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1、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学习,是人的本性,是人和禽兽的重要区别之一。学习,当然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车轮呼啸前行,不积极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在后面。善于学习,才能掌握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2、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3、20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9、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10、最后这个部分就是讲学习的目的。荀子认为君子得学得全,学得精,这样才完美,所以得正确的听,正确的看,正确的思考,最后能做到坚定不移,随机应变,成为有品德,有操守的人。
1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2、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13、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
14、对比孔孟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15、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圈子里,自己一定有这个圈子的特点。自身的荣辱祸福都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比如,两堆柴火堆放的样子差不多,但是火星总是容易在干的那一堆里着起火。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别人和不顺心的事,然而往往是自身的问题。
1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18、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实这样讲还是有点笼统的,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主张来了解他,比如他主张“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论”正好相反。荀子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通过努力而得来的。价值和文化同样都是人所定义的,所以人性需要教养才可以变得“善”。
19、先义打山心并这起家上风年者荣,先荣打山心并这起义者辱。荣者物要通,辱者物要穷。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21、善于运用外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是制胜之道。
2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23、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2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26、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2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8、此句话是出自荀子的《劝学》意思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要中途放弃,同时也要注意一点一点的积累,还有就是要踏实等等一些道理,要看用在什么语言情境中。
2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0、“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3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2、唐 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成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33、白话解释: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34、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35、译文:士君子以自己的修养不好为耻,不以被别人诬蔑为耻;以自己不守信用为耻,不以被别人不信任为耻;以自己缺德少才为耻,不以不被人重用为耻。品德高尚的人不被虚荣所引诱,不被诽谤所吓倒,不被外物所动摇,而是遵循正道,严于律己,这才叫名副其实的君子。
3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7、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38、“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39、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穷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修身》
40、19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41、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2、最好能保持虚空的状态,专心地看待这件事,然后可以想想是否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
43、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