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的一段话
1、制度制约权力,遏制腐败;权力蔑视制度,导致腐败。
2、这时,他想到了在四川泸州开药店的好友戴与龄,希望他能接济一下家中老母。但这笔钱,总司令却明确表示,还不起也并不打算还。
3、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4、转眼百年,是这信仰,让那艘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乘着历史的汹涌波涛,成长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擎天巨轮。从曾经的贫穷落后到如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见贤思齐,中国共产d人将汲取老一辈革命家的不竭精神力量,加强d性修养,引领中华民族昂首走向复兴,在新时代铸就新的辉煌。
5、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
6、他还解释道,“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
7、为人民服务是唯一宗旨,谋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
8、在我们d百年精神谱系里面,清廉是d的建设的中流砥柱,清廉这股洪流紧紧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更有许多清廉品质和清廉力量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9、在中国文明悠久的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深刻的认识到了治吏对推动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历朝历代,为官清廉都是许多有识之士孜孜以求的目标。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晏婴就提出“廉者,政之本也。”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又提出“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的论断。宋代名相包拯包青天也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其实,这些话都向我们传递着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居官者要廉而不贪,洁己爱民,作老百姓的道德表率,才能正本清源,使国家日臻强大,使百姓安居乐业。然而理虽浅显,但古往今来,在此触礁者却是时而有之。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之人,才会被老百姓长记于心,经久传颂。经济建设与d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10、“接我?嗯,我晓得的,是怕我忘了今天有报告会吧。你们放心好了,学院给我的任务,那是忘不了的。”毛泽东笑了笑。
11、奋起廉政双刃剑,外拒腐蚀, 内防蜕变,上忠国家,下慰妻儿。
12、作为一名新世代的学生,我从中国历史书上看到很多官员因贪污而沦为阶下囚;又从课外书上看到许多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清官、好官。我想在今天,这个文明的时代里,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深知廉洁的重要性。那么我们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然后在自己的思想中种下廉洁的种子,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从内心深刻地去理解“廉洁”的意义,最后将中华民族的廉洁文礼发扬光大。
13、在2016年11月召开的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及这两封信,并说道:“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总司令清贫如此、清廉如此,让人肃然起敬!”
14、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15、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陈毅和项英率部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作为领导人,陈毅和项英每人保管着一些金子,陈毅深知这些钱的重要性,保管极为精心,随时缠在腰间。可是到了夏天,因衣服单薄,腰部所缠的金袋凸出来了,陈毅觉得不安全,怕给d造成损失,他把机关人员和队伍集合起来,金条、银元、钞票全部摆到桌子上,对大家说:“这是d的经费,d要我们保管,我们从来没有乱用过一分钱。发展d的事业,要靠这笔钱;发展部队,也要靠这笔钱。现在,形势越来越有些紧张,我们有责任通知大家,万一我们牺牲了,尸首可以不要,钱无论如何要拿走,这是d的钱,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后来,陈毅把这笔经费全部分给信得过的同志保存,自己没留一分钱。我d执政初期,陈毅同志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时,部队一名执行公务的干部打了阻拦其闯红灯的旧警察。陈毅得知后,把这个干部叫到自己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军管、军管,一是管制敌人,二是管理百姓,三是管住自己。”过后,他又补充说:“前两条好办,最难的是管住我们自己。”
16、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董必武老人为了保持清廉,公正,不让侄子受一点恩惠。这不正是“清正廉洁”的光辉写照么!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有人带了一样礼品给你,想托关系办一件事情,你不能接受,因为你等于是在包庇别人。
17、我的爸爸在医院工作。记得有一次,晚饭后,爸爸接到一个意外电话,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位肝癌患者,从外地赶来爸爸所在单位——浙江省第一医院救治,这位病者已经症状很重,精神软弱,还有肝脏疼痛,他需要及时治疗。可是,因为医院床位紧张,一时无法收住进行治疗。无奈之下,他的家属托朋友找到爸爸,请求帮助。爸爸通过电话了解这个病者情况后,便答应给予帮助。在通过多方联系后,爸爸先帮助这位病者进了急症室观察,第二天,将他安排进了相关病房进行系统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治疗后,病者病情好转出院。
1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端正d风,人人有责。
19、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20、小到个人,中到集体,大到政府,反腐拒腐都应体现“勤小物、治其微”的精神。香港由30多年前的“贪污之城”变为现如今的“廉洁之都”,其廉政公署的两句口号最能体现香港当局反腐肃贪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一句是“贪一块钱也不行”,因为“大贪小贪都是贪”,本质上都与廉洁相对立。另一句口号是“零容忍度”,这更是从法律制裁上呼应了上句,有了这样近乎苛刻的制度,才能不给任何形式的贪污行为留下生存的空间!
21、谁知周恩来视察归来,还没踏进屋门,就发现了这些变化,于是便有了大发雷霆的一幕。
22、你可以没钱,但不能没德,你可以没权,但不能没品。
23、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国家的安定与社会进步,要靠道德引领。人能弃恶从善,不做坏事,不仅是慑于法律,更重要的是出于人的良知,当“廉洁奉公”成为大众的普遍意识,特别是成为官员自觉遵守的为官准则的时候,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24、罗荣桓常常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对孩子们讲:“革命干部子女不应当脱离群众,不应当特殊,不要有优越感,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1947年7月,罗荣桓从莫斯科治病回到哈尔滨,全家被安排住在哈尔滨市区一处很宽敞的独立庭院里。他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将这处庭院作公用,自己另找一处房子住。一次,罗荣桓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谭政家去,见他家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就跟他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欢迎吗?”谭政起初还以为是句玩笑话。可是没过两天,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住了。罗荣桓对家人说:“住的房子大小,看来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们是d的干部,要时时想到生活在基层的人民大众,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楼越来越高。”他还说:“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适的生活,讲究吃穿,贪图享受,就要变坏的。”
25、毛泽东开口就问:“你们四人风风火火的,要干什么去呀?”
26、贪污是一种损公肥私行为,正直的人们都痛恨它的存在。而廉洁却恰恰相反,它好像是社会环境的清洁剂,让人们生活在美好与和谐中。
27、“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
28、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浩然正气,它可以使人变得高尚、变得伟大!
29、互联网的发展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强化监督提供了新手段,网络反腐舆情成为开展d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信息源。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高度自由,各种舆论互相影响、交织放大,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单一问题普遍化、个别问题扩大化,使网上舆情瞬间形成舆论风波。
30、爸爸说:“廉洁和反贪要从娃娃抓起,这样,廉洁就会伴随我们成长。”我说:“对,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富强。”廉洁优秀作文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的是莲花的高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美的是石灰的骨气;“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赞美的是青松的品质。这些诗句都告诉我们要做一身正气、洁身自好的人。
31、如今,战争的硝烟散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火中锤炼的廉洁作风却一直警醒着我们:一切腐败都滋生于贪婪,只有坚守“良规”,才能无愧人民。
32、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内工作和生活。这个长方形的四进庭院建于清朝末年,曾是溥仪父亲居住的花厅。
33、廉洁自律从我做起演讲稿5篇中学生相关文章:
34、我们的个别教师为了一己之私向学生胡乱推荐甚至强迫学生购买盗版的劣质的教辅,在节假日乱收学生家长的礼物??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志指出“老师最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只有做到物质和精神的统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才能使人变得高尚正直、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35、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 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