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1、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2、这个成长体系是什么样的呢?我简单勾勒了一下,分享给大家:(关于读书)。
3、确实存在许多这样的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这些看法常常经不起推敲。
4、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爱读书的已越来越少,参加工作后更是认为"读书无大用,赚钱才当紧 ,享受最重要"。提起读书,他们总说没时间,仿佛自己有干不完的工作。提到应酬,他们总是欣然接受,美其名曰多接触社会,要广交朋友。其实,“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同理,想收获友谊,得到尊重,不是靠刻意巴结,而是需主动提高能力。"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丰富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
5、 世路漫漫,人生苦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又是关乎生命价值的重大问题。读什么书,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人生选择也是经验科学,人生感悟,一孔之见,抛砖引玉,或可丰富人生选择的话题。
6、——我系宋俊华主任开讲2019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7、这个模型是我参考DavidKolb的「库伯学习圈」所调整而来的。我把它大体分成三个支柱:实践,思维和理论。(关于读书)。
8、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9、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
10、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之后,这一本书才算看完。然后我会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上2~3篇解读文章和一篇书评,让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更深刻一些。
11、这其实不一定是作者的问题。但一本书一旦火了,就很容易被读者过分追捧乃至于误读。最知名的可能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了。
1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3、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别林斯基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4、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契坷夫(俄)
1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16、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17、“如意读书会”想达到的目标,就是带动和影响更多人,用读书和写作促进个人成长和财富增长。随着社群人数增多,大家将越来越能够彼此带动、彼此影响。我只是个带头人,但绝不是全部力量-甚至我的力量将越来越小,我们的群里力量将越来越大。
18、读书不是万灵药,读书永远学不来实践,也替代不了实践。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从实践中去反思、总结、提炼方法论,来形成、塑造和检验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才是一个人成长的要义。
19、更有效的阅读,应当从作者本位,转换到读者本位。
20、1)关于读书和知识,我常用的一个模型是DIKW模型。
21、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
2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选自:读书名言
23、随后,我学习了GTD,又发现,GTD的很多思想和理念,是可以应用到知识管理里面的,于是我试着把它迁移进来。
24、 白岩松说"阅读,让我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诚然,阅读就是走夜路时的一盏明灯,长身体时的一盒钙片。阅读,不光能启迪人的心智,还能升华人的灵魂。心智大开,灵魂净化,怎么还能招人厌恶?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26、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命题。
27、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28、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29、再比如:有一本物理学科普书,叫做《真实世界的脉络》,这本书也不错。但是,作者戴维·多伊奇是量子力学领域中「多世界诠释」的拥护者,因此这整本书都是基于多世界诠释的。如果你不知道多世界诠释在当前的学术界中是一个很小众的观点,你会不会把它当成主流共识呢?
3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1、书,能够还给我们一颗童心;书,能够让我们永葆青春。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3、3)主观倾向。作者是会有立场的,他们写出来的书也会自带立场。
34、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35、但如同我在 请停下「计数器」思维中所说:这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36、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努力读书,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37、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38、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习惯,热衷于追求读书的数量,比如「我一年要读80/100/120/150本书」。
39、精读之后,我会开始做读书笔记。把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我的笔记利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本。正文部分记录书中的重点知识。然后在旁边将这些内容提炼、总结。然后在下面的部分,写出自己的行动方案和改进计划,或者以后如何学以致用。
40、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41、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圣贤的治学之道,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就是用权威的知识告诉人们文化的根本在哪里,做人的基点在哪里。古人太伟大了,人生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新问题。伏羲画卦大约是在七千年前,就创造了《易经》这门深奥的学问,这是打开宇宙人生奥秘的钥匙。《易经》所阐述的基本问题,今天仍然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孔夫子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时光倒转,五十岁时读了《易经》,就可以少犯过错。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圣贤。孔夫子在世时没有被重用,甚至被称为“丧家犬”。他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地传播学问、整理文化的精神是可敬的。以前的六经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散落的,一根竹简也刻不了多少字,将散落的六经修订好就是孔夫子。如果没有他的整理,先古文化可能就失传了,就不会传承到今天。虽然他未被当世所用,但是成了千秋的圣贤。孔夫子“读易老而忘忧,韦编为之三绝”,“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当时的竹简是由牛皮绳编在一起的,“三”代表多,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夫子翻《易经》翻的把牛皮绳断了很多次。老夫子呕心沥血地整理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始终站立在世界的高峰。所以说中国人都是中国文化人,是吃中国文化长大的。
42、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4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4、书里的东西放在那儿,只是数据(data)和信息(information),只有把它们吸收进来,为我所用,内化,它们才会成为知识(knowledge)。
45、实际上,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读书」在「理论」这个支柱里面所占的比重,在我这里,这几年一直是在下降的。
46、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47、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朋友觉得,思维、知识、方法论……这些东西,靠读书就能学会呢?
48、很多人读书,常常会有一个毛病,我把它叫做「做题式阅读」。
49、许多人在读书时,往往有一个很功利的心态:我要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有效信息,这才是「干货」,别的都是虚的。
50、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5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5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53、读一本意义方长的书,能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让灵魂感到冲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次读书,都能秒趣横生,并从中得到可贵的知识。
54、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55、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56、 有人总结读经典有三个过程:首先是忍受,读经典时不可能像读小说那样快乐轻松,半醒半睡都可以读,读经典时要头脑清醒,深刻思考,忍受寂寞和枯燥;第二是接受,由忍受到接受就进入了新的境界;最后是享受。明代王艮说“乐学”,“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不学不是乐,不乐不是学”。快乐是因为学习经典,学习是学习经典的快乐;不快乐就不叫学习,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穿越千年和古人对话是一大快乐。曾国藩讲,“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读经典要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著作,增强理论思维,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原则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要读有关业务的书,干一行爱一行,要爱岗敬业。干哪一行要成为那一行的专家,不当知识分子也要当知道分子,不能一问三不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57、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5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59、因为我看书一般都是主题是阅读的。用一个关键词,找到5-10本书左右来阅读。所以近期看的书基本上都是一个主题。当我完成了一个主题的阅读时,还会再一次回顾这本书。然后把这本书的一些内容,归纳到我所建立的知识框架里面。
60、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
61、「看到这篇文章,发现跟中学的内容不太一致,动手查了下,发现原来中学的内容是简化了的,这才是更全面的理解。感谢作者让我又补充了这个知识点。」
62、然后,通过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引入新的、前沿的理论,来对这些零散的思维模型进行规范和完善,进一步让它们更加成体系……
63、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6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65、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6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6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68、再用这些模型和方法论来指导实践,对比旧模式和新模式的差异,从中获得反馈。
69、讲这么多,我绝对不是想告诉你:读书不好。不是的,绝对不是。读书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塑造人格、完善心灵,都是极其重要的。
7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1、有两种人是在白白地劳动和无谓地努力:一种是积累了财富而不去使用的人,另一种是学会了科学而不去应用的人。萨迪
72、再后面,接触了系统论、控制论,又把「框架」「系统」「动力-阻力」等理念引入了进来……
73、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