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摘抄好句38句)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摘抄好句38句)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审查机制的严格性: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肮脏的欲望的话,恐怕审查机制会对此加以限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2、在弗洛伊德之前,精神病学领域相对来说还是片处女地。法国科学家让·夏尔科和他的学生皮埃尔·雅内通过他们对催眠状态和歇斯底里的研究而在这个领域建立起了一块独立的阵地。弗洛伊德1885年至1886年曾跟随他学习——与雅内的关系类似于圣西门与孔德的关系。

3、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识的流露;当你瞧不起一个人的时候这种轻视一定能够感觉得到那他/她就会做出某些事情来自卫。--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4、第二类梦的隐藏含义是希望梦中有关的人能死去,但不是现在希望亲人死去的证据。梦中得到满足的欲望,往往不是现在的欲望,它们也可能是过去的,被抛弃的,受掩盖的或遭到压抑的欲望。

5、对于梦的探究也一样,是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就是:了解动机。

6、”如果用一句较露骨的话来说:梦均表现出“兽性”的一面。“

7、“我们知道,这种俗语的解释是不对的,或者最多也只是一种歪理。因此,我们在梦的内容的其他成分的背后,去发觉真意,便更感惊异了。”

8、   探索目前亲密关系与以往创伤可能的关系

9、这一组典型梦包括一些至亲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的死亡。第一类是在梦中无动于衷,而醒后却对自己缺乏感情表示惊讶;第二类则梦者为亲人的死亡极为悲痛,甚至在梦中大哭不已。

10、正常结构:梦境、神话、艺术创作,哲学的、社会的、乃至政治的思想等,也就是说,人的整个思想意识创作方面。

11、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也被称为无意识。在人的意识层次中,潜意识最为重要,支配着我们行为和思想。这个观点拒绝承认人类的行为受到意识的支配,反而认为应该是受到无意识的支配。

12、是雅内深入研究了歇斯底里的精神过程,他根据19世纪末盛行于法国心理学界的遗传理论,认为这一病症是神经系统退化的一种形式,它表现为一种天生的“虚弱”。

13、超我对于所谓的“善”要求是绝对的,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超我在某些时候的过度膨胀,从而导致了一些极端化性格的产生。

14、人的性格极其复杂,动态地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极少像我们古老的道德学说所希望的那样,服从于非此即彼的裁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15、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检查功能,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

16、另一些人不同意弗洛伊德只强调本能,而不考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还有人认为,弗洛伊德倾向于关注人格障碍,而不是日常的心理机能和人格的积极面。

17、梦对于素材的使用具有一种强制性,强行把一些印象“合并表现”,也就是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所提出的:“原本精神步骤的凝缩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梦不会随机地组合,而是有其目的的。同时那些看似无关紧要或者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也是为了一些目的而被采用,并且组合起来。

18、这个梦也是重复了童年的美好记忆。儿时长辈把小孩举过头顶,在房里冲来冲去飞翔。后来,儿童喜欢荡秋千或坐跷跷板这样的游戏。因而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在梦中重复着这些体验。

19、梦中的审查机制是人类社会审核体制的一种浓缩。那些反“常态”的“赤裸裸”画面是被禁止的。但若要深藏不露、隐晦地拐弯表达则是可以的。

20、超我是人类后天受到的规范、理想、价值、教育、伦理等外来因素融合后形成的。群居的高等动物,都存在超我意识现象。

21、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22、性蕾期(四岁至五岁之间):恋母恋父性别认同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23、那么,《梦的解析》到底说了什么?其实看完这一节就够了《梦的解析》的主要观点:无论好梦或者恶梦,都在满足着人的某种愿望。因为一种对满足进行稽查的精神力量的存在,梦无法直接满足人的愿望,因此通常会进行伪装。梦内容的材料来自于近期(尤其是前一天)、次要的小事和童年印象。梦的伪装通过凝缩作用、移置作用、润饰作用而实现。

24、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25、为了揭示隐意,必须克服这一顽固的阻力。因为它就是作为检查作用的那股力量。它使梦的真实内容(隐意)变形,把它变为梦境的显像(显意)。这股力量也阻碍着目前我们的研究。它正是梦和我们回忆时遇到的那些无意识的变形现象容易迅速遗忘的原因。然而,阻抗的存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它出现的地方必然存在着被压抑的“未被检查”的竭力冲向意识的本能;所以阻抗力集结在那里。妥协的结构,也就是指梦境的显像以检查作用唯一允许的形式取代了这一被压抑本能。

26、”梦的真正意义总是需要经过分析的,决不是表面意义所能代表的。“

27、请大家横过来看。嗯,言归正传,其实这本书讲了很多很多先贤的理论,关于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运作,梦的解析方法,梦的心理学理论种种,总的来说是一本非常牛逼的书。可惜菌菌不才,看的直犯困。

28、精神分析的释梦正是这样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由联想法为揭示一切中间物(病牙及拔牙的必要性)提供了可能。这些中间物把显梦(父亲被从坟里掘出)和被压抑的无意识本能(杀死父亲的幼稚型欲望)联结起来。此类的隐意是仇视父亲并希望他死,只是在显梦里加以了伪装,以至于这一显梦完全满足了意识的最严格的道德规范。大概,弗洛伊德的病人难以同意这种对他的梦的解析。

29、本我被超我压制,你必须舍弃部分个人利益才能融入社会。但是超我的无限膨胀又将会导致人类个体的生存危机。自我则作为最终决策者,同时肩负着压制超我及调节超我和本我之间均衡的责任。

30、冯特表示:在大多数梦例中,躯体刺激和精神刺激(不论是未知的还是已得到承认的白天兴趣)是协同工作的。

31、抑制仅仅是一种临场解决方案,并不代表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被抑制的部分还是有着自己的进程,并且对我们的行为施加影响。假如这个影响过大了,大到让我们的行为不能保持“常态”,那么这种不成功的压制就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问题——在不应该是宣泄口的地方进行宣泄,即所谓精神问题。

32、于是老师接着对儿子解释车子上那把紧锁,老师这样说道:“你应该知道女孩还没有交过其他的异性朋友吧!”

33、梦本身太微弱,或者伴随它们的心灵兴奋也太弱而遗忘。

34、心理学书籍《梦的解析》(德语:DieTraumdeutung英文:TheInterpretationofDreams),又译做《释梦》,经典的心理学书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第一版出版于1899年11月。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

35、潜意识与意识的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过失”变现出来,比如口误、笔误、误读、错放、迟到、遗忘和误解等。通过这种过失行为的分析,能够发觉深层的潜意识的内在动机。

36、在分析时,它们都是与梦境和病态属于同一类型的妥协的结构。弗洛伊德的“日常生活的精神病学”正是致力于这些现象的研究。我们从这方面举几个例子。

37、后来老师解释道,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一般类似男性生殖器的东西都可以视为男性一方的性冲动,比诉说青蛙、剪刀,木棍,绳子……一般圆形或凹陷物体都可以视为女性的性冲动,水也与女性性冲动有关,因为弗洛伊德认为水与子宫有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