能,好比受苦比受窘更有吸引力,和危险硬碰硬也听上去魅力十足。在信中,他明白无误地告知波西他的缺点,又常常话锋一转,试图与他恢复关系,他抱怨自己受到的怠慢,又在想办法与怠慢他之人相聚。微妙的是,王尔德写完长信,并没有把他寄给波西,因为他知道信很可能被销毁,所以他决定寄给罗斯,由他誊抄一份,再将原稿寄给波西。
69、他又是一个很古怪的人,在那篇轶闻里他突然把一枝美丽的玫瑰撕碎了,大部分人肯定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所以会表现得很愤怒,这是为什么我觉得他很古怪。比如在《夜莺与玫瑰》里,为什么王尔德就非要安排故事里的那个夜莺为一个男人死去呢?为什么最后男人高高兴兴地向女人请求让她和他跳一支舞,女人却拒绝了呢?这样夜莺不就是白白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吗?最后男人和女人谁都不高兴。女人觉得男人把她想的地位太低,男人又觉得女人违背了诺言,本来答应如果他给她一枝红玫瑰,他就可以和她跳舞。我就一直不懂该怎么理解王尔德的思想。
70、最终,他选择在文本中殉道,即爱情的结局不美妙,看上去,解决问题失败了,或者说,正是因为文本中的实验失败,才达到了他“揭示艺术和隐瞒艺术家的艺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