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礼的名言警句
1、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2、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时期到武帝之间的三千年历史,道尽了中国人的做事之术。
4、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孔子关于礼的名言警句)。
5、 格言大意: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别人也会以你的快乐为快乐;对别人担心的事感到担忧,别人也会担忧你所担心的事。这句话表明,关心别人,对人对己都很重要。假如人人都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别人的忧愁为忧愁,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融洽。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格言大意: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第二十二章 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6、② 《 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7、 格言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两句诗借描述登高望远的情景,倡导一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8、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10、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达芬奇
1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6、白话释义: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不论大小事情都都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和谐。但是也会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无原则的调和,而不用礼来为之作适当的限制,就行不通了。
17、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
18、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19、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